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4900发布日期:2020-04-17 17:25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适用于烟草行业卷接设备protos-m5水松纸喷涂上。



背景技术:

在烟草行业烟支加工过程中,卷接设备protos-m5上胶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设备启动时水松纸断纸和上胶效果差等现象。对胶水调节阀进行解体后发现,其内部组件瓷珠有磨损现象,弹簧有轻微变形,导致密封效果不佳,调节阀需经常校准来确保密封完整性。

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直接更换胶水压力调节阀的方式,此方法虽然简便,效果好。但具有更换成本过高、更换周期短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胶水压力的调节控制,而且有效避免因弹簧形变应力减弱导致密封不严,使得密封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包括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和上调节装置,还包括下调节装置;

所述上固定块上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贯穿槽,第一贯穿槽的上端通过上封闭盖封闭;

所述下固定块设置在上固定块下端,并设有上端开口的盲腔,盲腔内设有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二贯穿槽下端通过下封闭盖封闭;

所述盲腔内设有隔块组件,所述隔块组件将盲腔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隔块组件中部设有通孔,盲腔的上部分设有低压出口、下部分设有高压进口;

所述上调节装置包括上调节杆、第一弹簧、支撑板和开关导杆;所述上调节杆上部与上封闭盖螺纹连接、下端安装位于第一贯穿槽内的下压板,所述开关导杆上端位于薄膜下方、中部上下滑动设置在通孔内、下端设有瓷珠,所述瓷珠位于盲腔的下部分;

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盲腔内,上端与下压板接触、下端与支撑板接触,所述支撑板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贯穿槽内,并位于薄膜上方;

所述下调节装置包括下调节杆、第二弹簧和支撑块;所述下调节杆下部螺纹连接在下封闭盖上、上端与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二贯穿槽内活塞连接,第二弹簧上端与支撑块连接,下端与活塞连接,所述支撑块位于瓷珠的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块上设有与第一贯穿槽连通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块组件包括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围成中部设有通孔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上下端均设有凹槽,上端凹槽采用与瓷珠球面相匹配结构,第二弹簧上端位于下端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一弹簧弹性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由于设置上调节装置,转动上调节杆,下压板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使得薄膜发生变形,开关导杆在薄膜形变作用下发生移动,带动瓷珠脱离通孔,带动瓷珠脱离通孔,盲腔下部分的高压的胶水从通孔内进入盲腔上部分,并低压出口出去,因此通过转动上调节杆实现胶水压力的调节控制;由于设置下调节杆,转动下调节杆带动活塞向上移动,活塞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并将弹簧力作用在瓷珠上,通过活塞的运动,控制弹簧的压缩量,弥补因第一弹簧变形而损失的应力,有效避免因弹簧变形应力减弱导致密封不严,防止因本装置失效而导致设备故障,另外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相互作用使得不工作时的开关导杆下的瓷珠与通孔保持微妙平衡,保障胶水不会回流和溢出;本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不仅实现对胶水压力的调节控制,而且有效避免因弹簧形变应力减弱导致密封不严,使得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上固定块,11、进气口,2、下固定块,21、第一隔块,22、第二隔块,23、高压进口,24、低压出口,31、上调节杆,32、上封闭盖,33、下压板,34、第一弹簧,35、支撑板,36、开关导杆,4、薄膜,51、下调节杆,52、活塞,53、第二弹簧,54、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包括上固定块1、下固定块2、上调节装置和下调节装置;

所述上固定块1上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贯穿槽,第一贯穿槽的上端通过上封闭盖32封闭;

所述下固定块2设置在上固定块1下端,其之间设有弹性薄膜4,下固定块2设有上端开口的盲腔,盲腔内设有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二贯穿槽下端通过下封闭盖封闭;

所述盲腔内设有隔块组件,所述隔块组件将盲腔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隔块组件中部设有通孔,盲腔的上部分设有低压出口24、下部分设有高压进口23;

所述上调节装置包括上调节杆31、第一弹簧34、支撑板35和开关导杆36;所述上调节杆31上部与上封闭盖32螺纹连接、下端安装位于第一贯穿槽内的下压板33,所述开关导杆36上端位于薄膜4下方、中部上下滑动设置在通孔内、下端设有瓷珠,所述瓷珠位于盲腔的下部分;

所述第一弹簧34位于盲腔内,上端与下压板33接触、下端与支撑板35接触,所述支撑板35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一贯穿槽内,并位于薄膜4上方;

所述下调节装置包括下调节杆51、第二弹簧53和支撑块54;所述下调节杆51下部螺纹连接在下封闭盖上、上端与上下滑动设置在第二贯穿槽内活塞52连接,第二弹簧53上端与支撑块54连接,下端与活塞52连接,所述支撑块54位于瓷珠的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块1上设有与第一贯穿槽连通进气口11;当从进气口11往第一贯穿槽内通气时,通过压缩空气的大小控制薄膜4形变,从而控制开关导杆36的上下运动,即控制瓷珠的运动,对通孔进行打开和封闭。

进一步的,隔块组件包括第一隔块21和第二隔块22,第一隔块21和第二隔块22围成中部设有通孔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块1和下固定块2之间设有高压密封圈4;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54上下端均设有凹槽,上端凹槽采用与瓷珠球面向匹配结构,第二弹簧53上端位于下端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53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一弹簧34弹性系数;因此当转动上调节杆31时,第一弹簧34向下压缩,瓷珠向下移动很容易使得第二弹簧53压缩,下调节杆51转动时,第二弹簧53的逐渐压缩,随着压缩量的增大与第一弹簧34达到平衡,并略大于第一弹簧34实现微调。

本一种胶水压力调节控制装置使用时,从高压进口23通入高压胶水,由于高压作用下,瓷珠对隔块组件上的通孔进行堵塞,因此高压胶水位于盲腔的下部分,转动上调节杆31,下压板33对第一弹簧34进行压缩,第一弹簧34使得支撑板35向下移动,使得薄膜4发生变形,开关导杆36在薄膜4形变作用下发生移动,即带动瓷珠脱离通孔,进行胶水压力调节控制,此时高压胶水从盲腔下部分内进入盲腔上部分,并从低压出口24出去;

当长时间使用后,为避免瓷珠、第一弹簧34受高压作用,发生磨损、轻微变形,而导致密封效果不好,控制不精准的情况,由于设置下调节装置,转动下调节杆51,带动活塞52向上移动,活塞52对第二弹簧53进行压缩,并将弹簧力作用在瓷珠上,通过活塞52的运动,控制第二弹簧53的压缩量,弥补因第一弹簧34变形而损失的应力,有效避免因第一弹簧34变形应力减弱导致密封不严,防止因本装置失效而导致设备故障;另外,上调节装置中第一弹簧34和下调节装置中的第二弹簧53相互作用,使得不工作时的开关导杆36下的瓷珠与通孔保持微妙平衡,保障胶水不会回流和溢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