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开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5464发布日期:2020-06-16 23:4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开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开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valve)是控制流动的流体介质的流量、流向、压力、温度等的机械装置,阀门是管道系统中基本的部件;阀门的种类繁多,例如:快开阀门,快开阀门和传统的阀门结构不同,其具有开关时间短等优点,然而目前的快开阀门的密封方式单一,故存在密封效果差的缺陷,不仅如此,现有的阀门中,若当启闭件与阀体的配合产生间隙时,则无法继续保持密封功能,故还影响其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的频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开阀门,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开阀门,包括具有排水通道的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阀体外侧壁上且所述排水通道连通的开口、设于开口与排水通道交界处且与排水通道顶部内侧壁和排水通道底部内侧壁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水块、与所述第一隔水块一侧顶部边缘固定连接且纵向延伸并与所述排水通道顶部内侧壁密封连接的第二隔水块以及与所述第一隔水块另一侧底部边缘固定连接且纵向延伸并与所述排水通道底部内侧壁密封连接的第三隔水块,所述第一隔水块、第二隔水块和第三隔水块将排水通道分为进水腔和出水腔,且在所述第一隔水块的中心处设有用于连通进水腔和出水腔的连通口;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开口处内的螺母以及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且用于封闭或者开启连通口的一级开闭式模块以及设于进水腔或者出水腔内且通过一级开闭式模块控制的二级开闭式模块。

优选为:所述一级开闭式模块包括形状为“四棱柱”且中空设置的闭合体、与所述闭合体底部固定连接且与设有与所述螺母相适配的外螺纹并中空设置的圆柱体、设于所述闭合体远离圆柱体一端的圆形开口、设于所述闭合体各个侧壁且与所述闭合体内部连通的排水口以及自圆柱体远离闭合体一端穿入且部分延伸至所述圆形开口处并用于控制圆形开口开启或者闭合的控制单元。

优选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自圆柱体远离闭合体一端穿入并延伸至所述圆形开口处的转动轴、密封连接于所述圆形开口内的密封块、至少两个以密封块中心为基准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扇形开口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靠近密封块一端外侧壁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并与各扇形开口相适配的扇形块。

优选为:各扇形块远离圆柱体的一端边缘周向固定连接有一圈密封橡胶层。

优选为:所述二级开闭式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隔水块远离第三隔水块一侧底部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水块和排水通道内侧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片、与第一密封片靠近第二隔水块一侧滑动连接的第二密封片、与所述转动轴底端固定连接且自所述密封块中心穿过的连接轴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与第二密封片之间的伸缩部。

优选为:所述伸缩部包括与所述连接轴自由端外侧壁连接的外轴、凹陷设于外轴远离连接轴一端的伸缩腔、活动于所述伸缩腔内且部位露出伸缩腔外并与所述第二密封片活动连接的内轴。

优选为:所述闭合体远离圆柱体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远离闭合体的端面设有周向延伸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口自槽底向槽口逐渐扩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双重”密封装置,即:一级开闭式模块和二级开闭式模块实现对阀体的控制,不仅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当一级开闭式模块损坏时,也能够利用二级开闭式模块进行封闭阀体,从而来减少维修的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d-d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的e-e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中扇形块的底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中橡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开阀门,包括具有排水通道10的阀体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设于阀体1外侧壁上且所述排水通道10连通的开口11、设于开口11与排水通道10交界处且与排水通道10顶部内侧壁和排水通道10底部内侧壁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水块12、与所述第一隔水块12一侧顶部边缘固定连接且纵向延伸并与所述排水通道10顶部内侧壁密封连接的第二隔水块13以及与所述第一隔水块12另一侧底部边缘固定连接且纵向延伸并与所述排水通道10底部内侧壁密封连接的第三隔水块14,所述第一隔水块12、第二隔水块13和第三隔水块14将排水通道10分为进水腔101和出水腔102,且在所述第一隔水块12的中心处设有用于连通进水腔101和出水腔102的连通口12a;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开口11处内的螺母2以及与所述螺母2螺纹连接且用于封闭或者开启连通口102a的一级开闭式模块3以及设于进水腔101内且通过一级开闭式模块3控制的二级开闭式模块4。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开闭式模块3包括形状为“四棱柱”且中空设置的闭合体30、与所述闭合体30底部固定连接且与设有与所述螺母2相适配的外螺纹并中空设置的圆柱体31、设于所述闭合体30远离圆柱体31一端的圆形开口32、设于所述闭合体30各个侧壁且与所述闭合体30内部连通的排水口33以及自圆柱体31远离闭合体30一端穿入且部分延伸至所述圆形开口32处并用于控制圆形开口32开启或者闭合的控制单元34。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34包括自圆柱体31远离闭合体30一端穿入并延伸至所述圆形开口32处的转动轴340、密封连接于所述圆形开口32内的密封块341、两个以密封块341中心为基准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扇形开口342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340靠近密封块341一端外侧壁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并与各扇形开口342相适配的扇形块343。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开闭式模块4包括与所述第一隔水块12远离第三隔水块14一侧底部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水块12和排水通道10内侧壁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片41、与第一密封片41靠近第三隔水块14一侧滑动连接的第二密封片42、与所述转动轴340底端固定连接且自所述密封块341中心穿过的连接轴43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43与第二密封片42之间的伸缩部44。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伸缩部44包括与所述连接轴43自由端外侧壁连接的外轴440、凹陷设于外轴440远离连接轴43一端的伸缩腔441、活动于所述伸缩腔441内且部位露出伸缩腔441外并与所述第二密封片42活动连接的内轴442。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腔441腔底安装有与所述内轴442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443。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水腔101的腔壁上设有供第二密封片42插入的插槽101a,且在第二密封片42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2a。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圆柱体31与螺母2的配合面上设有密封圈42a,所述转动轴340与圆柱体31的适配处安装有密封圈42a。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340的顶部安装有把手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双重”密封装置,即:一级开闭式模块和二级开闭式模块实现对阀体的控制,不仅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当一级开闭式模块损坏时,也能够利用二级开闭式模块进行封闭阀体,从而来减少维修的频率;

