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管道堵漏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9043发布日期:2020-12-08 15:1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直管道堵漏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维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直管道堵漏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每年的石油消耗量数量巨大,管道运输作为石油的主要运输手段,有着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等特点。由于输送的油气具有腐蚀性,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腐蚀穿孔开裂等现象导致油气泄漏,不但资源浪费并且还会污染环境,更甚还有可能发生火灾。一旦发生泄漏,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全线停产更换管道,耽误时间长、经济损失大。管道的堵漏技术则能确保油气安全运输,当发生泄漏时可以快速的对其进行补漏,减少经济损失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现有的管道堵漏技术有很多。填塞粘接法是在泄漏压力不大时经常采用的一种堵漏方法,它是依靠将胶粘剂直接填塞在设备泄漏部位,强行止住泄漏的一种堵漏方法。注济式带压密封止漏是目前国内外广为采用的带压堵漏方法。其工作原理为:密封剂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强行注入到泄露部位与夹具所形成的密封空腔,在注胶压力远远大于泄漏介质压力的条件下,泄漏被强行止住,密封剂在短时间内迅速固化,形成一个坚硬的新的密封结构,达到重新密封的目的。打补丁法是在焊接前,在泄漏部位用木塞将其强行塞住,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泄漏,接着根据泄漏部位的大小设计一块补丁,然后在补丁周围进行工,也可以达到止漏的效果。包扎捆扎技术是利用堵漏材料的固持和密封特性来完成对泄漏口的密封,达到止漏目的。现有的远程堵漏设备移动机构都安置在地面上,受地面情况影响大,并且往往存在堵漏死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直管道堵漏的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堵漏效果好、可远程操作,适用性好的堵漏设备。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直管道堵漏的设备,包括:

环向移动装置、设于所述环向移动装置两侧的管道夹紧装置、用于所述管道夹紧装置向环向移动装置方向靠近或者远离的轴向移动装置以及固定于所述环向移动装置上的堵漏装置;

所述环向移动装置包括外圈固定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圈固定组件内的内圈移动组件,所述外圈固定组件包括外圈上半部件以及与所述外圈上半部件组成整环的外圈下半部件,所述内圈移动组件包括内圈上半部件以及与所述内圈上半部件组成整环的内圈下半部件,所述内圈上半部件与所述内圈下半部件分别匹配于所述外圈上半部件与所述外圈下半部件;

所述轴向移动装置包括进步电机以及与所述进步电机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沿轴向依次贯穿环向移动装置一侧的管道夹紧装置、环向移动装置以及环向移动装置另一侧的管道夹紧装置,丝杠螺纹连接于环向移动装置,当进步电机转动时带动丝杠进行转动,以使得环向移动装置进行轴向移动;

所述堵漏装置固定于所述内圈移动组件上,当所述内圈移动组件转动时带动堵漏装置进行环向转动,以使得堵漏装置精准堵住管道上的漏洞。

优选的,所述外圈上半部件包括上半滑槽及开设于所述上半滑槽(相对的两边上的第一螺栓孔,所述上半滑槽相对表面上分别固接有第一滚轴轴承与第二滚轴轴承,且位于所述第一滚轴轴承两侧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上半滑槽内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于第一滚轴轴承与第二滚轴轴承上,所述第一滚轴轴承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基座。

优选的,所述外圈下半部件包括下半滑槽、开设与所述下半滑槽上的第二螺纹孔以及开设于所述下半滑槽相对的两边上的第二螺栓孔,下半滑槽与上半滑槽组成完整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内圈上半部件包括上半滑轨、固定所述上半滑轨内的上半轮齿以及固定于上半滑轨两端的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内圈下半部件包括下半滑轨、固定于所述下半滑轨内的下半轮齿以及开设于下半滑轨两端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块相配合,下半轮齿与上半轮齿组成完整轮齿,下半滑轨与上半滑轨组成完整的滑轨,所述滑轨与滑槽相匹配。

优选的,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进步电机、与所述第一进步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固接的主轴以及套接于主轴上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轮齿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堵漏装置包括堵漏底座、固定于所述堵漏底座上的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电动推杆上的堵漏卡箍,所述堵漏卡箍包括固定于电动推杆上的顶板、固定于所述顶板上的弹性钢片,所述弹性钢片外套接有密封橡胶,所述密封橡胶上开设有储油槽。

