一种电梯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0026发布日期:2019-12-17 21:30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缓冲器。



背景技术:

电梯缓冲器分为弹簧式和液压式,液压式依靠液压节流阻尼对作用在其上的物体进行缓冲减速至停止,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适用于起重运输、电梯、冶金、港口机械、铁道车辆等机械设备,其作用是在工作过程中防止硬性碰撞导致机构损坏的安全缓冲装置。液压式的缓冲器需要稳定的缓冲和复位性能,这对油缸的密封性、导向性、结构尺寸要求比较高,造成制作工艺严格,且根据标准要求,需要设置液位检测功能,而常规技术方案中会设置油嘴,如专利号为cn201820401300.4的专利技术文件公开了一种使用可靠的电梯缓冲器,包括第一级缓冲机构、第二级缓冲机构及承压机构,缓冲器本体上设有液压油加注口,缓冲器本体内设有贯通第一级缓冲机构、第二级缓冲机构和承压机构的过油通道,第一级缓冲机构和第二级缓冲机构内分别设有复位弹簧和限位套筒,第二级缓冲机构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第一级缓冲机构上的限位套筒内,承压机构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第二缓冲机构上的限位套筒内。如上述方案所述,油嘴的设置将注油和检查功能集成,需要严格的焊接及后续处理工艺,保证液压油缸的密封和热变形对缸体导向、密封和节流的影响,结构复杂,实现流水线生产和节拍式管理成本较高,大大增加了电梯缓冲器的制作成本。同时造成现场维护不方便。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故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缓冲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缓冲器,包括油缸、活动配合于油缸的柱塞以及用于柱塞复位的复位机构,柱塞通过油缸导向,所述柱塞内腔与油缸内腔连通,柱塞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设有注油嘴,所述油缸设有油位检查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位检查机构包括油缸壁上的一个或数个通孔及与通孔可拆卸式连接的密封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向面,用于对柱塞导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柱塞与油缸之间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封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缸壁至少具有一个位于油缸目标油位最高处的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缸壁至少具有一个介于油缸目标油位最低处和油缸目标油位最高处之间的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缸壁至少具有一个位于油缸目标油位最低处的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缸壁具有凸台,所述通孔位于凸台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为螺纹孔,相应地,所述密封件为螺栓或螺钉;和/或所述密封件与通孔之间设有垫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油嘴内设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缓冲器能够代替传统的带油嘴的电梯缓冲器,制作工艺简化,降低电梯缓冲器的制作成本,并且注油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梯缓冲器的整体结构正面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梯缓冲器的整体结构左面视图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梯缓冲器的油缸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梯缓冲器的油缸通孔处放大后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1.油缸;11.目标油位的最高处;12.目标油位的最低处;13.节流杆;14.凸台;2.第一螺纹孔;21.第一螺栓;3.第二螺纹孔;31.第二螺栓;4.垫片;5.柱塞;51.注油嘴;52.单向阀;53.缓冲胶垫;6.复位弹簧;7.开关触杆;8.开关座;9.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一般设在电梯的底坑中,在工作过程中依靠液压节流阻尼对作用在其上的物体进行缓冲减速至停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防止硬性碰撞导致机构损坏;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包括油缸1、柱塞5、复位机构,柱塞5在油缸1内活动,柱塞5通过油缸1缸体内两个导向面直接导向上下活动,并且在柱塞5和油缸1缸体之间设有两个密封环,增强柱塞5和油缸1缸体之间的密封性,柱塞5内部具有内腔,柱塞5顶部具有顶盖密封,柱塞5底部具有节流孔,并通过节流孔与油缸内腔连通;油缸1内腔注油,在柱塞5顶部承受压力时,柱塞5向下活动,油缸1内腔的油支撑柱塞5阻碍其向下运动,同时油缸1内腔的油在柱塞5的压力下从油缸1内腔流动到柱塞5内腔中,起到液压缓冲作用;当柱塞5顶部的压力卸去时,柱塞5在复位机构作用下复位。

具体的,油缸1设有油位检查机构包括设于油缸壁的两个通孔,分别位于目标油位最高处12和目标油位最低处13,目标油位根据实际技术需要设置,油位处于目标油位的最高处12和目标油位的最低处13之间时电梯缓冲器工作状态最佳;两个通孔位于竖直方向上,便于加工成型可以设置在同一纵向位置,也可以横向不同位置,两个通孔分别攻丝形成第一螺纹孔2和第二螺纹孔3,第一螺纹孔2与第一螺栓21密封连接,第二螺纹孔3与第二螺栓31密封连接,第一螺栓21和第二螺栓为金属螺栓,结构强度高;在第一螺栓21、第二螺栓31与第一螺纹孔2和第二螺纹孔3之间加设垫片4增强密封连接的密封性,其中垫片4为一块整的垫片,材质选用橡胶,增强整体的密封性。

