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8541发布日期:2020-12-08 15:1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轴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深沟球轴承也称单列向心球轴承,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的特点是摩擦阻力小,转速高,能用于承受径向负荷或径向和轴向同时作用的联合负荷的机件上,也可用于承受轴向负荷的机件上。

深沟球轴承主要包括内圈、外圈和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珠,在将滚珠放入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时候,需要先将内圈和外圈偏心放置,然后放入规定数量的滚珠,再将内圈和外圈调节至共心,滚珠均匀发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滚珠是承受载荷的主要部分,受到安装方法的影响,滚珠的数量会有限制,而滚珠数量会影响到轴承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增加滚珠数量以提高轴承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及其制备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滚珠,所述滚珠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所述外圈包括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所述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沿径向扣合,所述第一外半圈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连接通槽,所述第二外半圈的扣合端壁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通槽和连接槽相对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穿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通槽和连接槽的槽壁均与连接套外周壁抵接,所述连接套上周壁上贯穿设置有通胶口,所述连接通槽和连接槽内嵌设有固定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圈分体设置,可以在内圈和外圈间周向空间允许下,加入更多的滚珠,从而可以提高轴承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连接套穿设在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之间,在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形成刚性支撑;同时固定胶块将连接套固定在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即可将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稳定地固定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外圈,使得滚珠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稳定滚动,从而本申请可以增加滚珠数量以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滚珠均布内圈外周壁上,将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扣合,连接通槽和连接槽相对,滚珠均布在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的内周壁上,得到预制轴承;

将连接套插入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

向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注入胶料,胶料凝固后形成固定胶块;

连接套的插接和胶料的注入在插合机中进行。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插合机首先将连接套插入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然后将在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注入胶料,从而在胶料凝固后即可形成固定胶块,即可将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插合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托料组件、插套组件、上套组件和注胶组件,所述托料组件用于传送预制轴承,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托座、限位框和传送件,所述托座上面设置有承托槽,所述第二外半圈与承托槽槽壁插接,所述承托槽槽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外半圈的轴承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沿竖直方向和限位槽壁滑移连接;所述限位框设置在托座上表面,所述第一外半圈插设在限位框内,所述传送件设置在机架上并用于输送托座;所述上套组件用于拿取连接套,所述插套组件用于将连接套插入到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所述注胶组件用于向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注入胶料。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受到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限位作用,第二外半圈稳定地放置在托座内,同时在限位框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外半圈稳定地与第一外半圈扣合,利用传送件的传送作用,即可将预制轴承移动到插套组件的工位,同时此时的上套组件拾取连接套,插套组件将连接套插入到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然后注胶组件向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注入胶料,最后传送件将注胶结束的预制轴承运送离开,待胶料干燥后,即完成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传送件包括传送带、围挡条和围挡块,所述传送带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围挡条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传送带的外周壁上,所述围挡条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同向,所述围挡块设置在传送带外周壁上且位于两围挡条之间,每两个所述围挡块为一组,每组所述围挡块与围挡条形成稳定槽,所述托座与稳定槽槽壁插接。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托座的过程中,将托座插设在围挡块与围挡条形成稳定槽中,可以使得托座稳定传送,而且也便于在注胶结束后,将托座从传送带上取下后去进行干燥。

可选的,所述插套组件包括升降座、升降齿轮、升降齿板和连座,所述升降座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连座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齿板与连座连接,所述升降齿轮转动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齿轮与升降齿轮啮合,所述注胶组件和上套组件均设置在连座上。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升降齿轮转动而与升降齿板之间发生啮合,即可使得连座在升降座上升降,从而可以将上套组件上的连接套沿竖直方向插入到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注胶组件包括连板、容胶筒、注胶管、挤胶活塞和加胶管,所述连板设置在连座下表面,所述容胶筒设置在连板底端,所述容胶筒开口端向上,所述挤胶活塞滑移设置在容胶筒内周壁上,所述挤胶活塞与容胶筒内周壁密封抵接,所述注胶管连接在容胶筒的底壁上,所述注胶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加胶管与容胶筒周壁底端连通,所述加胶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挤胶活塞朝向注胶管移动,即可将容胶筒中的胶料从注胶管挤出,同时在容胶筒中的胶料用完后,然后向远离注胶管的方向拉动挤胶活塞,即可使得容胶筒中的压强变大,加胶管即可向容胶筒中补充胶料。