优选的,所述管道夹紧装置包括夹紧上壳体以及与所述夹紧上壳体固接的夹紧下壳体,所述夹紧上壳体与夹紧下壳体上均至少固定有两个滚动轴承固定有防滑橡胶,所述滚动轴承一侧固定有电机第二基座,所述夹紧上壳体与夹紧下壳体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螺栓孔固定螺钉固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采用环向移动装置和轴向移动装置的配合可以实现对管道任意泄漏处进行堵漏。再加上电动推杆的存在使得操作者可以在远处操作整个设备进行堵漏,保证了人身安全提升了作业环境。由于整个设备都安置在管道上,因此不受地面因素的印象,适用面广。堵漏卡箍弹性钢片和储油槽的设计使得堵漏效果好,防止二次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管道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轴向移动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环向移动装置外圈上半部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环向移动装置外圈下半部分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环向移动装置内圈上半部分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环向移动装置内圈下半部分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环向移动装置传动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堵漏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专利直管道堵漏设备的堵漏卡箍上的密封橡胶剖视图。

图中:1.管道夹紧装置;2.轴向移动装置;3.环向移动装置;4.堵漏装置;11.夹紧上壳体;12.夹紧下壳体;13.铰链;14.第三螺栓孔;15.防滑橡胶1;16.滚动轴承;17.第二电机基座;21.进步电机;22.联轴器;23.丝杠;31.外圈上半部件;32.外圈下半部件;33.内圈上半部件;34.内圈下半部件;35.传动组件;311.第一螺栓孔;312.上半滑槽;313.第一螺纹孔;314.驱动齿轮;315.第一滚轴轴承;316.第二滚轴轴承;317.第一电机基座;321.第二螺栓孔;322.下半滑槽;323.第二螺纹孔;331.上半轮齿;332.定位块;333.上半滑轨;341.下半轮齿;342.定位槽;343.下半滑轨;351.第一进步电机;352.第一联轴器;253.主轴;41.堵漏底座;42.电动推杆;43.堵漏卡箍;431.顶板;432.密封橡胶;433.储油槽;434.弹性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用于直管道堵漏的设备,包括:环向移动装置3、设于所述环向移动装置3两侧的管道夹紧装置1、用于所述管道夹紧装置向环向移动装置3方向靠近或者远离的轴向移动装置2以及固定于所述环向移动装置3上的堵漏装置4,轴向移动装置2带动环向移动装置3进行轴向移动,而环向移动装置3带动堵漏装置4进行环向转动,以使得堵漏装置4既可以轴向移动又可以进行环向转动,堵漏装置4可以对管道上漏洞均可进行堵住;所述环向移动装置3包括外圈固定组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圈固定组件内的内圈移动组件,所述外圈固定组件包括外圈上半部件31以及与所述外圈上半部件31组成整环的外圈下半部件32,所述内圈移动组件包括内圈上半部件33以及与所述内圈上半部件33组成整环的内圈下半部件34,所述内圈上半部件33与所述内圈下半部件34分别匹配于所述外圈上半部件31与所述外圈下半部件32,所述外圈固定组件用以带动环向移动装置3进行移动,而所述内圈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堵漏装置4进行转动,而堵漏装置4固定于所述内圈移动组件上,而所述内圈移动组件包括内圈上半部件33以及与所述内圈上半部件33组成整环的内圈下半部件34,以使得所述内圈移动组件可以套于管道上。所述轴向移动装置2包括进步电机21以及与所述进步电机21通过联轴器22固定连接的丝杠23,所述丝杠23沿轴向依次贯穿环向移动装置3一侧的管道夹紧装置1、环向移动装置3以及环向移动装置3另一侧的管道夹紧装置1,丝杠23螺纹连接于环向移动装置3,当进步电机21转动时带动丝杠23进行转动,以使得环向移动装置3进行轴向移动。所述堵漏装置4固定于所述内圈移动组件上,当所述内圈移动组件转动时带动堵漏装置4进行环向转动,以使得堵漏装置4精准堵住管道上的漏洞。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上半部件31包括上半滑槽312及开设于所述上半滑槽312相对的两边上的第一螺栓孔311,所述上半滑槽312相对表面上分别固接有第一滚轴轴承315与第二滚轴轴承316,且位于所述第一滚轴轴承315两侧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13,所述上半滑槽312内设有驱动齿轮314,所述驱动齿轮314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于第一滚轴轴承315与第二滚轴轴承316上,所述第一滚轴轴承315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基座317。所述外圈下半部件32包括下半滑槽322、开设与所述下半滑槽322上的第二螺纹孔323以及开设于所述下半滑槽322相对的两边上的第二螺栓孔321,下半滑槽322与上半滑槽312组成完整的滑槽3a,所述外圈上半部件31与外圈上半部件32通过第一螺栓孔311与第二螺栓孔321之间固定螺钉而固定,上半滑槽312与下半滑槽322的半径相同,而第一螺纹孔313与第二螺纹孔323分别贯穿丝杠23,当丝杠23转动时,以使得外圈上半部件31与外圈下半部件32同时沿轴向移动,夹紧上壳体11和夹紧下壳体12一侧通过铰链13连接,另一侧通过螺栓孔14进行螺栓连接。夹紧管道后,由于壳体内壁上设置有防滑橡胶15,因此可以防止夹具和管道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上半部件33包括上半滑轨333、固定所述上半滑轨333内的上半轮齿331以及固定于上半滑轨333两端的定位块332,所述内圈下半部件34包括下半滑轨343、固定于所述下半滑轨343内的下半轮齿341以及开设于下半滑轨343两端的定位槽342,所述定位槽342与定位块332相配合,下半轮齿341与上半轮齿331组成完整轮齿3b,下半滑轨343与上半滑轨333组成完整的滑轨3c,所述滑轨3c与滑槽3a相匹配,以使得内圈上半部件33与下半滑轨343可以在滑槽3a内进行转动,内圈上半部件33与内圈下半部件34通过定位块332与定位槽342相配合而固定,轮齿3b与驱动轮齿314相啮合,当驱动轮齿314转动时进而带动轮齿3b转动,以使得上半滑轨333与下半滑轨343同时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组件35,所述传动组件35包括第一进步电机351、与所述第一进步电机351通过第一联轴器352固接的主轴353以及套接于主轴353上的驱动齿轮314,驱动齿轮314与轮齿3b相啮合,第一进步电机351固定于第一电机基座317上,当第一电机基座317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主轴353转动,进而使得驱动齿轮314转动,最终带动轮齿3b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夹紧装置1包括夹紧上壳体11以及与所述夹紧上壳体11固接的夹紧下壳体12,所述夹紧上壳体11与夹紧下壳体12上均至少固定有两个滚动轴承16且固定有防滑橡胶15,所述滚动轴承16一侧固定有电机第二基座17,所述夹紧上壳体11与夹紧下壳体12一端通过铰链1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螺栓孔14中固定螺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堵漏装置4包括堵漏底座41、固定于所述堵漏底座41上的电动推杆42、固定于所述电动推杆42上的堵漏卡箍43,所述堵漏卡箍43包括固定于电动推杆42上的顶板431、固定于所述顶板431上的弹性钢片434,所述弹性钢片434外套接有密封橡胶432,所述密封橡胶432上开设有储油槽433,电动推杆42一段与堵漏底座41固连,另一端与堵漏卡箍43上的顶板431固连。电动推杆42推动堵漏卡箍43靠近或远离管道,堵漏卡箍43上的顶板431与弹性钢片434固连。弹性钢片434外侧包裹有密封橡胶432与管道泄漏处贴合,储油槽433的设计可以增强堵漏效果避免二次泄漏。

