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装置及投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4482发布日期:2020-04-10 15:5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装置及投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旋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装置及投掷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旋转装置有着广泛的运用。而一款好的旋转装置需要各部件间有更低的机械摩擦,从而保证旋转装置的使用寿命。目前通常通过上润滑油等方式来达到降低机械摩擦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人力介入,对于旋转装置应用于复杂机械中时,很难被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低的机械摩擦的旋转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装置,包括:底座;马达,设置于所述底座内;传动杆,一端与所述马达连接,随所述马达的运转而转动,并通过所述底座上预设的孔洞延伸到所述底座外;旋转面板,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且与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随所述传动杆的转动而转动;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旋转面板上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的位置,且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一磁铁相对的一面的磁极相同。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马达的运转带动传动杆转动,进而使得旋转面板转动,达到了电动控制转动的效果。而在底座上设置第一磁铁,在旋转面板上与第一磁铁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的相同磁极相对设置,这就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会互斥,产生将旋转面板向上推开的力,这一个力的出现就抵消了一部分旋转面板给到传动杆的压力,从而使得整个旋转装置具有了更低的机械摩擦,提升了旋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在达到与相关技术中相同的马达转动情况时,马达所需的电能更少,降低了能量消耗率,更加节能。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磁铁和/或所述第二磁铁为环形磁铁。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第一磁铁和/或第二磁铁为环形磁铁,这样即可以使得在旋转面板转动时,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总能相对互斥,从而减少马达和传动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整个旋转装置具有了更低的机械摩擦,提升了旋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能量消耗率,更加节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形状、大小一致。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形状、大小一致,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对应性更好,同时也更美观。同时这也使得在采购时也仅需采购一种磁铁即可,采购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或第二磁铁为永磁铁。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第一磁铁和/或第二磁铁为永磁铁,从而避免了采用电磁铁时所需要的复杂供电设计,成本更低。同时较采用电磁铁而言,永磁铁的稳定性更好,不会存在断电时即磁性削弱的情况,同时由于不需要用电,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旋转装置的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朝向所述旋转面板的一面;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旋转面板的下表面;所述旋转面板的下表面为朝向所述底座的一面。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将第一磁铁设置于底座的上表面,并将第二磁铁设置于旋转面板的下表面,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直接相对,从而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产生的互斥力更强,使得马达和传动杆之间的摩擦力更低。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马达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马达运转。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可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马达的运转与否,从而实现对旋转装置的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底座内。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将控制器设置于底座内,可以实现对控制器的保护,避免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一齿轮与所述马达连接。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传动杆通过齿轮来与马达连接,就使得马达所产生的动力能有效传输到传动杆上,从而使得旋转面板能有效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固定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传动杆上固定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通过在底座内固定可转动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并将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啮合,而由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是固定于底座内,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就能分别给第一齿轮一个固定的力,从而使得传动杆的位置得以相对于底座固定,使得旋转面板在转动过程中不会晃动,使得旋转装置更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投掷装置,包括:投掷器和前述任一种的旋转装置;所述投掷器固定于所述旋转装置的旋转面板的上表面上。

在上述实现结构中,由于投掷器固定于旋转装置的旋转面板的上表面上,这就使得投掷装置可以实现各个方向的投掷,这就提升了投掷装置的灵活性和可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铁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磁铁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杆与马达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杆的位置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动杆的位置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行的投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旋转装置;101-底座;102-马达;103-传动杆;104-旋转面板;105-第一磁铁;106-第二磁铁;107-控制器;108-第一齿轮;109-第二齿轮;110-第三齿轮;111-第四齿轮;200-投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旋转装置100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旋转装置100包括:底座101、马达102、传动杆103、旋转面板104、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其中:

