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器手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4876发布日期:2020-08-05 01:3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挡器手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换挡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换挡器手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驾驶汽车的方式进行出行,在汽车驾驶时,换挡是驾驶汽车使用最多的操作动作之一,驾驶员通过改变操作杆的位置实现换挡,为了方便驾驶员掌握操作杆,在操作杆上设置有手球,手球的设计直接会影响到驾驶员对汽车的操控,型面美观且实用性强的手球可以提高驾驶时的舒适性。

而现有的手球,通常具有挡位解锁键,而一般的挡位解锁键都是设置在手球的一侧,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92131280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侧压解锁的换挡手球,包括手球骨架、按键支架、压簧,所述手球骨架内开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按键通道以及呈竖直设置且与按键通道连通的换挡杆通道,所述按键通道内设有按键支架,所述按键通道内设有使所述按键支架复位的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手球骨架上,所述压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按键支架上,所述手球骨架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按键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下端伸入所述按键通道内并位于所述按键支架的空腔内;当所述按键支架在所述压簧的作用下复位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按键支架的空腔内壁接触。

但是上述的手球,其按键位置是设置在手球的一侧,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驾驶员的习惯是不同的,有的驾驶员习惯于按压另一侧方向进行解锁,导致手球上的解锁键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换挡器手球。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换挡器手球,包括:

手球骨架,其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

线路板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手球骨架上,并且所述线路板组件上设置有微动开关,并且所述微动开关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

第一解锁按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且所述第一解锁按钮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第二解锁按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且所述第二解锁按钮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较佳的,所述手球骨架的两侧设置有呈圆盘状的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解锁按钮与所述第二解锁按钮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按键座以及按键,所述按键座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且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按键座上。

较佳的,所述线路板组件为柔性板体结构,并且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所述手球骨架上形成有第一背面以及第二背面,所述第一背面与所述第二背面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柔性连接带,并且所述第一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背面上,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背面上。

较佳的,所述手球骨架上设置有背光支架以及线路板盖板,所述背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背面上从而盖住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线路板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背面上从而盖住所述第二板体。

较佳的,所述手球骨架上设置上盖以及标牌板,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第一背面上,所述标牌板与所述上盖连接并且盖住所述背光支架。

较佳的,所述标牌板上设置有若干挡位部以及与各个所述挡位部对应的若干指示部。

较佳的,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挡位led以及指示led,所述挡位led位于所述挡位部的下方从而使所述挡位部发光,所述指示led位于所述指示部下方从而使所述指示部发光。

较佳的,所述背光支架上具有第一引导框以及第二引导框,所述第一引导框与所述第二引导框呈分隔设置,所述挡位led位于所述第一引导框内并且所述第一引导框朝向所述挡位部,所述指示led位于所述第二引导框内并且所述第二引导框朝向所述指示部。

较佳的,所述第二引导框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各个所述指示部一一对应,并且各个所述第二引导框呈分隔设置。

较佳的,所述背光支架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p挡按键,并且所述p挡按键设置在线路板组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使解锁按钮位于左侧或者右侧,便于驾驶员更好的操控汽车。

2、通过柔性连接带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能够平稳贴合在第一背面与第二背面上。

3、为了减小手球的体积,特地使手球骨架形成弯折状结构,而线路板组件为柔性板体结构,也就说,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可弯折并形成夹角,所以大大减小了线路板组件所占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手球的体积,并且,沿第一背面与第二背面来设置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还不会影响线路板组件的实际使用效果。

4、背光支架上设置第一引导框以及第二引导框,两者分隔开,所以挡位led的光不会散射到指示部上,保证了一般情况下无法直接从标牌板识别出指示部,只有当指示led通过第二引导框才能够使指示部亮起来。

5、指示部一般为三个,分别位于三个挡位部旁边,三个指示部必须要形成独立发光结构,并当某个指示部发光时,要避免光亮干扰到其他的指示部,具体结构中,每个指示部对应一个第二引导框,第二引导框的下开口罩在指示led上,上开口朝向指示部,所以当单独的指示led发光时,第二引导框会直接将光线引导至对应的指示部上,避免光线扩散到其他的指示部上,从而使驾驶员不会搞混实际挡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换挡器手球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手球骨架与线路板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解锁按钮与第二解锁按钮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换挡器手球的示意图。

