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卸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3904发布日期:2020-05-20 01:2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快卸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卸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无论飞机的结构或者内饰都是由很多的零件组装而成,在安装过程中很多连接方式均为铰链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两个件之间可以进行相对转动。例如,飞机机舱骨架上通常需要可转动的安装氧气设备等机上设备的安装框架,从而实现机上设备安装框架相对于飞机机舱骨架的转动作用。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铰链结构的使用方式为:将需要实现转动连接的两个设备分别称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则:铰链结构的固定座和第一设备通过螺栓连接,铰链结构的活动座和第二设备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铰链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主要具有以下问题:由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需要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实现与铰链结构的装配,因此,安装过程和拆卸过程繁琐,无法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卸铰链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卸铰链结构,包括底座100、卡扣单元200和铰臂单元300;

所述卡扣单元200包括卡扣座体201、卡扣顶杆202、卡扣弹簧203和卡扣固定杆204;

所述底座100沿x方向开设卡槽101;所述卡槽101的中心部位形成所述卡扣座体201的放置空间;所述底座100沿y方向开设梯形通孔102;所述梯形通孔102的一端为大径孔1021,另一端为小径孔1022,所述小径孔1022与所述卡槽101连通;在所述大径孔1021中放置所述卡扣弹簧203,所述卡扣顶杆202的一端位于所述大径孔1021的外部,所述卡扣顶杆20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扣弹簧203后,再穿过所述小径孔1022,最终固定到所述卡扣座体201的表面;所述卡扣座体201的表面还固定安装所述卡扣固定杆204,所述卡扣固定杆204与所述卡扣顶杆202平行设置;

所述铰臂单元300包括主铰臂301、副铰臂302、第一转轴303、第二转轴304、第三转轴305、左支臂弹簧306和右支臂弹簧307;

所述副铰臂302开设用于与第一设备固定的螺栓装配孔308;所述副铰臂302与所述主铰臂301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03可转动连接;所述主铰臂301具有对称的左支臂301a和右支臂301b;所述左支臂301a和所述右支臂301b的前侧开设与所述第二转轴304相匹配的第二转轴装配孔304a,所述左支臂301a和所述右支臂301b的后侧开设第三转轴通孔305a,所述第三转轴通孔305a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转轴305的轴径;

所述底座100的两侧各开设左垂直孔103和右垂直孔104;所述左垂直孔103内放置所述左支臂弹簧306,所述右垂直孔104内放置所述右支臂弹簧307;所述第二转轴304穿过所述第二转轴装配孔304a后,两端装配到所述底座100,实现所述主铰臂301与所述底座100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05穿过所述第三转轴通孔305a后,两端装配到所述底座100;

所述左支臂301a的末端压进所述左垂直孔103的所述左支臂弹簧306上面,所述右支臂301b的末端压进所述右垂直孔104的所述右支臂弹簧307上面。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通孔305a为椭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卸铰链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快卸铰链结构,根据安装、拆卸需要可以实现快装快卸,大大加强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进度的推进。

2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适合应用于机上设备上面对减震有一定要求的设备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快卸铰链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快卸铰链结构的一种剖面图;

图3为快卸铰链结构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4为卡扣单元的立体图;

图5为底座的立体图;

图6为底座和卡扣单元的装配关系图;

图7为铰臂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卸铰链结构,根据安装、拆卸需要可以实现快装快卸,大大加强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进度的推进。

参考附图1,快卸铰链结构包括底座100、卡扣单元200和铰臂单元300。

将需要实现转动连接的两个设备分别称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假设第一设备为飞机机舱骨架;第二设备为安装氧气设备等机上设备的安装框架,则在飞机机舱骨架上面首先固定一个固定板,固定板开设一个通孔。然后,通过底座100和卡扣单元200的配合,实现固定板被卡扣单元200和底座100卡固固定的装配方式,再通过铰臂单元300上面的螺栓装配孔308,实现铰臂单元300和安装框架的连接固定。由此实现飞机机舱骨架和安装框架的铰接连接,由此可见,由于本申请提供的快卸铰链结构,只需要与安装框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而与飞机机舱骨架是采用卡固的连接方式连接固定,因此,安装和拆卸简单。

下面分别对卡扣单元200和铰臂单元300详细介绍:

一卡扣单元200

卡扣单元200包括卡扣座体201、卡扣顶杆202、卡扣弹簧203和卡扣固定杆204;

