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缸盖的阀门铜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0871发布日期:2020-02-04 09:59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缸盖的阀门铜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缸盖阀门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缸盖的阀门铜套。



背景技术:

阀门铜套是安装在阀芯和调节结构之间的连接部件,阀门铜套在阀门调节过程中会承受很大的轴向力,由于阀门铜套与阀杆之间为螺纹配合,且阀杆不但是驱动结构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密封结构的重要组成,因为会与传送的介质发生机械冲击,在操作过程中,阀门铜套难免会受到腐蚀性流质的侵蚀,因此需要对阀门铜套进行定期维护以及更换。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现有的阀门铜套与阀杆通过螺纹配合,拆卸时需要借助管夹等设备对阀门铜套进行咬紧固定,从而将阀门铜套旋下,且由于阀门铜套长度较短,拆卸时难以进行锁紧,导致阀门铜套更换较为困难,难以将阀门铜套与阀杆进行拆解分离,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缸盖的阀门铜套,在设备结构外侧设置可收起的转动把手,从而无需借助外界器械即可将阀门铜套与阀杆进行分离拆除,使用更加方便,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缸盖的阀门铜套,包括铜套主体和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为环状,且该阻挡结构套接于铜套主体外侧,所述铜套主体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阻挡结构包括一挡环,所述挡环外圆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挡环外圆周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调整部,所述调整部包括一转动座和一弧状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转动座转动配合,且所述转动杆内侧贴合所述挡环外径,所述挡环外侧靠近所述转动座位置设置有对转动杆端部进行阻挡的定位槽。

采用上述一种汽缸盖的阀门铜套,需要将阀杆外侧设置的阀门铜套拆下时,在所述转动座的支撑下,同时扳动所述挡环两侧的两条转动杆,将转动杆远离转动座一端向外侧转动,同时转动杆靠近转动座的一端卡入挡环外侧的定位槽内,并通过该定位槽对向外侧翻转的转动杆进行阻挡支撑,此时转动杆在挡环的支撑下,两条转动杆形成转动挡环的两个把手,操作人员通过握持该把手转动所述铜套主体,从而对阀门铜套拆下。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转动座一端内侧设置有磁铁,且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挡环通过该磁铁吸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固定于所述铜套主体顶部,且所述固定头与所述铜套主体相连通,所述固定头正面设置有一键槽,且该键槽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头轴线方向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铜套主体和所述固定头均为铜制结构,且所述铜套主体与所述固定头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挡环均为碳素钢材质,且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挡环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两端均设置为圆角结构,且该转动杆远离转动座一端顶部设置有扳动凹坑。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外侧扳动转动杆,通过定位槽对转动杆端部进行阻挡支撑,从而通过两条翻转后的转动杆形成挡环的两个把手,通过操作该把手转动铜套主体,从而无需借助外界器械即可将阀门铜套与阀杆进行分离拆除,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阻挡结构的展开状态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铜套主体和连接组件的配合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铜套主体;2、阻挡结构;201、挡环;202、固定块;203、转动座;204、转动杆;205、定位槽;3、连接组件;301、固定头;302、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缸盖的阀门铜套,包括铜套主体1和阻挡结构2,阻挡结构2为环状,且该阻挡结构2套接于铜套主体1外侧,铜套主体1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3。

阻挡结构2包括一挡环201,挡环201外圆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块202,且两个固定块202之间的挡环201外圆周上对称设置有两组调整部,调整部包括一转动座203和一弧状转动杆204,转动杆204一端与转动座203转动配合,且转动杆204内侧贴合挡环201外径,挡环201外侧靠近转动座203位置设置有对转动杆204端部进行阻挡的定位槽205,通过向外侧扳动转动杆204,从而在转动座203的支撑下将转动杆204一端转入定位槽205内,通过定位槽205对转动杆204进行支撑,此时翻转的卡环外侧的两条转动杆204组成两个把手,通过该把手带动设备整体旋转,从而将阀门铜套与阀杆相接处的螺纹配合结构进行分离,以将阀门铜套拆下。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转动杆204远离转动座203一端内侧设置有磁铁,且转动杆204与挡环201通过该磁铁吸附连接,通过磁铁将转动杆204和挡环201连接,防止阀门铜套使用过程中转动杆204受到震动而向外侧展开,连接组件3包括一固定头301,固定头301固定于铜套主体1顶部,且固定头301与铜套主体1相连通,固定头301正面设置有一键槽302,且该键槽302长度方向与固定头301轴线方向平行,键槽302用以将固定头301与阀门的外界驱动机构相连接,铜套主体1和固定头301均为铜制结构,且铜套主体1与固定头301一体成型,固定块202与挡环201均为碳素钢材质,且固定块202与挡环201通过焊接固定,转动杆204两端均设置为圆角结构,且该转动杆204远离转动座203一端顶部设置有扳动凹坑,通过将转动杆204两端设置为圆角,且在转动杆204顶部设置扳动凹坑,便于操作人员扳动转动杆204,使挡环201两侧的转动杆204展开形成把手,以通过扳动该转动杆204带动设备整体旋转,从而将阀门铜套和阀杆分离。

采用上述结构,需要将阀杆外侧设置的阀门铜套拆下时,在转动座203的支撑下,同时扳动挡环201两侧的两条转动杆204,将转动杆204远离转动座203一端向外侧转动,同时转动杆204靠近转动座203的一端卡入挡环201外侧的定位槽205内,并通过该定位槽205对向外侧翻转的转动杆204进行阻挡支撑,此时转动杆204在挡环201的支撑下,两条转动杆204形成转动挡环201的两个把手,操作人员通过握持该把手转动铜套主体1,从而对阀门铜套拆下;

通过向外侧扳动转动杆204,通过定位槽205对转动杆204端部进行阻挡支撑,从而通过两条翻转后的转动杆204形成挡环201的两个把手,通过操作该把手转动铜套主体1,从而无需借助外界器械即可将阀门铜套与阀杆进行分离拆除,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