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重块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2005发布日期:2020-08-05 01:1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配重块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配重块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利用卡簧、束紧带等外物将配重块固定在空调配管上,使得配重块与空调配管的装配不方便,导致装配效率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配重块,旨在使配重块与空调配管的装配更方便,从而提高装配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重块,包括:配重主体,所述配重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空调配管的容纳孔及供空调配管进入所述容纳孔的开口;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开口的一侧;以及,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相互磁吸。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为永磁铁,所述第二磁吸件为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吸的永磁铁或金属。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安装槽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为t形槽或燕尾槽,所述t形槽或者所述燕尾槽的槽底宽度大于其槽口宽度;或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通过粘胶或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槽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与所述配重主体一体成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主体完全包覆在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外。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各自覆盖所述开口的对应侧;或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和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在所述开口的截面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孔偏离于所述配重主体的中轴线设置,以使所述配重主体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形成薄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主体具有第一抱合部和第二抱合部,所述第一抱合部和所述第二抱合部在一侧铰接,并在另一侧形成所述开口。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配管以及如上述所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包括:配重主体,所述配重主体上设有用于容纳空调配管的容纳孔及供空调配管进入所述容纳孔的开口;第一磁吸件,设于所述开口的一侧;以及,第二磁吸件,设于所述开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相互磁吸并带动所述配重主体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开口缩小;所述空调配管穿设于所述配重块的容纳孔中。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开口的两侧分设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利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相互磁吸并带动配重主体发生形变,使开口缩小,使得空调配管通过开口进入容纳孔中后,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相互吸合,将配重主体固定在空调配管上,完成配重块与空调配管的装配,这个过程无需借助外力将配重块进行固定,使得配重块与空调配管的装配更方便,从而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重块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重块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重块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重块与空调配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与空调配管的装配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配重主体200第一磁吸件110容纳孔300第二磁吸件120开口400空调配管121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重块。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配重块包括配重主体100、第一磁吸件200及第二磁吸件300。其中,配重主体100上设有用于容纳空调配管400的容纳孔110及供空调配管400进入容纳孔110的开口120,第一磁吸件200设于开口120的一侧,第二磁吸件300设于开口120的另一侧,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装配过程中,可先利用人力或机器将开口120掰开使开口120变大,开口120变大的过程中,容纳孔110的形状也发生变化,然后将空调配管400通过变大的开口120塞入容纳孔110中,此时容纳孔110的内壁与空调配管400的外壁之间相互脱离或者部分脱离,再松开对开口120的两侧壁施加的作用力,最后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相互磁吸并带动配重主体100发生形变并使开口120缩小,开口120缩小的过程中,容纳孔110的形状逐渐恢复,直到容纳孔110的内壁与空调配管400的外壁抵紧,使得配重主体100无法从空调配管400上掉落或者滑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开口120的两侧分设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利用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相互磁吸并带动配重主体100发生形变,使开口120缩小,使得空调配管400通过开口120进入容纳孔110中后,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相互吸合,将配重主体100固定在空调配管400上,完成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的装配,这个过程无需增加外物,也无需借助外力即可将配重块进行固定,使得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的装配更方便,更稳定,工作人员操作更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相互磁吸使得开口120的两侧壁贴合后,开口120的两侧壁相互接触使得外力难以作用于开口120的两侧壁上,使得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装配好后,开口120不容易意外变大,从而使配重块更稳定地固定在空调配管400上,不容易滑移或者掉落。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均为永磁铁,当掰开开口120的作用力消失时,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在磁力作用下相互靠近直到开口120的两侧壁相互贴合,并使容纳孔110的内壁与空调配管400的外壁抵紧,利用永磁铁使开口120的两侧壁相互贴合,方便快速,无需增加外物,也无需施加外力,即可实现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的固定,使得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的装配更方便,更稳定,工作人员操作更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永磁铁具有宽磁滞回线,高矫顽力,高剩磁,一经磁化即能保持恒定磁性,从而使得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装配好后,在没有工作人员主动将开口120掰开的情况下,开口120的两侧壁不容易相互脱离,使得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的装配更稳定。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为永磁铁,第二磁吸件300为与永磁铁磁吸的金属,如铁、钴、镍及其合金,既能实现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的自锁,又能节省永磁铁材料。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120的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安装槽121,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分别嵌设在开口120两侧的安装槽121中,当掰开开口120的作用力消失时,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在磁力作用下相互靠近直到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相互贴合,使得配重主体100固定在空调配管400上,装配过程简单方便。