马达102设置于底座101内,传动杆103的一端与马达102连接,并随马达102的运转而转动,并通过底座101上预设的孔洞延伸到底座101外。旋转面板104与底座101相对设置,且与传动杆103的另一端固定,从而随着传动杆103的转动而转动。第一磁铁105设置于底座101上,第二磁铁106设置于旋转面板104上与第一磁铁105相对的位置,且第二磁铁106和第一磁铁105相对的一面的磁极相同。这样,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会互斥,会产生将旋转面板104向上推开的力,从而抵消一部分旋转面板104给到马达102的压力,减少马达102和传动杆10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整个旋转装置100具有了更低的机械摩擦。而由于旋转装置100具有了更低的机械摩擦,这就提升了旋转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马达102在达到与相关技术相同的转速时所需的电能更少,降低了能量消耗率,更加节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中的至少一个为环形磁铁,这样即可以使得在旋转面板104转动时,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总能相对互斥,从而保证在旋转面板104转动时,始终都具有更低的机械摩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磁铁105和所述第二磁铁106的形状、大小一致。示例性的,可以参见图2所示,可以设置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均为形状、大小一致的环形磁铁,从而保证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始终互斥。同时由于第一磁铁105和所述第二磁铁106的形状、大小一致,在设置后也可以使得旋转装置100的整体构造更为美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永磁铁来作为第一磁铁105和/或第二磁铁106。从而利用永磁铁不耗电、磁性稳定的特性来降低旋转装置100的成本,同时降低旋转装置100的能耗。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均采用永磁铁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将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中的一个采用永磁铁实现,而另一个则采用电磁铁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两个电磁铁来分别作为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永磁铁可以选用钕铁硼磁铁,从而使得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之间的斥力更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磁铁105设置于底座101的上表面,将第二磁铁106设置于旋转面板104的下表面(底座101的上表面为朝向旋转面板104的一面,旋转面板104的下表面为朝向底座101的一面),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

但应当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磁铁105设置于底座101内,或底座101下表面;将第二磁铁106设置于旋转面板104内或旋转面板104的上表面,例如图3所示(图3中第一磁铁105设置于底座101内,第二磁铁106设置于旋转面板104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马达102连接一个控制器107,进而通过控制器107来实现对马达102的运转控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107内可以集成有电源,电源用于给马达102供电,而控制器107芯片(例如可以为rt1021dag5a型微处理器、zduino单片机、mega2560r3型单片机等)即可控制电源的通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107可以设置在底座101中,从而避免受到外界的损害,提升控制器107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动杆103可以通过第一齿轮108与马达102连接,例如参见图4所示,从而保证动力具有较好的传导性。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使用了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形成一定斥力,使旋转面板104达到类似于磁悬浮效果。而为了保证传动杆103转动时的有效性,通常需要将底座101上预设的孔洞的直径设置得大于传动杆103的直径,这就使得旋转面板104容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底座101内再固定可转动的至少一个齿轮,并将这些齿轮与传动杆103的第一齿轮108啮合,从而达到固定传动杆103的目的,例如图5所示,底座101内固定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109,第二齿轮109和马达上的齿轮分别位于第一齿轮108两端,并与第一齿轮108啮合,从而实现对传动杆103的固定。