电动推杆42、步进电机21和第一步进电机351与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控制机构(如:单片机)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在该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工作。配合上齿轮传动比和丝杠螺距能实现堵漏装置的精准移动。

工作原理:首先堵漏设备的管道夹紧装置1分别布置在管道泄漏处的两侧。调整管道夹紧装置1使其处于水平线上后,在螺栓孔14处采用螺栓连接使其固定。

环向移动装置3的内圈构件的上半部分33和下半部分34通过定位块332和定位槽342连接起来。外圈机构通过螺栓孔311和螺栓孔321连接起来。内圈构件的完整滑轨3c和外圈机构的完整滑槽3a配合起来,使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独立转动。整个环向移动装置3安置在管道夹紧装置1中间。

步进电机21安置在一侧管道夹紧装置1的电机基座17上,通过螺栓孔进行固定。丝杠23通过联轴器22与电机21相连。丝杠23安置在管道夹紧装置1的滚动轴承16上,并在环向移动装置3的外圈机构上半部分31上的螺纹孔313和外圈机构下半部分32上的螺纹孔323通过螺纹配合。电机21转动通过联轴器22带动丝杠23转动。丝杠23转动带动环向移动装置3沿轴方向移动,移动到轴向方向和泄漏处重合。

再通过控制电机351使得驱动齿轮314带动环向移动机构内圈转动,使得堵漏装置4对准泄漏处。最后通过控制电动推杆42使得堵漏卡箍移动到泄漏位置,进行堵漏。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