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340发布日期:2020-05-22 20:5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座椅的多用途避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数量均呈爆炸式增长,各种车辆之上均设置有座椅,座椅的舒适度一直是设计者、生产者和使用者较为注重的地方,在一些大型的、结构复杂的车辆上,座椅所占空间大,可采用填充的方式增加舒适度。而小型座椅,如自行车、电动车座椅大多没有专门的减震装置,究其原因,主要是过于简单的避震装置减震效果不佳,如最为常见的在车座底部直接安装两根弹簧,由于空间狭小,弹簧长度短,避震效果极差,且容易弯折、损坏,有一定减震效果的避震装置由于成本过高,不适合安装在售价低廉的自行车、电动车上,如专利号为zl942357299公开的弹簧式自行车车座支撑轴,其利用一个三段的阶梯轴,上部连接车座,下部套装弹簧,中部套接于轴管内,底部通过销轴和垫片对弹簧进行限位,又如专利号为zl2015200196892公开的一种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车座减震器,同样通过一个三段的减震轴,上部连接车座,下部套接弹簧,中部插装及锁紧。上述两专利虽然使其所安装的车辆具备了一定的避震性能,但是结构均过于复杂,且需要对其所安装的车辆本身车架有较大改动,三段式的阶梯轴加工难度高,加工工序繁琐,用料多,自重大,非常不适宜安装在轻便的自行车或电动车上,其所对应的套筒内部还需要加工键槽、设置导槽、导向块等,使得套筒必须有一定的壁厚要求,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加工难度和用料成本,且易造成滑动困难,降低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改装即可适用的、主要应用于轻便车辆的多用途避震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避震器,包括上连接杆和下套管,下套管内设置有弹簧,上连接杆自上而下套接于下套管内,底部与弹簧接触,顶部安装座椅,所述上连接杆开有径向的限位螺孔,限位螺孔匹配有限位螺杆,限位螺杆长度大于下套管内径、小于下套管外径,限位螺杆断面开一字形通槽,下套管底部设置有底座,侧壁轴向开有两对称的长孔,所述长孔宽度大于限位螺杆外径。

优选地,所述下套管上端部设置有防滑落凸起。

优选地,所述下套管上端部为喇叭口。

优选地,所述防滑落凸起至少为2个,且均布于下套管上端部外圆上。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杆为管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连接杆、下套管、弹簧进行减震,与现有减震装置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上连接杆设置有径向的限位螺孔,通过限位螺杆和下套管的限位槽,同时将上连接杆的轴向及周向固定,相比于键槽,导向块等结构,使用材料简单,上连接杆,下套管均可采用普通钢管,经简单的冲,铣,焊即可制成,螺孔和螺柱的加工也十分简单,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限位螺杆长度介于下套管外径和内径之间,使上连接杆的安装不影响下套管的柱状外形,使安装的通用性大大提高,同时,相比于键槽等周向限位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螺杆和限位槽结构滑动阻力更小,在行驶中能够充分发挥弹簧的减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防滑落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圆形底座安装及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底座安装及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连接杆,11-限位螺孔,12-限位螺杆,13-通槽,2-下套管,21-底座,22-限位槽,23-喇叭口,24-防滑落凸起,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多用途避震器,包括上连接杆1,下套管2,弹簧3,上连接杆1自上而下套接于下套管2内,上连接杆1靠下部分开有径向的限位螺孔11,限位螺孔11位通孔,限位螺孔11匹配有限位螺杆12,限位螺杆12长度大于下套管内径、小于下套管外径,限位螺杆12一端面上开有通槽13,下套管2底部设置有底座21,底座21可以为一圆形或环形铁片,焊接于下套管2底部,如图8、9所示,下套管2侧壁沿轴向设置有2个对称的长孔22。

本实施例以自行车安装为例,先将弹簧置于下套管2内,然后将上连接杆1套装入下套管2内,限位螺孔11两侧与长孔22对准后,拧入限位螺杆12,通槽13更加方便限位螺杆拧入螺孔,限位螺杆12拧入到位后,两端面与下套管外侧面平齐,在轴向及周向均对上连接杆限位,弹簧设置于上连接杆与底座之间,下套管2外径与车架管内径相匹配,因此下套管可套装于车架管内,限位螺杆不影响下套管套装,将下套管紧固后,上连接杆接座椅,由于上连接杆周向固定,也可防止座椅旋转,在骑行过程中,通过弹簧减震。

实施例二:

如图3、4所示,一种多用途避震器,包括上连接杆1,下套管2,弹簧3,上连接杆1自上而下套接于下套管2内,上连接杆1靠下部分开有径向的限位螺孔11,限位螺孔11位通孔,限位螺孔11匹配有限位螺杆12,限位螺杆12长度大于下套管内径、小于下套管外径,限位螺杆12一端面上开有通槽13,下套管2顶部冲压成喇叭口23,底部设置有底座21,底座21可以为一圆形或环形铁片,焊接于下套管2底部,如图8、9所示,下套管2侧壁沿轴向设置有2个对称的长孔22。

本实施例以自行车安装为例,先将弹簧置于下套管2内,然后将上连接杆1套装入下套管2内,限位螺孔11两侧与长孔22对准后,拧入限位螺杆12,通槽13更加方便限位螺杆拧入螺孔,限位螺杆12拧入到位后,两端面与下套管外侧面平齐,在轴向及周向均对上连接杆限位,弹簧设置于上连接杆与底座之间,下套管2外径与车架管内径相匹配,因此下套管可套装于车架管内,限位螺杆不影响下套管套装,喇叭口23可防止下套管落入车架管内,将下套管紧固后,上连接杆接座椅,由于上连接杆周向固定,也可防止座椅旋转,在骑行过程中,通过弹簧减震。

实施例三:

如图5、6所示,一种多用途避震器,包括上连接杆1,下套管2,弹簧3,上连接杆1自上而下套接于下套管2内,上连接杆1靠下部分开有径向的限位螺孔11,限位螺孔11位通孔,限位螺孔11匹配有限位螺杆12,限位螺杆12长度大于下套管内径、小于下套管外径,限位螺杆12一端面上开有通槽13,下套管2顶部冲压2个对称的防滑落凸起24,如图7所示,底部设置有底座21,底座21可以为一圆形或环形铁片,焊接于下套管2底部,如图8、9所示,下套管2侧壁沿轴向设置有2个对称的长孔22。

本实施例以自行车安装为例,先将弹簧置于下套管2内,然后将上连接杆1套装入下套管2内,限位螺孔11两侧与长孔22对准后,拧入限位螺杆12,通槽13更加方便限位螺杆拧入螺孔,限位螺杆12拧入到位后,两端面与下套管外侧面平齐,在轴向及周向均对上连接杆限位,弹簧设置于上连接杆与底座之间,下套管2外径与车架管内径相匹配,因此下套管可套装于车架管内,限位螺杆不影响下套管套装,喇叭口23可防止下套管落入车架管内,将下套管紧固后,上连接杆接座椅,由于上连接杆周向固定,也可防止座椅旋转,在骑行过程中,通过弹簧减震。

本实施例中,防滑落凸起的数量可进一步增加,为增强稳定性,优选方案为各个凸起均布于下套管上端部外圆上。本实用新型除实施例中用于自行车外,还可用于各种助力车,电动车等小型交通工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