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曲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8353发布日期:2020-07-04 01:1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曲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曲轴是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通常发动机会设置不止一个活塞缸,这样曲轴上要设置多组曲柄来对应活塞缸,而曲柄组之间通常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其连接的中间轴极易磨损或受压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中间轴使用寿命的发动机曲轴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曲轴组件,包括沿同一轴线同轴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输出轴、前缸前曲柄、前缸后曲柄、后缸前曲柄和后缸后曲柄;所述前缸前曲柄和前缸后曲柄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偏离轴线的第一曲柄销连接;所述后缸前曲柄和后缸后曲柄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偏离轴线的第二曲柄销连接;所述前缸后曲柄和后缸前曲柄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同轴的中间轴连接;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外壁套设有轴承隔套,所述轴承隔套在其内壁中部设置有将两轴承隔开的隔断部。

进一步,所述后缸后曲柄向外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二输出轴。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出轴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键槽。

进一步,所述隔断部内壁中间设置有一圈与中间轴匹配的凸缘。

进一步,所述凸缘的中心孔与中间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轴承隔套外周壁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二键槽。

进一步,所述前缸后曲柄朝向后缸前曲柄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一拼接轴,所述后缸前曲柄朝向前缸后曲柄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二拼接轴,所述第一拼接轴和第二拼接轴轴径相同,所述中间轴由第一拼接轴和第二拼接轴同轴拼接而成。

进一步,所述第二拼接轴中心设置有拼接孔,所述第一拼接轴朝向第二拼接轴中心延伸设置有与拼接孔匹配的拼接柱,所述拼接孔与拼接柱通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轴承可将中间轴的轴向力卸掉,并能对中间轴提供良好的支撑以及减少其转动摩擦,减少磨损,使得中间轴受力更加合理,避免由于载荷集中而损坏,提高了曲轴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视图;

图3是轴承隔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间轴区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曲轴组件,包括沿同一轴线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输出轴110、前缸前曲柄120、前缸后曲柄122、后缸前曲柄140和后缸后曲柄142;第一输出轴110、前缸前曲柄120、前缸后曲柄122、后缸前曲柄140和后缸后曲柄142同轴设置。第一输出轴110用于来将动力传递出去,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轴110上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二键槽,通过连接键将扭矩传递出去。

第一输出轴110一端与前缸前曲柄12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前缸前曲柄120和前缸后曲柄122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偏离轴线的第一曲柄销121连接;所述前缸后曲柄122和后缸前曲柄140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同轴的中间轴130连接;所述后缸前曲柄140和后缸后曲柄142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偏离轴线的第二曲柄销141连接;上述连接可以是焊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或其他连接固定方式均可,只要能实现连接为一体即可。第一曲柄销121用于连接第一连杆170,第二曲柄销141用于连接第二连杆180。

所述中间轴130上套设有两个轴承150,所述轴承隔套160套设在两轴承150上并在其内壁中部设置有将两轴承150隔开的隔断部161,两轴承150的相对端抵在隔断部161两端,两轴承150分别可将两个方向的轴向力传递给轴承隔套160并最终传递给发动机外壳,轴承隔套160使用时安装在发动机内。为了方便轴承隔套160对准安装,所述隔断部161内壁中间设置有一圈与中间轴130匹配的凸缘162。进一步,所述凸缘162的中心孔与中间轴130为间隙配合以避免与中间轴130的摩擦,通过凸缘162与中间轴130的配合实现安装的径向预定位,以方便安装轴承150。通常曲轴转动时会带动凸轮轴转动以实现缸体进气和出气的交替,故所述后缸后曲柄142向外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二输出轴143,优选的,所述第二输出轴143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键槽。

由于中间轴130需要安装轴承150,且中间轴130直径小于前缸后曲柄122、后缸前曲柄140,故中间轴130必定是需要在装配的时候才连接起来的,不然轴承150无法绕过前缸后曲柄122、后缸前曲柄140进行安装,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中间轴130采用分段式拼接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前缸后曲柄122朝向后缸前曲柄140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一拼接轴123,所述后缸前曲柄140朝向前缸后曲柄122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二拼接轴144,所述第一拼接轴123和第二拼接轴144轴径相同,所述中间轴130由第一拼接轴123和第二拼接轴144同轴拼接而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轴130可以仅仅是由第一拼接轴123或第二拼接轴144组成。拼接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拼接轴144中心设置有拼接孔145,所述第一拼接轴123朝向第二拼接轴144中心延伸设置有与拼接孔145匹配的拼接柱124,所述拼接孔145与拼接柱124通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固定,装配时,轴承150和轴承隔套160套在第一拼接轴123和/或第二拼接轴144,然后拼接柱124对准拼接孔145并通过液压强力压入,通过过盈配合的强大作用力实现连接固定。在传统设计中,是将中间轴130设定为较大直径(直径约为轴承150外径),以此来提高其载荷承受能力,但是这样的设计使得零件质量重,中间轴130处磨损也较大,对于飞行器这种对质量敏感的设备来说,质量重会提高其能耗,而本设计可以将中间轴130轴径减少,通过轴承150来为其提供支撑,提高其载荷承受能力,也可以减少其转动的摩擦阻力,减少磨损,使得整体质量下降,减少设备能耗。

为了提高轴承隔套160安装在发动机内的密闭性,所述轴承隔套160外周壁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凹槽16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同一轴线同轴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输出轴(110)、前缸前曲柄(120)、前缸后曲柄(122)、后缸前曲柄(140)和后缸后曲柄(142);

所述前缸前曲柄(120)和前缸后曲柄(122)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偏离轴线的第一曲柄销(121)连接;

所述后缸前曲柄(140)和后缸后曲柄(142)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偏离轴线的第二曲柄销(141)连接;

所述前缸后曲柄(122)和后缸前曲柄(140)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同轴的中间轴(130)连接;

所述中间轴(130)上套设有两个轴承(150),两个轴承(150)外壁套设有轴承隔套(160),所述轴承隔套(160)在其内壁中部设置有将两轴承(150)隔开的隔断部(1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缸后曲柄(142)向外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二输出轴(1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143)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一键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161)内壁中间设置有一圈与中间轴(130)匹配的凸缘(1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62)的中心孔与中间轴(130)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隔套(160)外周壁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凹槽(1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110)上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第二键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缸后曲柄(122)朝向后缸前曲柄(140)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一拼接轴(123),所述后缸前曲柄(140)朝向前缸后曲柄(122)同轴延伸设置有第二拼接轴(144),所述第一拼接轴(123)和第二拼接轴(144)轴径相同,所述中间轴(130)由第一拼接轴(123)和第二拼接轴(144)同轴拼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拼接轴(144)中心设置有拼接孔(145),所述第一拼接轴(123)朝向第二拼接轴(144)中心延伸设置有与拼接孔(145)匹配的拼接柱(124),所述拼接孔(145)与拼接柱(124)通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组件,包括沿同一轴线同轴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输出轴、前缸前曲柄、前缸后曲柄、后缸前曲柄和后缸后曲柄;所述前缸前曲柄和前缸后曲柄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偏离轴线的第一曲柄销连接;所述后缸前曲柄和后缸后曲柄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偏离轴线的第二曲柄销连接;所述前缸后曲柄和后缸前曲柄轴向间隔设置并通过同轴的中间轴连接;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两个轴承,所述轴承隔套套设在两轴承上并在其内壁中部设置有将两轴承隔开的隔断部。通过设置两个轴承可将中间轴的轴向力卸掉,并能对中间轴提供良好的支撑,使得中间轴受力更加合理,避免由于载荷集中而损坏,提高了曲轴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光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