更详细的说:

参考图1~图7,本实施例的使用可以将阀体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管路进行连接,在通水时,可以通过拧动把手,带动扇形块从扇形开口中脱离,进而“打通”扇形开口,从而使得进水腔内的介质依次通过圆形开口、扇形开口以及排水口进入出水腔内;在隔水时,同样通过拧动把手带动扇形块转动至扇形开口处,从而封闭扇形开口,从而可以避免进水腔内的水进入出水腔内;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密封效果,其还在第一隔水块的下方设置了二级开闭式模块,具体参考图5~图7,当拧动把手而带动转动轴旋转时,转动轴会会带动连接轴转动,当连接轴转动时,可以带动与连接轴外侧壁固定的伸缩部以连接轴为圆心而“公转”,由于伸缩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密封片活动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伸缩部带动第二密封片和第一密封片重叠(即:闭合进水腔)或与第一密封片错位(即:开启进水腔),进而来实现通水或者隔水的目的,而通过二级开闭式模块和一级开闭式模块可以达到“双重”密封的效果,进而来提高本实施例的密封效果;其次,当扇形块损坏时,在旋转连接轴时,同样也能够通过第二密封片和第一密封片来实现隔水或者通水的目的,因此,在其中一个开闭式模块损坏(例如:一级开闭式模块)时,不用进行维修也能够达到隔水或者通水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

其一,将闭合体设置为四棱柱的目的是:相比较圆柱形的闭合体,四棱柱的闭合体在旋转时可以将残留在闭合体与第二隔水块之间的积水而排出,而圆柱形的闭合体做不到这一点;不仅如此,四棱柱的闭合体各端面设置的排水口可以与排水通道、第二隔水块间隔设置,在排水时可以更加的顺畅;

其二,伸缩部可以达到稳定控制第二密封片活动,不仅如此,在伸缩腔内设置的压缩弹簧,可以使得内轴提供给第二密封片与水流的流动方向相反的力,从而保持第二密封片和第一密封片之间的密封效果;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密封效果,还在进水腔内设置了插槽,在第二密封片移动时可以使得第二密封片的边缘插入插槽内,并在第二密封片的边缘设置了密封圈,用于提高第二密封片与进水腔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本实施例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2,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8~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各扇形块343远离圆柱体31的一端边缘周向固定连接有一圈密封橡胶层6。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闭合体30远离圆柱体3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层橡胶层7,所述橡胶层7远离闭合体的端面设有周向延伸的密封槽70,所述密封槽70的槽口l1自槽底向槽口逐渐扩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层7的中心处设有进水口7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密封效果,其在各扇形块上设置了密封橡胶层,当扇形块转动至扇形开口处时,扇形块上设置的密封橡胶层可以进入扇形开口内,用于弥补扇形块与扇形开口之间的间隙,从而来提高密封效果;不仅如此,还在闭合体的底部设置了橡胶层,当闭合体安装好后,可以使得橡胶层与第一隔水块接触,从而来提高闭合体与第一隔水块之间的密封性,而当橡胶层受到挤压时,由于橡胶层上设置的密封槽以及密封槽槽口的变化,可以扩大橡胶层与第一隔水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进而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