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空心换挡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4971发布日期:2020-01-17 19:3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空心换挡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的变速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强度空心换挡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求,挖掘机都配备有变速器。挖掘机换挡轴是变速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在挖掘机换挡过程中,换挡轴通过换挡杆带动,能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和旋动,实现换挡操作。在换挡完成后,还要对换挡轴进行定位以使汽车保持当前档位继续前行。此时,便需要在换挡轴上安装用于与换挡杆配合挂挡的定位支座,通常定位支座上具有若干沿换挡杆轴向延伸的定位凹槽,通过定位凹槽与档位定位座底部的钢球接触配合,实现换挡定位。目前在在使用过程中,换挡轴易磨损和断裂,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提高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强度高的空心换挡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空心换挡轴,包括换挡轴本体,所述的换挡轴本体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连接部、第一承接部、花键部、第二承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构成,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外螺纹,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径向贯穿的连接孔。所述的换挡轴本体内设置有空心部,并在换挡轴本体内,所述的空心部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的空心部及加第一强筋均由花键部延伸至第一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换挡轴本体内设置有空心部,空心部能减低换挡轴本体的整体质量;并在换挡轴本体内,所述的空心部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从而能确保换挡轴整体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承接部与花键部为分体式,在所述花键部连接第二承接部的端面侧设置有设置安置孔,安置孔截面呈正六边形;安置孔的中心设置延伸出花键部的支撑部;所述的第二承接部外沿相适配于安置孔,在所述第二承接部连接花键部的端面侧设置有相适配于支撑部的连接孔;并在所述的第二承接部的上设置有若干对均匀分布且垂直与安置孔的第一螺纹上孔,在所述的花键部上设置有两对与第一螺纹上孔规格相同的第一螺纹下孔。相邻的两对一螺纹上孔的中心距等与两对第一螺纹下孔的中心距。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安置孔用于安置第二承接部,由于安置孔的设置使得花键部与调节孔之间形成了环形的薄壁区,从而能对第二承接部起到支撑与导向的作用,且能确保花键部与第二承接部连接后的抗折断的能力;支撑部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承接部与花键部的连接强度。通过调接其中相邻的两对第一螺纹上孔与两对第一螺纹下孔配合并用螺栓固定,从而能对第二承接部部延伸出安置孔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起到调整换挡轴本体的整体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承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为分体式,在所述第二承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侧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的中心设置有延伸出第二连接部的对接部,对接部截面呈正六边形,从而能更好得传递扭矩;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外沿相适配与调节孔,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承接部的端面测设置有相适配与对接部的对接孔;并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四对均匀分布且垂直与对接孔的第二螺纹上孔,在所述的第二承接部上设置有两对与第二螺纹上孔相适配的第二螺纹下孔。相邻的两对第二螺纹上孔的中心距等与两对第二螺纹下孔的中心距。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调节孔用于安置第二连接部,由于调节孔的设置使得第二承接部与调节孔之间形成了环形的薄壁区,从而能对第二连接部起到支撑与导向的作用,且能确保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承接部连接后的抗折断的能力;对接部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承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强度。通过调接其中相邻的两对第二螺纹上孔与两对第二螺纹下孔配合并用螺栓固定,从而能对第二连接部延伸出调节孔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起到调整换挡轴本体的整体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第二承接部内、所述的调节孔外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并在所述的对接部内设置有第三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由对接部延伸至第二承接部内。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及第三加强筋的硬度均高于换挡轴本体。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调节孔的设置使得第二承接部与调节孔之间形成了薄壁区,在第二承接部内、所述的调节孔外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从而能提高该薄壁区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第二承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并在对接部内设置有第三加强筋,从而提高了对接部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承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换挡轴本体、2-第一连接部、3-第一承接部、4-花键部、5-第二承接部、6-第二连接部、7-空心部、8-第一加强筋、9-安置孔、10-支撑部、11-连接孔、12-第一螺纹上孔、13-第一螺纹下孔、14-调节孔、15-对接部、16-对接孔、17-第二螺纹上孔、18-第二螺纹下孔、19-第二加强筋、20-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强度空心换挡轴,包括换挡轴本体1,所述的换挡轴本体1从上至下依次由第一连接部2、第一承接部3、花键部4、第二承接部5及第二连接部6连接构成,第一连接部2上设置有连接外螺纹,第二连接部6上设置有径向贯穿的连接孔11。所述的换挡轴本体1内设置有空心部7,并在换挡轴本体1内,所述的空心部7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8,所述的空心部7及加第一强筋均由花键部4延伸至第一连接部2。