由于油缸壁为弧形,为了进一步加强螺栓与螺纹孔配合的密封性,需要将螺栓与螺纹孔密封配合处的油缸壁加工平整,而直接在油缸壁面加工会极大的减少油缸壁的壁厚,降低油缸壁的结构强度,通过冲压工艺冲压出凸台14,将凸台14的凸台顶面加工平整,螺纹孔设置在凸台上能够在不影响油缸壁的结构强度下,使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更紧密,包证油缸1的密封性,同时凸台呈腰形,使产品的外观更加靓丽。

柱塞5顶盖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油嘴51,注油嘴51内装设有单向阀52,该单向阀52在加注油时能够允许油从外界单向进入柱塞5内部,阻止油从柱塞5内部出去。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通过拆卸第一螺栓21通过观察是否有油流出判断油缸1内的油位,若油位高于第一螺纹孔2,油会自动流出,若油流至不流时,此时油位位于目标油位最高处;拆卸第二螺栓31,若有油流出,则将第二螺栓31装回,代表油位正常,此时油位位于目标油位最高处和目标油位最低处之间;若不装回第二螺栓31,让油流至不流时,则此时油位处于目标油位最低处。加油时,从柱塞5顶盖的注油嘴51经单向阀52向柱塞5内注油,由于柱塞5与油缸1连通,油会流入油缸1内;选择拆卸不同位置的螺栓,若拆卸第一螺栓21,当有油经第一螺纹孔2流出时停止注油,此时油位位于目标油位最高处,若拆卸第二螺栓31,当有油经第二螺纹孔3流出时停止注油,此时油位位于目标油位最低处;注油完成后,将所有螺栓装回。通过第一螺纹孔2、第二螺纹孔3与第一螺栓21和第二螺栓31的密封可拆卸式连接代替传统的油嘴能够省去传统油嘴焊接的复杂工艺,由于焊接工艺处理复杂,不便于流水线节拍生产需要,成本极高,焊接后处理同时会产生较高能耗,生产周期长,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案,实际生产中每年在油嘴焊接方面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注油嘴51代替原先油嘴的加注油的功能,加注油更加方便。

另外,油缸1内还设有节流杆13,节流杆13与柱塞底部的节流孔间隙配合,以平稳电梯缓冲器的缓冲力;柱塞5顶部还设有缓冲胶垫53,材质选用丁腈橡胶,减小冲击噪音,增强缓冲力;柱塞5与油缸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作为复位机构,用于柱塞5受力结束后带动柱塞5复位向上运动;柱塞5和油缸1的外部设有开关触杆7和开关座8,用于感应电梯缓冲器的工作状态;柱塞5外部还罩设有防尘罩9,防尘罩9采用丙纶纤维加阻燃剂,保护内部设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螺纹孔可以省略,相应的第二螺栓可以省略,相比实施例一,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螺纹孔可以省略,相应的第一螺栓可以省略,相比实施例一,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凸台可以省略,油缸壁直接铣削平面或选用弧形的垫片配合密封连接,相比实施例一,简化结构相比实施例一,简化结构。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油缸壁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位置位于油缸的不同油位高度处,比如,目标最高油位处以上、目标油位最高处和目标油位最低处之间、目标油位最低处以下等等。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油缸壁通孔的数量及位置,多个通孔便于检查不同油位高度的油位。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选用塑料类、玻璃类、橡胶类等等,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的材质。

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由螺钉代替;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密封件的具体结构。

或者沿油缸竖直方向开设一个长条形孔,嵌设一个观察窗口。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油位检查机构的具体结构。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两个通孔内分别具有环状凸起,密封件选用具有相适配的环状凹槽结构的胶塞,胶塞与通孔凹凸结构配合插接密封;或者两个通孔内分别具有环状凹槽,密封件选用具有相适配的环状凸起结构的胶塞,胶塞与通孔凹凸结构配合插接密封。相比实施例一,安装更方便,不限定通孔与密封件的具体结构及配合方式。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垫片选用金属材质;或者垫片由螺纹密封胶、密封套管等具有加强密封性的部件代替,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加强密封性的方式。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分别独自使用两个不同的垫片,相比实施例一中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使用同一个垫片,便于独自拆卸更换。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单向阀可以通过塞子与注油嘴可拆卸式密封连接代替;或其他可拆卸式密封结构代替,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注油嘴内的密封部件。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单向阀可以省略。相比实施例一,节约成本。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注油嘴可以设置在柱塞的边缘等其他位置,相比实施例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限定注油嘴的具体位置。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复位弹簧可以省略,用向油缸内充惰性气体代替。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复位机构的具体结构。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油缸缸体具有两个以上的导向面对柱塞直接导向,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油缸缸体的导向面数量,多个导向面能够提高导向性。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的电梯缓冲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柱塞与油缸缸体之间具有两个以上的密封环,相比实施例一,不限定密封环的数量,多个密封环能够提高柱塞与缸体之间的密封性。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