并且,由于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直接磁性贴合在一起,使得开口120更难在外力作用下打开,进一步使得配重块与空调配管400之间装配更稳定。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21设置在开口120的侧壁的中部,使得开口120的两侧壁相互贴合过程中,配重主体100的受力更均匀,使得开口120的两侧壁更整齐地贴合在一起,不容易发生歪斜,从而使两个永磁铁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要分开这两个永磁铁所需的力更大,即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自锁后难以脱离,进一步使得配重主体100更稳定地固定在空调配管4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可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槽121中,加工方便。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21为t形槽(图中未示出),t形槽的槽底宽度大于其槽口宽度,使得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不容易脱离安装槽121,从而更好地起到自锁作用。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21设置为燕尾槽,燕尾槽的槽底宽度大于其槽口宽度,同样也可以达到上述作用。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21沿容纳孔110的轴线方向贯通配重主体100的一端,使得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可以沿容纳孔110的轴线方向插入安装槽121中,并且插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是否与安装槽121的另一端抵接判断是否插入到位,便于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与配重主体100的加工。并且,安装槽121沿容纳孔110的轴线方向贯通配重主体100的一端增加了安装槽121在容纳孔110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增大永磁铁在开口120截面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即要分开这两个永磁铁所需的力更大,使得锁定效果更好,从而使配重主体100和空调配管400的装配更稳定。参照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21沿容纳孔110的轴线方向贯通配重主体100的两端,进一步使安装槽121在容纳孔110的轴线方向上的尺寸增加,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自由选择任一端将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插入安装槽121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通过粘胶固定在安装槽121中,使得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更稳定地安装在安装槽121中,不易掉落,且加工过程简单方便。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槽121中,进一步使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更稳定地安装在安装槽121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均与配重主体一体成型,例如,由于配重主体100通常由橡胶注塑成型,通过在注塑过程中将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置于模具内相应的部位,橡胶注塑成型后即可形成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嵌设在配重主体100内的结构,加工方便。在一实施例中,配重主体100完全包覆在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外部,使得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不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减少环境对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的污染和损坏,从而使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能够更长时间地对配重主体100的空调配管400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在磁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并使开口120的两侧壁相互贴合的过程中,配重主体100对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开口120的两侧壁更平缓地贴合在一起,减小装配过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自锁过程中对空调配管400产生的振动。在一实施例中,容纳孔110偏离于配重主体100的中轴线设置,以使配重主体100上与开口120相对的一侧形成薄壁,使得配重主体100与空调配管400装配的过程中,更容易将开口120掰开,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在一实施例中,配重主体100具有第一抱合部和第二抱合部,第一抱合部和第二抱合部在一侧铰接(图中未示出),并在另一侧形成上述开口120,通过采用铰接的结构使得配重主体100与空调配管400装配的过程中,更容易将开口120掰开,并且掰开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配重主体100破裂的情况,从而延长配重主体100的使用寿命。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各设置一个,并且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相对设置,从而使开口120的两侧壁更准确地贴合在一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分别全覆盖开口120的两侧,增大了磁吸面积,从而使配重主体100更稳定地固定在空调配管4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通过粘胶与配重主体100粘合。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分别部分覆盖开口120的两侧,一方面可以节省磁性材料,另一方面,减小了磁性材料的整体尺寸,使得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的重量较轻,从而使得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对配重块的整体重量的影响较小,降低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对配重块的平衡作用的影响。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各设置多个,多个第一磁吸件200在配重主体100的开口120截面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磁吸件300也在配重主体100的开口120截面方向间隔设置,间隔设置多个第一磁吸件200和多个第二磁吸件300使得开口120的侧壁各处收到的磁力分布更均匀,从而使开口120的两侧壁更准确地贴合,并且开口120的两侧壁贴合在一起后不容易脱离,进而使配重主体100与空调配管400的装配更稳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00和第二磁吸件300各设置多个,多个第一磁吸件200在配重主体100的开口120截面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使开口120的侧壁各处收到的磁力分布更均匀,从而使配重主体100与空调配管400的装配更稳定。在上述实施例中,配重主体100呈圆柱状,容纳槽的轴线与配重主体100的轴线平行,从而使配重块的重力更均匀地分散在空调配管400的周向,从而更好地起到配重块平衡空调配管400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主体100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方形、三角形、其他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例如,当配重主体100为边缘破损的橡胶块时,其形状为不规则形状,但其同样能够起到平衡空调配管400的作用,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节省材料,减少浪费。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参照图4和图5,该空调器包括空调配管400和配重块,该配重块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空调配管400设于空调器的外壳内,空调配管400穿设在配重块的容纳孔110中,将配重块固定在空调配管400上作为平衡块。另外,空调器的其他结构及原理参考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结构及原理,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