通过在换挡轴本体1内设置有空心部7,空心部7能减低换挡轴本体1的整体质量;并在换挡轴本体1内,所述的空心部7外侧设置有若干按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加强筋8,从而能确保换挡轴整体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承接部5与花键部4为分体式,在所述花键部4连接第二承接部5的端面侧设置有设置安置孔9,安置孔9截面呈正六边形;安置孔9的中心设置延伸出花键部4的支撑部10;所述的第二承接部5外沿相适配于安置孔9,在所述第二承接部5连接花键部4的端面侧设置有相适配于支撑部10的连接孔11;并在所述的第二承接部5的上设置有若干对均匀分布且垂直与安置孔9的第一螺纹上孔12,在所述的花键部4上设置有两对与第一螺纹上孔12规格相同的第一螺纹下孔13。相邻的两对一螺纹上孔的中心距等与两对第一螺纹下孔13的中心距。

安置孔9用于安置第二承接部5,由于安置孔9的设置使得花键部4与调节孔14之间形成了环形的薄壁区,从而能对第二承接部5起到支撑与导向的作用,且能确保花键部4与第二承接部5连接后的抗折断的能力;支撑部10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承接部5与花键部4的连接强度。通过调接其中相邻的两对第一螺纹上孔12与两对第一螺纹下孔13配合并用螺栓固定,从而能对第二承接部5部延伸出安置孔9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起到调整换挡轴本体1的整体长度。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承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6为分体式,在所述第二承接部5连接第二连接部6的端面侧设置有调节孔14,调节孔14的中心设置有延伸出第二连接部6的对接部15,对接部15截面呈正六边形,从而能更好得传递扭矩;所述的第二连接部6的外沿相适配与调节孔14,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6连接第二承接部5的端面测设置有相适配与对接部15的对接孔16;并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6上设置有四对均匀分布且垂直与对接孔16的第二螺纹上孔17,在所述的第二承接部5上设置有两对与第二螺纹上孔17相适配的第二螺纹下孔18。相邻的两对第二螺纹上孔17的中心距等与两对第二螺纹下孔18的中心距。

通过调节孔14用于安置第二连接部6,由于调节孔14的设置使得第二承接部5与调节孔14之间形成了环形的薄壁区,从而能对第二连接部6起到支撑与导向的作用,且能确保第二连接部6与第二承接部5连接后的抗折断的能力;对接部15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承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6的连接强度。通过调接其中相邻的两对第二螺纹上孔17与两对第二螺纹下孔18配合并用螺栓固定,从而能对第二连接部6延伸出调节孔14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起到调整换挡轴本体1的整体长度。

进一步:在第二承接部5内、所述的调节孔14外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19,并在所述的对接部15内设置有第三加强筋20,第三加强筋20由对接部15延伸至第二承接部5内。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19及第三加强筋20的硬度均高于换挡轴本体1。

由于调节孔14的设置使得第二承接部5与调节孔14之间形成了薄壁区,在第二承接部5内、所述的调节孔14外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加强筋19,从而能提高该薄壁区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第二承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6之间的连接强度;并在对接部15内设置有第三加强筋20,从而提高了对接部15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二承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6之间的连接强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