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5767发布日期:2020-05-26 17:3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属于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减震是汽车领域一种常见的减震方式。在汽车减震器中活塞杆和减震器外壳分别安装在车身和车轮总成上,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上下震动时,活塞在活塞缸中往复运动,当活塞处于压缩状态时,活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筒内移动,此时活塞压缩其下部油腔的体积,活塞下部油腔内的油液一部分经过活塞表面或和活塞壁上的流通通道反向流至活塞上方的油腔,另一部分油液经过设置在活塞筒底部的底阀流向由活塞筒和减震器外壳组成的外部油室中。当活塞复原时,活塞杆拉动活塞向活塞筒的筒口处移动,此时活塞压缩其上部油腔的体积,活塞上部油腔内的油液一部分经过活塞表面或和活塞壁上的流通通道反向流至活塞下方的油腔,由于活塞远离底阀而造成活塞下部油腔体积变大,其内的油液体积产生变化,外部油室的油压使底阀开启,外部油室的油液经过底阀和底阀开启后的油路快速补充到活塞筒内。从而起到补充油液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减震器中活塞杆与的移动幅度与汽车的震动幅度程度成正比,即汽车的震动幅度越大,活塞往复运动的速度越快,液压油流经的活塞的速度也越快。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汽车高速通过颠簸路段时,此时车轮与车身距离突然变小,对于车内人员而言,直接的感受是汽车减震“变硬”,从而造成较大的颠簸感,从而造成乘客不适。

在上述情况下,造成汽车减震“变硬”的原因在于:车轮与车身距离突然变小时造成活塞极速压缩,此时活塞杆会带动活塞以极快的速度进入活塞筒内部,原本位于活塞下方油腔内的油液无法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活塞上的过流孔流到活塞上方的油腔中,所以在活塞处造成第一段“阻尼力”。另外活塞杆进入活塞筒时,随着其进入活塞筒内长度的逐渐增加,活塞杆本身体积所占用的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此时与活塞杆体积相同的油液经底阀流入外部油室的速率远远小于活塞杆进入活塞筒的速率,从而在活塞筒底部的底阀处形成第二段阻尼力,由于上述两段“阻尼力”的存在,造成了汽车减震“变硬”情况的发生。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压力短时间变化非常大时对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效果,但是电控系统价格较为昂贵且控制过程较为复杂。因此设计一种在活塞极速压缩时有效缓解活塞以及底阀两处的“阻尼力”的汽车液压减震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流通阀在活塞筒侧部形成流通通道,增加了液压油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处的流通面积,有效缓解了在底阀处因液压油流通不及时而出现的阻尼力,提高了乘车舒适性的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包括活塞筒,活塞筒的内腔为减震器的第一油室,在活塞筒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器的第二油室,活塞杆带动活塞本体在活塞筒内往复运动,在活塞筒的底部或侧部设置有连通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的底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油室的侧部设置有流通阀,在流通阀内设置有连通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的流通通道,在流通阀内设置有阀片,液压油压迫阀片将流通阀内的流通通道关闭。

优选的,在所述活塞筒的内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过流槽。

优选的,所述的底阀包括底阀底座以及罩设在底阀底座上部的底阀外壳,底阀外壳和底阀底座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中。

优选的,在所述的流通阀内设置有阀芯,在阀芯的外部还套装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中,通过设置流通阀在活塞筒侧部形成流通通道,增加了液压油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处的流通面积,有效缓解了在底阀处因液压油流通不及时而出现的阻尼力,提高了乘车舒适性。

2、过流槽设置在活塞筒内,当活塞本体移动至过流槽流通面积较小的位置时,增加了活塞压缩时下部油腔的压力,进一步驱动流通间隙关闭,防止汽车出现“托底”。

3、在流通阀中,通过在端盖处设置可容纳弹簧的弹簧容纳槽,保证了阀片可与紧密贴合,使流通阀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底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实施例1流通阀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实施例2流通阀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塞杆2、第一油室3、活塞筒4、活塞本体5、第二油室6、减震器外壳7、底阀8、流通阀9、过流槽10、底阀外壳11、外壳常通孔12、底阀底座13、底座常通孔14、挡板15、阀体过流槽16、阀片17、弹簧18、阀体19、阀芯20、端盖过流孔21、端盖22、弹簧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外壳6,在减震器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筒3,活塞筒3与减震器外壳6之间间隔形成本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的第二油室5,活塞筒3的内腔为本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的第一油室2。

