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用轴封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5449发布日期:2020-06-16 23:4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杆用轴封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用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均质阀加压顶杆用轴封套。



背景技术: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轴封套1大多是由塑料材质制成的密封件,且起到导向和密封作用。轴封套1的截面为倒t形结构,轴封套1的大直径端顶紧在阀体2上,加压手轮座4通过螺栓和阀体2连接在一起,将轴封套1大端面紧紧的压在阀体2的端面上;又由于轴封套1轴封在加压手轮座4安装孔内,加压顶杆3贯穿轴封套1,当轴封套1大直径端受到加压手轮座4的挤压变形,轴封套1内孔收紧,加压顶杆3被轴封套1内孔紧紧地抱住,从而实现了阀体2和加压顶杆3间的密封。轴封套1小头同轴安装在加压手轮座4内,加压手轮座4同轴安装在阀体流道孔中,从而保证加压顶杆的到有效的支撑和导向。

由于阀体2和加压手轮座4之间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在阀体2和加压手轮座4之间的轴封套1会受到极大的轴向压力,致使其径向变形很大,致使对加压顶杆3抱的很紧,从而导致高压顶杆3轴向运动困难。又由于静摩擦力远远大于动摩擦力,在旋动手轮5压缩弹簧6给加压顶杆3加力的过程中,一开始加压顶杆3因为轴封套1的静摩擦力太大而静止不动,当达到很高的推力时,突然向加压顶杆3前方的均质阀21提供了一个较大的推力,造成机器工作压力突然升高,这种现象多称为窜压。均质阀21受到的推力越大,工作压力就越大,发生窜压既容易损坏机器,也不安全。

工程塑料制成的轴封套1在阀体2和加压手轮座4的挤压下发生弹性变形,抱紧加压顶杆3,实现对加压顶杆3的密封。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密封的可靠性和加压的易操控性较差。轴封套1在使用中会磨损,也会老化弹力下降,致使密封能力下降,发生漏料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用轴封套,能提高轴封套密封的长期使用可靠性,同时解决加压过程中的窜压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杆用轴封套,包括轴封套、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轴封套的大直径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密封圈装在第一凹槽内,轴封套的大直径端与阀体内孔接触面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轴封套轴孔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密封圈装在第二凹槽内;轴封套的小直径端同轴安装在加压手轮座的内孔中,加压顶杆安装在轴封套的轴孔内,通过第二密封圈将轴封套与加压顶杆的接触间隙密封;加压手轮座由加工在阀体上的安装孔定位,将加压手轮座、轴封套和加压顶杆同轴安装在阀体流道孔内,通过螺栓连接加压手轮座和阀体时,加压手轮座端面压紧轴封套大直径端内环面,轴封套大直径端顶在阀体内孔端面上,第一密封圈将轴封套和阀体之间的间隙密封

所述的轴封套的小直径端小间隙同轴安装在加压手轮座的内孔中,轴封套的内孔支撑并导向加压顶杆。

所述的轴封套为铜基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密封圈提高轴封套密封的长期可靠性,同时解决加压过程中的窜压问题,有效保护机器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高压轴封套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高压加压手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杆用轴封套的剖视图;

图4是安装本实用新型高压轴封套的加压手轮的剖视图。

图中,1轴封套,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阀体,21均质阀,3加压顶杆,4加压手轮座,5手轮,6弹簧,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3和附图4,一种杆用轴封套,包括轴封套1、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轴封套1的大直径端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密封圈7装在第一凹槽11内,轴封套1的大直径端与阀体2内孔接触面通过第一密封圈7密封;轴封套1轴孔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密封圈8装在第二凹槽12内;轴封套1的小直径端同轴安装在加压手轮座4的内孔中,加压顶杆3安装在轴封套1的轴孔内,通过第二密封圈8将轴封套1与加压顶杆3的接触间隙密封;加压手轮座4由加工在阀体2上的安装孔定位,将加压手轮座4、轴封套1和加压顶杆3同轴安装在阀体流道孔内,通过螺栓连接加压手轮座4和阀体2时,加压手轮座4端面压紧轴封套1大直径端内环面,轴封套1大直径端顶在阀体2内孔端面上,第一密封圈7将轴封套1和阀体之间的间隙密封。

所述的轴封套1的小直径端小间隙同轴安装在加压手轮座4的内孔中,轴封套1的内孔对加压顶杆3起支撑和导向作用。

由于导向作用的需要,且加压顶杆3的载荷较大,所述的轴封套1为铜基材料制成,铜基材料自润性能良好,摩擦小。

优选的,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可采用现有技术的“o”形密封圈标准件,容易获得且成本较低,“o”形密封圈与加压顶杆3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密封物料压力的大小,所以在刚开始加压时,物料压力位零,“o”形密封圈对加压顶杆3的运动阻力也几乎为0,从而解决了加压过程中的窜压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杆用轴封套,其特征是:包括轴封套(1)、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轴封套(1)的大直径端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密封圈(7)装在第一凹槽(11)内,轴封套(1)的大直径端与阀体(2)内孔接触面通过第一密封圈(7)密封;轴封套(1)轴孔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密封圈(8)装在第二凹槽(12)内;轴封套(1)的小直径端同轴安装在加压手轮座(4)的内孔中,加压顶杆(3)安装在轴封套(1)的轴孔内,通过第二密封圈(8)将轴封套(1)与加压顶杆(3)的接触间隙密封;加压手轮座(4)由加工在阀体(2)上的安装孔定位,将加压手轮座(4)、轴封套(1)和加压顶杆(3)同轴安装在阀体流道孔内,通过螺栓连接加压手轮座(4)和阀体(2)时,加压手轮座(4)端面压紧轴封套(1)大直径端内环面,轴封套(1)大直径端顶在阀体(2)内孔端面上,第一密封圈(7)将轴封套(1)和阀体之间的间隙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用轴封套,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封套(1)的小直径端同轴安装在加压手轮座(4)的内孔中,轴封套(1)的内孔支撑并导向加压顶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用轴封套,其特征是:所述的轴封套(1)为铜基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杆用轴封套,包括轴封套(1)、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8);轴封套大直径端通过第一凹槽(11)装第一密封圈,并通过第一密封圈与阀体(2)内孔接触面密封;轴封套轴孔通过第二凹槽(12)装第二密封圈;轴封套的小直径端装在加压手轮座(4)内孔中,加压顶杆(3)装在轴封套轴孔内,通过第二密封圈将两者接触间隙密封;加压手轮座由阀体的安装孔定位,加压手轮座、轴封套和加压顶杆装在阀体流道孔内,连接加压手轮座和阀体时,加压手轮座端面压紧轴封套大直径端,轴封套大直径端顶在阀体内孔端面上,第一密封圈将轴封套和阀体密封。本实用新型能提高轴封套密封的长期使用可靠性,同时解决加压过程中的窜压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唐华飞;王学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申鹿均质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