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7738发布日期:2020-07-17 16:0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将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一体化集成设计,属于汽车辅助制动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缓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辅助制动装置,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可可分为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利用旋转金属盘在磁场中旋转产生涡流从而产生反向磁场来缓速的装置,由于其只需通过调节励磁线圈电流的通断即可控制缓速器的开关及制动力矩,响应时间快,结构简单,低速时制动效果良好。由于电涡流缓速器发展历史较久,发展较为完善,在国外已得到普遍应用。液力缓速器通过液力装置作用制动,体积小制动力矩大,制动力矩与缓速器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与装置工作腔内的液量与压力以及车速也相关,高速时制动效果非常好,低速时趋近于零。

无论是电涡流缓速器还是液力缓速器,都属于非接触式制动装置,除可稳定降低车速外,还可以降低车轮制动器温度、提高摩擦片寿命,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平顺性。根据国家标准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最大总质量大于10000kg非城市客车中的m3类客车,应能在只使用缓速器的情况下以30km/h的平均速度在7%的坡道上满载下坡行驶6k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将电涡流缓速器以及液力缓速器集成设计,径向布置,电涡流缓速部分在外,液力缓速部分在内,缩小了复合缓速器的轴向尺寸,将电涡流响应时间快,低速段制动效果好等优点与液力缓速器体积小,高速段制动效果好等优势结合,实现了响应快、全速段制动的效果。

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包括电涡流缓速部分和液力缓速部分。

电涡流缓速部分由励磁线圈、电涡流转子齿、转子盘以及缓速器定子组成,电涡流缓速部分为内嵌式结构。励磁线圈由导线绕制而成,固定于缓速器定子侧壁处;电涡流转子齿的内外圈均为弧面,安装在线圈外侧电涡流缓速定子上,电涡流转子齿与电涡流缓速定子上下表面均有气隙;转子盘起到固定电涡流转子齿的作用,转子盘与传动轴相连带动转子齿与轴同步转动;电涡流缓速定子集电涡流部分与液力部分为一体,电涡流缓速定子的外圈用作电涡流定子,电涡流缓速定子与转子齿、气隙一起构成闭合磁路。

液力缓速部分由缓速器定子3的内圈、进油口4和液力转子齿10组成。缓速器定子的内圈循环圆内有弧形定子齿,外侧有供油腔。转子盘内圈循环圆上有弧形液力转子齿。液力缓速部分的工作液由封油盖上的进油口进入供油腔再通过液力定子循环圆侧壁的注油孔进入弧形定子齿与液力转子齿形成的循环圆内,在转子齿带动下完成循环工作,再由定子循环圆侧壁上的注油孔经由供油腔由出油口排出,带走制动热量,工作液稳定循环,有效抑制电涡流缓速部分的热衰退。

该复合缓速器电涡流部分与液力部分径向布置,电涡流部分在外圈液力部分在内圈,将定子及转子盘内圈作为液力部分的工作腔,降低了对轴向尺寸的要求,两部分工作时依靠冷却液相互联系,电涡流部分通过调节电涡流部分的通电电流大小,控制电涡流部分的制动力矩;通过调节液力部分工作液进口大小、流量,调节液力部分的制动力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的主视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液路循环以及磁路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定子子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转子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转子盘(液力转子齿)示意图。

图中:1电涡流缓速部分,2液力缓速部分,3缓速器定子,4进油口,5供油腔,6传动轴,7注油孔,8励磁线圈,9电涡流转子齿,10液力转子齿,11液力定子齿,12转子盘,13磁路,14循环液路,15液力循环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该缓速器主要包括电涡流缓速部分1和液力缓速部分2。