在活塞筒3内设置有活塞本体4,活塞杆1一端固定在活塞本体4的中心处,另一端向上自活塞筒3的上端口处输出,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在活塞筒3内往复运动。在活塞本体4的上、下表面的周圈分别设置有过流孔(图中未画出),使得活塞本体4在上行或者下行时,液压油均会以与活塞相反的方向通过活塞表面或和活塞壁上的流通通道往复流经活塞。在活塞筒3的底部还安装有底阀7,底阀7连通第一油室2以及第二油室5,当活塞本体4在上行或者下行时,油液会经过第二油室5向第一油室2中补油,或通过底阀7把第一油室2排入第二油室5。

结合图2,在活塞筒3中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过流槽9,过流槽9沿活塞筒3的轴向开设在活塞筒3的内壁上。当活塞本体4在活塞杆1的带动下往复运动时,油液除了经过活塞本体4表面的过流孔流通之外,或还通过过流槽9实现流动,因此通过设置过流槽9可以增大油液在活塞本体4两端的流通面积,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活塞极速压缩时,因活塞本体4处油液流通不及时而在活塞本体4处形成的阻尼力。

如图3所示,底阀7包括底阀底座12,在底阀底座12的上方罩设有底阀外壳10,在底阀外壳10的下部设置有环形的凸台,活塞筒3底部周圈卡装在环形凸台的外部实现底阀7与活塞筒3的对接。

在底阀外壳10上方周圈开设有多个外壳常通孔11,在底阀底座12的底部同样开设有多个底座常通孔13。底阀7安装在活塞筒3底部之后外壳常通孔11位于第一油室2中,而底座常通孔13位于第二油室中。底阀7连接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在底阀7中至少开设有压缩通道,并在压缩通道处设置有压缩阀片。

当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向下移动(压缩)时,油液向下压迫压缩阀片,油液从第一油室2中流向第二油室5中。当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向上移动(复原)时,油液通过流通阀8从第二油室5向第一油室2补油。

在活塞筒3的侧部安装流通阀8,如图4所示,流通阀8包括阀体18,阀体18为圆筒状,在阀体18的内部设置有轴向贯穿的内腔,在阀体18其中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的端口处设置设有端盖21形成封闭端,在端盖21的内侧周圈开设有若干端盖过流孔20。

在阀体18的内腔中设置有轴向贯穿的阀芯19,在阀芯19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弹簧17和阀片16,通过设置阀芯19,以便于阀片16内腔中顺利滑动。在端盖21的内侧开设有弹簧容纳槽22,当弹簧17压缩后可整体位于弹簧容纳槽22内。阀芯19一端固定于弹簧容纳槽22的中心处,另一端延伸至阀体18另一侧的端口处。

在阀体18的开口端均匀设置有多块挡板14,挡板14将阀片16挡在阀体18开口端内侧,防止阀片16在弹簧17的弹力下从阀体18的端口处弹出,挡板14不会对液压油进出阀体18开口端造成阻挡,同时不会对妨碍液压油压迫阀片16。挡板14同样可以设计为圆环状。

在阀体18开口端设置有多条阀体过流槽15,阀体过流槽15沿阀芯19的轴向均匀开设在其外壁上,阀体过流槽15自阀体18的前端延伸至其中后部,阀体过流槽15以及端盖过流孔20连通形成流通阀8的常通通道。

流通阀8中设置有挡板14的一端与活塞筒3对接,流通阀8的安装位置位于过流槽9的下部,由于流通阀8内部形成有流通通道可以连接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因此通过该流通通道与底阀7的配合增加了油液在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之间的流通面积,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活塞极速压缩时,因底阀7处油液流通不及时而在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之间处形成的阻尼力。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在活塞压缩时,位于活塞本体4下部油腔中的油液除了通过底阀7,还通过设置在流通阀8内的流入第二油室5中,因此通过流通阀8增大了油液在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之间的流通面积,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活塞极速压缩时,因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之间处油液流通不及时而在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之间形成的阻尼力。而活塞复原时,油液通过流通阀8流入第一油室2,实现对第一油室2的补油。

然而当汽车因特殊情况路过高度极高的障碍物时,此时活塞本体4移动至过流槽9流通面积较大的地方之外时,活塞筒3下部压力突然增加,液压油进入流通阀8内之后压迫阀片16向端盖21一端移动,当阀片16移动至端盖21处时弹簧17整体位于弹簧容纳槽22中,阀片16与端盖21贴合并将端盖过流孔20关闭,活塞筒3下部油液不再经过流通阀8流通,全部经过底阀7的压缩阀片进入第二油室5,有效避免汽车“托底”,保证了汽车不会损坏。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将流通阀8中的弹簧17去除,同时将设置在端盖21处的弹簧容纳槽22省略。其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室5不套设在第一油室2的外侧,而是位于第一油室2的一侧,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之间通过外壳形成的通道连通。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流通阀8安装在底阀7中连通第一油室2以及第二油室5的通道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