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强气流冲刷的金属膨胀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1439发布日期:2019-12-17 21:37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强气流冲刷的金属膨胀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系统的部件,特别是用于大通径、耐强气流冲刷金属膨胀节。



背景技术:

用于管道系统的金属膨胀节,由一个或几个波纹管及结构件组成,用来吸收由于热胀冷缩等原因引起的管道或容器尺寸变化,可以补偿管道系统多方向的位移。金属膨胀节广泛应用冶金、热力、石油、化工、医药、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金属膨胀节设有导流筒,对于一般工作压力的通风、除尘排烟和液态介质管道,常规设计的导流筒结构即可满足介质通流工况条件。但是对于航空航天发射试验管路系统,介质通流强度为每秒几吨通流,这种高强介质普通导流筒的结构存在诸多弊端,集中体现在导流筒与接管焊接焊道以及凸缘处,瞬间爆发的高强度气流,会对导流筒与接管的焊道产生强力冲刷,甚至有撕裂的风险。因此对于用于强介质冲刷场合的金属膨胀节亟待改进导流筒连接结构,减小气流对导流筒的冲刷,延长膨胀节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减小气流对导流筒的冲刷、延长膨胀节使用寿命的耐强气流冲刷的金属膨胀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强气流冲刷的金属膨胀节,包括波纹管、进口接管、出口接管和导流筒,波纹管两端分别连接进口接管、出口接管,所述进口接管、出口接管同内径,所述导流筒包括进口导流筒和出口导流筒,进口导流筒的内径与进口接管的内径相同,进口导流筒与进口接管对合焊接;出口导流筒的内径大于出口接管内径及进口导流筒的外径,出口导流筒与出口接管对合焊接,出口导流筒套装与进口导流筒末端。

上述耐强气流冲刷的金属膨胀节,出口导流筒一端设有密封件安装槽,密封件安装槽内设有挡圈和密封圈,进口导流筒出口端的外壁上设有耐磨衬板。

上述耐强气流冲刷的金属膨胀节,出口接管连接出口导流筒的端口设有缓冲倒角。

上述耐强气流冲刷的金属膨胀节,所述波纹管的最后一个波峰的底部设置不锈钢材质的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针对减低介质通流阻力,提高强介质冲刷下金属膨胀节使用寿命,对常规导流筒结构进行了改进,设置进口导流筒和出口导流筒,接管与导流筒连接处采用对接结构,使进口导流筒的内径与进口接管内径等直径,两者共面有效提高导流筒的通流面积,大大减小了高强度通流介质对导流筒的冲刷,在保持金属膨胀节良好补偿性能的同时,提高金属膨胀节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为:1、进口接管,2、环板,3、波纹管,4、进口导流筒,5、出口导流筒,6、出口接管,6-1、缓冲倒角,7、耳板,8、排水阀,9、挡圈,10、密封圈,11、耐磨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波纹管3、进口接管1、出口接管6,波纹管两端分别连接进口接管、出口接管,进口接管、出口接管为同内径尺寸。在进口接管、出口接管上分别连接环板2及耳板7,每两个相互对应的耳板连接一根拉杆。为解决强介质冲刷下导流筒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波纹管内设置了进口导流筒4和出口导流筒6。其中,进口导流筒4的内径与进口接管1的内径相同,进口导流筒与进口接管对合焊接,两者接合面平齐。上述结构一方面有效提高导流筒的通流面积,另一方面避免了因通流面积变化使高强度通流介质对导流筒的强力冲刷。出口导流筒5的内径要大于出口接管内径,也要大于进口导流筒的外径,出口导流筒与出口接管同样采用对合焊接,出口导流筒的左端套装在进口导流筒的右端外侧。出口导流筒的左端设有密封件安装槽,密封件安装槽内设有挡圈9和密封圈10,挡圈与出口导流筒连接,挡圈可以如图所示设置一个,也可以在密封圈两侧均设置挡圈。进口导流筒出口端的外壁上设有不锈钢材质的耐磨衬板11,耐磨衬板可以减少摩擦阻力,挡圈及密封圈可相对耐磨衬板滑动。挡环和密封圈可以阻止冷凝水流入波纹管内部。出口接管连接出口导流筒的端口设有缓冲倒角6-1,设置缓冲倒角可以缓解因通流面积突变介质对出口接管端部的冲击。

参看图1、图2,为避免少量冷凝水长期存留在波纹管内对波纹管产生腐蚀,在波纹管的最后一个波峰即靠近出口导流筒的波峰的底部设置螺纹连接的不锈钢排水阀8,定期拧开排水阀,将波纹管内积存的冷凝水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