图中,100、手球骨架;110、第一安装孔;120、第二安装孔;130、安装座;140、线路板盖板;150、上盖;160、标牌板;161、挡位部;162、指示部;170、第一背面;180、第二背面;200、第一解锁按钮;300、第二解锁按钮;310、按键座;320、按键;400、线路板组件;410、第一板体;420、第二板体;430、微动开关;500、背光支架;510、第一引导框;520、第二引导框;530、铰接座;540、p挡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换挡器手球,包括:手球骨架100、线路板组件400、第一解锁按钮200以及第二解锁按钮300,其中,第一解锁按钮200与第二解锁按钮300的功能相同,均是用于解除挡位锁定,根据安装的线路板组件400不同,能够选择第一解锁按钮200或者第二解锁按钮300作为解除挡位锁定的“unlock键”。

手球骨架100就是手柄状结构,这样便于使用者握持,其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0以及第二安装孔120。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在现有的换挡器手球上,具有多个功能键,而unlock键一般是设置在手球的单侧的,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是不同的,有的驾驶员可能喜欢unlock键设置在左侧,有的则喜欢unlock键设置在右侧,所以现有的手球是无法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驾驶习惯的,而需要提供unlock键在左侧以及在右侧的手球则需要两副模具,所以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满足使用者不同驾驶习惯,且不会增加额外成本的手球。

线路板组件400,其设置在所述手球骨架100上,并且所述线路板组件400上设置有微动开关430,并且所述微动开关43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0之间,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当微动开关430被触发时,线路板组件400通过相应的电路解除挡位锁定。

第一解锁按钮20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内,并且所述第一解锁按钮200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430;第二解锁按钮300,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20内,并且所述第二解锁按钮300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430。

优选的,第一解锁按钮200与第二解锁按钮300的功能类似,这样能够使手球的左右两侧均具有按钮功能,但是在实际的结构中,为了防止意外触发解锁按钮,所以第一解锁按钮200与第二解锁按钮300只能有一个来触发微动开关430。

例如,微动开关430朝向第一安装孔110一侧,所以第一解锁按钮200能够触发微动开关430,此时按下第二解锁按钮300的话则不会起到挡位解锁的效果,而微动开关430朝向第二安装孔120一侧时,则是第二解锁按钮300起到unlock键的作用,这样既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提供不同位置的按钮,又不会增加生产成本,只需要调整下线路板组件400上微动开关430的安装位置即可,从而根据实际需要使解锁按钮位于左侧或者右侧,便于驾驶员更好的操控汽车。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手球骨架100的两侧设置有呈圆盘状的安装座130,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130上,所述第一解锁按钮200与所述第二解锁按钮300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按键座310以及按键320,所述按键座310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安装座130上,并且所述按键320设置在所述按键座310上。

优选的,手球骨架100的两侧具有安装座130,第一解锁按钮200与第二解锁按钮300通过安装座130连接在手球骨架100上,其中,按键座310能够在安装座130上按动,而按键320则是与按键座310连接,从而带动按键座310触发微动开关430。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线路板组件400为柔性板体结构,并且所述线路板组件400包括第一板体410以及第二板体420,所述手球骨架100上形成有第一背面170以及第二背面180,所述第一背面170与所述第二背面180形成弯折结构,所述第一板体410与所述第二板体420之间设置有柔性连接带,并且所述第一板体410设置在所述第一背面170上,所述第二板体420设置在所述第二背面180上。

优选的,手球骨架100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不是一整块平面,而是类似于弯折结构,所以一般的线路板无法满足该手球骨架100的要求,为了使体积较小的手球骨架100内能够安装尺寸较大的线路板,特地提供了一种柔性板体结构的线路板组件400,其通过柔性连接带将第一板体410与第二板体42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第一板体410与第二板体420能够平稳贴合在第一背面170与第二背面180上。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在手球骨架100上设置第一背面170与第二背面180,并且使两者形成钝角状结构,是为了提高手球操控时的舒适性以及使线路板能够通过折叠来减小安装空间,并且还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的线路板组件400的尺寸比较大,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手球为了能够容纳并安装较大的线路板,会选用体积较大的手球,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手球的体积,特地使手球骨架100形成弯折状结构,而线路板组件400为柔性板体结构,也就说,第一板体410与第二板体420可弯折并形成夹角,所以大大减小了线路板组件所占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手球的体积,并且,沿第一背面170与第二背面180来设置第一板体410与第二板体420还不会影响线路板组件的实际使用效果。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手球骨架100上设置有背光支架500以及线路板盖板140,所述背光支架500设置在所述第一背面170上从而盖住所述第一板体410,所述线路板盖板140设置在所述第二背面180上从而盖住所述第二板体420。

