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旋蜗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5884发布日期:2020-08-21 15:33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左右旋蜗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齿轮箱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左右旋蜗杆。



背景技术:

小型电机齿轮箱在通用机械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其自身的体积小且传动方便等优势,其也广泛应用在汽车的电动座椅调节领域,在目前的调节装置内的传动设计蜗杆传动的主要用的单蜗轮传动,由于传动过程中受力各部分的变形,导致轮齿接触状态发生变化,容易产生轮齿接触状态不良、存在啮合间隙、并且因为蜗轮与蜗杆的轴向力大,使电机产生了很大的噪音,影响车辆的开车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平衡由于蜗杆和蜗轮啮合而产生的轴向力左右旋蜗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左向右依次包括长轴部、螺旋部和短轴部,所述螺旋部自左向右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螺旋杆单元、过渡单元和第二螺旋杆单元;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与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的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的螺旋方向为左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的螺旋方向为右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的杆体在轴向的外形为以凹圆弧为母线所形成的旋转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长轴部、螺旋部和短轴部均由40cr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的设有多条螺旋线,第一螺旋杆单元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的螺旋线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单元为环状,所述过渡单元的环口与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的杆体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蜗杆上设有螺旋方相反的来两个螺旋单元,在工作状态中两个螺旋单元与所对应的啮合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是相反的,这样正好抵消,使得传动过程中各部件之间受力的有效平衡,避免了因轴向力大所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长轴部100,螺旋部200,第一螺旋杆单元210,过渡单元220,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短轴部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左右旋蜗杆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左右旋蜗杆,自左向右依次包括长轴部100、螺旋部200和短轴部300,所述螺旋部200自左向右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螺旋杆单元210、过渡单元220和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第一螺旋杆单元210与长轴部100的一端接合,第一螺旋杆单元210远离长轴部100的一端与过渡单元220接合,过渡单元220远离第一螺旋杆单元210的一侧与第二螺旋杆单元230靠近第一螺旋杆单元210的一端接合,第一螺旋杆单元210与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方向相反。

可以理解地,通过在蜗杆上设有螺旋方相反的来两个螺旋单元,在工作状态中两个两个螺旋单元与所对应的啮合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是相反的,这样正好抵消,使得传动过程中各部件之间受力的有效平衡,避免了因轴向力大所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螺旋杆单元210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或者第一螺旋杆单元(210)的螺旋方向为左旋,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方向为右旋。

进一步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杆体在轴向的外形为以凹圆弧为母线所形成的旋转曲面。

可以理解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设置成环面蜗杆,蜗杆体在轴向的外形是以凹圆弧为母线所形成的旋转曲面,这样蜗杆与蜗轮形成了环面蜗杆传动。在这种传动的啮合带内,蜗轮的节圆位于蜗杆的节弧面上,亦即蜗杆的节弧沿蜗轮的节圆包着蜗轮,在中间平面内,蜗杆和蜗轮都是直线齿廓。由于同时相啮合的齿对多,而且轮齿的接触线与蜗杆齿运动的方向近似于垂直,这就大大改善了轮齿受力情况和润滑油膜形成的条件,因而承载能力约为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2~4倍,效率一般高达0.85~0.9;但它需要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长轴部100、螺旋部200和短轴部300均由40cr制成。

可以理解地,40cr是我国gb的标准钢号,40cr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最广泛的钢之一,可以应用到蜗杆的制造中,该钢价格适中,加工容易,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正火可促进组织细化,接近平衡状态,可改进毛坯的切削性能,在温度550~570℃进行回火,该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该钢的淬透性高于45钢,适合于高频淬火,火焰淬火等表面硬化处理等。

进一步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设有多条螺旋线,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线数量相等。

可以理解地,蜗杆上只有一条螺旋线的称为单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涡轮转过一齿,若蜗杆上有两条螺旋线,就称为双头蜗杆,即蜗杆转一周,涡轮转过两齿,多条螺旋线按这种原理由此类推,这样可以增加传动效率,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线数量相等是考虑到轴向力的平横抵消问题所以做此限制。

进一步地,过渡单元220为环状,所述过渡单元220的环口与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杆体相适配。

可以理解地,可以理解地,将过渡单元220设置成环状,环状将比其他规则的形状更稳定,可以增加蜗杆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左右旋蜗杆,自左向右依次包括长轴部(100)、螺旋部(200)和短轴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200)自左向右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螺旋杆单元(210)、过渡单元(220)和第二螺旋杆单元(230);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与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左右旋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方向为左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左右旋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方向为右旋。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左右旋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杆体在轴向的外形为以凹圆弧为母线所形成的旋转曲面。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左右旋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部(100)、螺旋部(200)和短轴部(300)均由40cr制成。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左右旋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设有多条螺旋线,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螺旋线数量相等。

7.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左右旋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单元(220)为环状,所述过渡单元(220)的环口与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210)和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230)的杆体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右旋蜗杆,自左向右依次包括长轴部、螺旋部和短轴部,所述螺旋部自左向右一体成型包括第一螺旋杆单元、过渡单元和第二螺旋杆单元;所述第一螺旋杆单元与所述第二螺旋杆单元的螺旋方向相反,上述左右旋蜗杆在工作状态中两个螺旋单元与所对应的啮合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是相反的,这样正好抵消,使得传动过程中各部件之间受力的有效平衡,避免了因轴向力大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韦涛峰;肖伟兵;罗永鸿;闫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