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关风器的密封结构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809发布日期:2019-11-12 23:4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压关风器的密封结构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风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加压关风器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产饲料中,浮性饲料及沉性饲料2种类型的饲料比较常见,而加压关风器是使用于膨化设备的最前端,主要用于沉性饲料物料的生产,其主要特点为在物料进入关风器后,并在关风器中加入压缩空气,并保证一定的压强(通常为0.1-0.4mpa之间),需要对关风器的密封(尤其是转动处)及强度有严格的要求,称为加压关风器。现在加压关风器的密封为安装时调整完成,长时间工作后,密封件磨损,

无法进行及时调整出现,泄露现象比较多,导致关风器的主轴与安装于关风器壳体两端的端盖间、主轴上转子与壳体间的密封效果差,并且后期密封件更换周期比较长,更换过程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密封件使用周期长的加压关风器的密封结构组。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压关风器的密封结构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压关风器的密封结构组,包括设置于主轴与端盖间的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包括套接于主轴外圈的第一密封件,所述端盖外表面开设有放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第一凹槽槽底贴合,另一端与第一压板端面贴合,所述第一压板板面开设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端盖表面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头部与第一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关风器壳体与转子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所述转子两端端板呈阶梯轴状,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外圈滑动套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板体外圈套接有环形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外圈与壳体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密封件一端的端面与第三板体端面贴合,另一端面与第二压板端面贴合,所述第二压板背离第二板体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中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通过螺纹与第二板体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与沉头孔间还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旋转第一螺栓,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量,使第一密封件在第一压板的压紧作用下,受到一定的预紧力,从而使第一密封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实现了主轴相对于端盖密封;旋转第二螺栓,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二压缩弹簧的压缩量,使第二密封件在第二压板的压紧作用下,受到一定的预紧力,从而使第二密封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实现了转子相对于壳体的密封;当长时间使用密封件遭到磨损后,通过调节对密封件的预紧力,从而使密封件在受压下变形,使得磨损处被密封件变形量填补,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密封装置实现了主轴相对于端盖密封,通过第二密封装置实现了转子相对于壳体的密封,使得加压关风器具有良好的密封结构,并且通过调节弹簧的压缩量,使得密封件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

所述第一压板开设有供主轴穿过的通孔,垂直于通孔并沿通孔直径处将第一压板分为左第一压板与右第一压板,所述左第一压板和右第一压板通过螺栓连接。将第一压板分成两部分,便于第一密封件的安装与拆卸。

所述第一螺栓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用的螺母,所述螺母端面与端盖表面贴合。通过螺母锁紧,防止第一螺栓松脱。

所述第一密封件两端面开设有倒角,所述第一凹槽槽底为与倒角相匹配的锥度面,所述第一压板朝向第一密封件的表面设有与倒角相对应匹配的锥度面。

所述第一压板朝向第一密封件设置有对应的环形凸台,所述主轴从凸台中部穿过,所述凸台表面为与倒角相对应匹配的锥度面并与第一密封件端面贴合。锥面使得贴合处具有更加良好的密封性。

所述第二压板与第二板体间还设置有环形的中间板,所述中间板套滑动套接于第一板体外周,所述第二密封件沿轴向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上密封体与下密封体,所述上密封体与下密封体成对称结构设置于中间板两端并与中间板固接,所述下密封体套接于第二板体外侧,所述第二压板外周开设有放置上密封体的环形凹槽,所述上密封体套接于环形凹槽中,所述中间板还开设有供第二螺栓穿过的通孔。

所述上密封体与下密封体之间设置有数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插接于上密封体,另一端插接于下密封体,所述中间板开设有供连接柱穿过的通孔。连接柱使上密封体、下密封体与中间板的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端盖板面开设有数个连通端盖两端面的检查孔,所述检查孔轴线到转轴轴线距离等于第二螺栓轴线到转轴轴线的距离,所述检查孔设置有密封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用堵头。可以通过检查孔检测转子相对于壳体的密封情况,当漏气时,可以通过检查孔,用工具对第二螺栓进行相应的调整。

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B-B的剖视图。

其中,1主轴,2端盖,3第一密封装置,301第一密封件,302第一凹槽, 303第一压板,304环形凸台,305左第一压板,306右第一压板,307第一通孔, 308第一螺栓,309第一压缩弹簧,310螺母,4第二密封装置,401第一板体, 402第二板体,403第三板体,404第二压板,405中间板,406第二密封件,407 上密封体,408下密封体,409环形凹槽,410连接柱,411沉头通孔,412第二螺栓,413第二压缩弹簧,414检查孔,415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加压关风器的密封结构组,包括设置于主轴1与端盖2 间的第一密封装置3,第一密封装置包括套接于主轴外圈的第一密封件301,端盖外表面开设有放置第一密封件的第一凹槽302,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第一凹槽槽底贴合,另一端与第一压板303端面贴合,第一密封件两端面开设有倒角,第一凹槽槽底为与倒角相匹配的锥度面,第一压板朝向第一密封件的表面设有与倒角相对应匹配的锥度面,第一压板朝向第一密封件设置有对应的环形凸台 304,主轴从凸台中部穿过,凸台表面为与倒角相对应匹配的锥度面并与第一密封件端面贴合,第一压板开设有供主轴穿过的通孔,垂直于通孔并沿通孔直径处将第一压板分为左第一压板305与右第一压板306,左第一压板和右第一压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压板板面开设多个第一通孔307,第一通孔中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螺栓308,第一螺栓的螺纹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端盖表面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螺栓的螺栓头部与第一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309,第一螺栓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用的螺母310,螺母端面与端盖表面贴合;关风器壳体与转子间还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4,转子两端端板呈阶梯轴状,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板体401、第二板体402、第三板体403,第一板体外圈滑动套接有第二压板404,第二压板与第二板体间还设置有环形的中间板405,中间板套滑动套接于第一板体外周,第二板体外圈套接有环形的第二密封件406,第二密封件沿轴向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上密封体407与下密封体408,下密封体套接于第二板体外侧,第二压板外周开设有放置上密封体的环形凹槽409,上密封体套接于环形凹槽中,上密封体与下密封体成对称结构设置于中间板两端并与中间板固接,上密封体与下密封体之间设置有数个连接柱410,连接柱一端插接于上密封体,另一端插接于下密封体,中间板开设有供连接柱穿过的通孔,第二密封件外圈与壳体内壁贴合,第二压板背离第二板体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沉头通孔 411,沉头通孔中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螺栓412,中间板还开设有供第二螺栓穿过的通孔,第二螺栓通过螺纹与第二板体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二螺栓的螺栓头与沉头孔间还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413,端盖板面开设有数个连通端盖两端面的检查孔414,检查孔轴线到转轴轴线距离等于第二螺栓轴线到转轴轴线的距离,检查孔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用堵头415,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

主轴与端盖密封简的密封:旋转第一螺栓,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量,使第一密封件在第一压板的压紧作用下,受到一定的预紧力,从而使第一密封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实现了主轴相对于端盖密封;转子与壳体间的密封:旋转第二螺栓,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二压缩弹簧的压缩量,使第二密封件在第二压板的压紧作用下,受到一定的预紧力,从而使第二密封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实现了转子相对于壳体的密封;当长时间使用密封件遭到磨损后,通过调节对密封件的预紧力,从而使密封件在受压下变形,使得磨损处被密封件变形量填补,延长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