优选的,线路板组件400是被背光支架500以及线路板盖板140盖住的,具体来说,背光支架500除了保护第一板体410外,还用于将光线引导至手球表面,使得相应的标记发光,而线路板盖板140用于保护第二板体420。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手球骨架100上设置上盖150以及标牌板160,所述上盖150设置在所述第一背面170上,所述标牌板160与所述上盖150连接并且盖住所述背光支架500。

优选的,上盖150类似于框形结构,其盖在第一背面170上,而标牌板160则安装在上盖150内,其中,标牌板160起到标示作用,并且标牌板160盖在背光支架500上,使得标牌板160能够发光。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标牌板160上设置有若干挡位部161以及与各个所述挡位部161对应的若干指示部162。

优选的,挡位部161实际上就是透光部,在实际结构中就是r、n、d/m符号,其为透明材料制成的,也就是说,车辆启动后,背光支架500将光线引导至挡位部161,使得r、n、d/m符号发光,而指示部162实际上就是三个符号,分别位于三个挡位符号附近,用来示意目前换挡器处于什么挡位。

具体来说,挡位部161的上的所有符号都是发光的,为了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感,还需要通过指示部162来示意目前的挡位,在实际结构中就是在r、n、d/m符号的一旁设置横杠或者点状的透光结构作为指示部162。

此外,在实际的结构中,可以将标牌板160与指示部162均设置成灰色,这样在平时是分辨不出指示部162的,只有在指示部162发光时才能够看到指示部162,从而满足厂家的需求。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板体410上设置有挡位led(图中未画出)以及指示led(图中未画出),所述挡位led位于所述挡位部161的下方从而使所述挡位部161发光,所述指示led位于所述指示部162下方从而使所述指示部162发光。

优选的,第一板体410上设置有很多led灯,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挡位led以及指示led,挡位led可以朝挡位部161发出灯光,使得挡位部161发光,而指示led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其位于对应的指示部162下方,当换挡器切换到某个挡位时,对应的指示led发光。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背光支架500上具有第一引导框510以及第二引导框520,所述第一引导框510与所述第二引导框520呈分隔设置,所述挡位led位于所述第一引导框510内并且所述第一引导框510朝向所述挡位部161,所述指示led位于所述第二引导框520内并且所述第二引导框520朝向所述指示部162。

背光支架500上设置第一引导框510以及第二引导框520,两者分隔开,所以挡位led的光不会散射到指示部162上,保证了一般情况下无法直接从标牌板160识别出指示部162,只有当指示led通过第二引导框520才能够使指示部162亮起来。

此处还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实际效果,还可以在第一引导框510内以及第二引导框520内填充pc材料,保证光线集中在对应的指示部162或者挡位部161上,避免相邻的指示部162发出微光。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隔绝挡位部161与指示部162的光线,避免临近的位置发光,所以在夜间行车时驾驶员不容易搞混。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引导框520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各个所述指示部162一一对应,并且各个所述第二引导框520呈分隔设置。

此处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现有的结构中,也具有指示挡位的发光部,但是一般这种发光部容易互相透光,也就是说,明明是需要在n挡位置发光的,但是临近的两个标示发光部也会存在比较弱的光,在夜间行车时驾驶员很容易搞混,所以必须要使实际需要的指示部162单独发光,并且避免其他指示部162产生光效。

优选的,指示部162一般为三个,分别位于三个挡位部161旁边,三个指示部162必须要形成独立发光结构,并当某个指示部162发光时,要避免光亮干扰到其他的指示部162,具体结构中,每个指示部162对应一个第二引导框520,第二引导框520的下开口罩在指示led上,上开口朝向指示部162,所以当单独的指示led发光时,第二引导框520会直接将光线引导至对应的指示部162上,避免光线扩散到其他的指示部162上,从而使驾驶员不会搞混实际挡位。

此外,还可以将指示部162设计成与标牌板160颜色类似,使得所有指示部162在不发光时与标牌板160外观一致。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背光支架500上设置有铰接座530,所述铰接座530上铰接有p挡按键540,并且所述p挡按键540设置在线路板组件400上。

优选的,背光支架500除了第一引导框510与第二引导框520以外,还具有铰接座530,铰接座530能够用来安装p挡按键540,使得手球骨架100的第一背面170上具有p挡按键540,在实际结构中,减少了p挡挡位,使得整个手球只需要三个挡位就能够完成一系列操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