应当理解的是,传动杆103上也可以单独设立一个专门用于固定位置的齿轮(记为第四齿轮111,通过将第四齿轮111来与底座101内固定可转动的各齿轮啮合来实现对传动杆103的固定,例如参见图6所示,底座101内固定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109和第三齿轮110,第二齿轮109和第三齿轮110分别位于第四齿轮111两端,并与第四齿轮111啮合,从而实现对传动杆103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图5和图6中位于底座101内的部分是以虚线形式表示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不通过马达102即实现了对传动杆103的位置的固定时,除了可以通过齿轮来实现马达102与传动杆103之间的传动外,还可以将马达102的转轴与传动杆103连接的一端设置成锯齿状,并将传动杆103上与马达102连接的一端也设成锯齿状,进而通过锯齿状的结构实现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动杆103可以采用金属杆,从而保证传动杆103具有足够的坚硬的和耐用性。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木杆和塑料杆等作为传动杆10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投掷装置,参见图7所示,包括旋转装置100和投掷器200。其中,投掷器200用于对物体进行投掷,可以将投掷器200中的物体投掷到投掷装置以外的区域。而旋转装置100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可以是前述描述中的任意一种结构(图7中旋转装置100的结构的是一种较具体的可行实现结构,但不应认为投掷装置中的旋转装置100的仅能采用该结构的旋转装置100)。投掷器200可以固定于旋转装置100的旋转面板104的上表面上(例如可以通过铆钉、粘接、卡扣等方式将投掷器200固定于旋转面板104的上表面上,具体的固定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定,只要能将投掷器200固定于旋转面板104的上表面上任意方式都可被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这样,通过旋转装置100的带动,即可实现对投掷器200的自动变向控制,使得投掷装置可以实现各个方向的投掷,提升了投掷装置的灵活性和可应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投掷装置仅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旋转装置100的一种可行应用场景。事实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装置100可以结合到各种需要进行旋转控制的场景中进行应用。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装置100和投掷装置,通过在底座101内设置马达102,并设置传动杆103的一端与马达102连接,随马达102的运转而转动,并通过底座101上预设的孔洞延伸到底座101外,另一端固定在旋转面板104上,从而使得旋转面板104可以随传动杆103的转动而转动。并进一步的在底座101上和旋转面板104上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并使得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相对面的磁极相同。这样,马达102的运转即带动传动杆103转动,进而使得旋转面板104转动,达到了电动控制转动的效果。而在底座101上设置第一磁铁105,在旋转面板104上与第一磁铁105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二磁铁106且第一磁铁105及第二磁铁106的相同磁极相向设置,这就使得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会互斥,产生将旋转面板104向上推开的力,这一个力的出现就抵消了一部分旋转面板104给到马达102的压力,从而使得整个旋转装置100具有了更低的机械摩擦,提升了旋转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在达到与相关技术中相同的马达转动情况时,马达102所需的电能更少,降低了能量消耗率,更加节能。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以一种图7所示的投掷装置为例,对本申请进行示例说明。

参见图7所示的投掷装置的结构,其包括投掷器200和旋转装置100两个部分。其中,旋转装置100包括底座101、马达102、控制器107、传动杆103、旋转面板104、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

马达102和控制器107设置于底座101内,且马达102和控制器107电连接,以根据控制器107的控制进行工作。传动杆103的一端与马达102连接,并随马达102的运转而转动,并通过底座101上预设的孔洞延伸到底座101外。旋转面板104与底座101相对设置,且与传动杆103的另一端固定,从而随着传动杆103的转动而转动。第一磁铁105设置于底座101的上表面上,第二磁铁106设置于旋转面板104的下表面上,且为大小、形状相同的环形磁铁。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相对的一面的磁极相同,从而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使得旋转面板104得到一定的向上的力,达到类似于磁悬浮效果,减小马达102和传动杆10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整个旋转装置100具有了更低的机械摩擦。

而为了减小甚至消除由于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相互排斥的力所导致的旋转面板104晃动的问题,传动杆103在底座101内的部分设有一个齿轮,且底座101内在传动杆103两侧固定有两个齿轮。传动杆103上的齿轮和底座101内固定的齿轮之间啮合,从而实现对传动杆103的固定。

当旋转时,马达102运转带动传动杆103旋转,由于传动杆103与旋转面板104固定,旋转面板104旋转,旋转面板104上表面固定的投掷器200也随之旋转,因此可达到改变投掷方向的目的。同时由于使用了相对方向磁极相同的环形磁铁,形成一定斥力,使旋转面板104受到一定向上的力,达到类似于磁悬浮效果,减小了摩擦,不仅减少了马达102的负担也减小了机械间的磨损。由于类似于磁悬浮的效果会导致旋转面板104晃动,使得投掷精度降低,可以在底座101内设置固定的齿轮来与传动杆103的齿轮进行啮合,从而达到将传动杆103位置固定的效果,同时由于底座101内设置的固定的齿轮是可转动的,使得在传动杆103转动时,底座101内设置的固定的齿轮也跟着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摩擦力小,因此不会对马达102造成太大的负担。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