参考图5,底座100沿x方向开设卡槽101;参考图6,卡槽101的中心部位形成卡扣座体201的放置空间;参考图2,底座100沿y方向开设梯形通孔102;梯形通孔102的一端为大径孔1021,另一端为小径孔1022,小径孔1022与卡槽101连通;在大径孔1021中放置卡扣弹簧203,卡扣顶杆202的一端位于大径孔1021的外部,卡扣顶杆202的另一端穿过卡扣弹簧203后,再穿过小径孔1022,最终固定到卡扣座体201的表面;卡扣座体201的表面还固定安装卡扣固定杆204,卡扣固定杆204与卡扣顶杆202平行设置。

卡扣单元200的使用原理为:

当需要实现飞机机舱骨架上面固定板和快卸铰链结构的装配时,使用方式为:当不向卡扣顶杆202施加外力时,在卡扣弹簧203的作用力下,卡扣座体201位于卡槽101的中间部位,从而将卡槽101卡断,此时为图6所示状态。

然后,在图6状态下,向左推动卡扣顶杆202,卡扣顶杆202克服卡扣弹簧203的作用力而压缩卡扣弹簧203,使卡扣座体201向左运动,进而使卡扣座体201离开卡槽101,同时,当卡扣座体201向左运动时,也会带动固定在卡扣座体201的卡扣固定杆204向左运动,进而使卡扣固定杆204离开卡槽101。

此时,移动快卸铰链结构,将飞机机舱骨架上面固定板插入到卡槽101中,此时,固定板开设的通孔与卡扣固定杆204等高度;然后,释放对卡扣顶杆202的向左推力,在卡扣弹簧203的作用力下,一方面,卡扣固定杆204向右运动而插入到固定板开设的通孔中,对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另一方面,卡扣座体201向右运动,从而夹紧固定板,实现对固定板的夹紧作用。由此实现快卸铰链结构和固定板的连接固定。

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向左推动卡扣顶杆202,使卡扣座体201脱离卡槽101,同时,使卡扣固定杆204脱离固定板开设的通孔,即可取下快卸铰链结构。因此,具有快卸铰链结构安装和拆卸方便、快速的优点。

二铰臂单元300

铰臂单元300包括主铰臂301、副铰臂302、第一转轴303、第二转轴304、第三转轴305、左支臂弹簧306和右支臂弹簧307;

参考图7,副铰臂302开设用于与第一设备固定的螺栓装配孔308,用于实现与框架的连接固定;副铰臂302与主铰臂301通过第一转轴303可转动连接;主铰臂301具有对称的左支臂301a和右支臂301b;左支臂301a和右支臂301b的前侧开设与第二转轴304相匹配的第二转轴装配孔304a,左支臂301a和右支臂301b的后侧开设第三转轴通孔305a,第三转轴通孔305a的孔径大于第三转轴305的轴径;例如,第三转轴通孔305a为椭圆形通孔。

参考图6,底座100的两侧各开设左垂直孔103和右垂直孔104;左垂直孔103内放置左支臂弹簧306,右垂直孔104内放置右支臂弹簧307;第二转轴304穿过第二转轴装配孔304a后,两端装配到底座100,实现主铰臂301与底座100的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305穿过第三转轴通孔305a后,两端装配到底座100;此处,第二转轴304主要实现主铰臂301和底座100的转动连接。而第三转轴通孔305a设计为大于第三转轴305的轴径,目的为:由于主铰臂301相对于第三转轴305具有一个活动的余量,可以使装置达到减震的效果。

左支臂301a的末端压进左垂直孔103的左支臂弹簧306上面,右支臂301b的末端压进右垂直孔104的右支臂弹簧307上面。

设置左支臂弹簧306和右支臂弹簧307的作用为:第一,在没有受外力作用下,在左支臂弹簧306和右支臂弹簧307的弹力作用下,使铰臂单元300为打开状态。当需要实现闭合时,转动铰臂单元300,使其绕第二转轴304转动,在铰臂单元300转动过程中,主铰臂301的左支臂301a和右支臂301b的末端各下压左支臂弹簧306和右支臂弹簧307,克服左支臂弹簧306和右支臂弹簧307的弹力,实现铰臂单元300闭合作用。第二,通过安装左支臂弹簧306和右支臂弹簧307,使整个铰链结构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适合应用于机上设备上面对减震有一定要求的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卸铰链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快卸铰链结构,根据安装、拆卸需要可以实现快装快卸,大大加强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进度的推进。

2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适合应用于机上设备上面对减震有一定要求的设备之间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