电涡流缓速部分1采用内嵌式结构,由缓速器定子3的外圈、励磁线圈8、电涡流转子齿9和转子盘12组成。缓速器定子3集成设计,缓速器定子3的外圈做电磁缓速部分用,左侧有出线口。励磁线圈8由导线绕制而成,由缓速器定子3的出线口分内外圈出线,励磁线圈8线圈由线圈焊板固定在缓速器定子3中。电涡流转子齿9的内外圈均为圆弧形,与缓速器定子3上下表面形成气隙,侧面与转子盘12连接,与传动轴6一起同步转动。转子盘12集成设计,为圆盘状结构,转子盘12的外圈与电涡流转子齿9连接。

液力缓速部分2由缓速器定子3的内圈、进油口4和液力转子齿10组成。缓速器定子3的内圈部分为液力定子齿,侧面有供油腔5,侧面有液力定子齿11,液力定子齿11循环圆侧壁有一圈注油孔7连接供油腔5和液力部分工作腔。圆盘状封油盖与缓速器定子3紧密连接,圆盘状封油盖侧面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液力转子齿10设置在转子盘12的内圈处,转子盘12与传动轴6通过键和螺栓连接。缓速器定子3的内圈、转子盘12的内圈之间形成液力部分工作腔。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并行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在缓速器定子、电涡流转子齿9以及转子齿和缓速器定子之间的气隙形成闭合磁路。工作液的液路为工作液从缓速器左上侧进油口4进入供油腔5,再经过注油孔7进入缓速器液力缓速部分循环圆15内,在液力部分工作腔内循环一周后,再通过注油孔7回到供油腔5经出油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涡流缓速部分(1)和液力缓速部分(2);

电涡流缓速部分(1)采用内嵌式结构,由缓速器定子(3)的外圈、励磁线圈(8)、电涡流转子齿(9)和转子盘(12)组成;缓速器定子(3)的外圈做电磁缓速部分用,左侧有出线口;励磁线圈(8)由导线绕制而成,由缓速器定子(3)的出线口分内外圈出线,励磁线圈(8)线圈由线圈焊板固定在缓速器定子(3)中;电涡流转子齿(9)的内外圈均为圆弧形,与缓速器定子(3)上下表面形成气隙,侧面与转子盘(12)连接,与传动轴(6)一起同步转动;转子盘(12)的外圈与电涡流转子齿(9)连接;

液力缓速部分(2)由缓速器定子(3)的内圈、进油口(4)和液力转子齿(10)组成;缓速器定子(3)的内圈部分为液力定子齿,侧面有供油腔(5),侧面有液力定子齿(11),液力定子齿(11)循环圆侧壁有一圈注油孔(7)连接供油腔(5)和液力部分工作腔;圆盘状封油盖与缓速器定子(3)紧密连接,圆盘状封油盖侧面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液力转子齿(10)设置在转子盘(12)的内圈处,转子盘(12)与传动轴(6)通过键和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其特征在于:转子盘(12)为圆盘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其特征在于:缓速器定子(3)的内圈、转子盘(12)的内圈之间形成液力部分工作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在缓速器定子(3)、电涡流转子齿(9)以及转子齿和缓速器定子之间的气隙形成闭合磁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工作液的液路为工作液从缓速器左上侧进油口(4)进入供油腔(5),再经过注油孔(7)进入缓速器液力缓速部分循环圆(15)内,在液力部分工作腔内循环一周后,再通过注油孔(7)回到供油腔(5)经出油口排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向排列构造的液电复合缓速器,采用电涡流部分设计在外圈,液力部分设计在内圈的布置形式;电涡流部分采用轴向尺寸小的内嵌式电涡流缓速器,液力部分采用容易加工的弧形叶片液力缓速器。将电涡流制动响应时间快、结构简单与液力缓速器高速路段制动效果好、重量轻、耗电小等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低速段电涡流制动为主、液力制动为辅;高速段电涡流制动为辅、液力制动为主的制动效果;瞬时电涡流制动为主、液力制动为辅。采用电涡流制动部分与液力制动部分分布在同一径向空间的结构,大大缩短了轴向尺寸,减轻了重量;有效抑制电涡流缓速部分的热衰退。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胜;孙耀龙;田金山;吕强;谢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1.09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