可选的,所述上套组件包括基座、夹块和夹紧弹簧,所述基座设置在容胶筒周壁底端,所述基座与两个夹块连接,一所述夹块固定设置在基座下表面,另一所述夹块滑移设置在基座下表面,所述夹紧弹簧设置在两夹块相对侧壁间,所述连接套端壁夹在两个夹块之间,所述注胶管位于连接套内,所述容胶筒上设置有下套件,所述下套件用于将连接套从而夹块间卸下。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套的端壁插入到两个夹块之间,此时的夹紧弹簧被拉伸,即可在夹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夹块夹紧连接套;注胶的时候,注胶管位于连接套内,使得胶料由下向上移动,使得胶料可以填满连接通槽和连接槽;而且在注胶结束后,容胶筒和注胶管远离连接套时,下套件可以将连接套从两个夹块间取下,使得连接套稳定地留在连接通槽和连接槽之间。

可选的,所述下套件包括基板、压板、伸缩筒、伸缩杆和转环,所述基板设置在容胶筒外周壁上,所述伸缩筒设置在基板下表面,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伸缩筒内周壁上,所述转环转动设置在伸缩筒底端,所述转环内周壁与伸缩杆螺纹连接,所述压板设置在伸缩杆底端,所述压板与连接套顶端抵接。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插套组件带动容胶筒和注胶管上移而远离连接套的时候,转环转动,利用转环和伸缩杆之间的螺纹连接,相对地将压板沿着容胶筒下移,从而压板可以始终压着连接套,使得容胶筒和注胶管顺利离开连接通槽和连接套,连接套从两个夹块之间被拔出。

可选的,所述连接套远离连接槽的一端设置有余量罩,所述余量罩位于连接通槽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接通槽和连接槽中可以充分胶料,减少空洞的产生,提高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之间的固定稳定性,最后将余量罩多余出外圈的结构切掉即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外圈分体设置,可以在内圈和外圈间周向空间允许下,加入更多的滚珠,从而可以提高轴承整体的稳定性;

2.本申请利用连接套在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形成刚性支撑;同时利用固定胶块将连接套固定在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即可将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稳定地固定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外圈,使得滚珠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稳定滚动;

3.本申请的插合机可以将连接套插入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槽壁间,然后将在连接通槽和连接槽注入胶料,从而在胶料凝固后即可形成固定胶块,即可将第一外半圈和第二外半圈固定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新型深沟球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新型深沟球轴承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托料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套料组件的爆炸图。

图10是图9中e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注胶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f处的放大图。

图13是图9中g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圈;11、弧槽;2、外圈;21、第一外半圈;211、连接通槽;22、第二外半圈;221、连接槽;222、限位槽;3、滚珠;31、保持架;4、连接套;41、通胶口;42、余量罩;43、固定胶块;5、机架;6、托料组件;61、托座;611、承托槽;62、限位块;63、限位框;64、传送件;641、传送带;642、围挡条;643、围挡块;644、稳定槽;7、插套组件;71、升降座;711、驱动腔;712、第一电机;72、升降齿轮;73、升降齿板;74、连座;8、上套组件;81、基座;811、滑移槽;82、夹块;83、夹紧弹簧;84、下套件;841、基板;842、压板;843、伸缩筒;844、伸缩杆;845、转环;846、第二电机;847、驱动齿轮;9、注胶组件;91、连板;92、容胶筒;93、注胶管;931、第一单向阀;94、挤胶活塞;95、加胶管;951、胶箱;952、第二单向阀;96、第一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和滚珠3,内圈1的外周壁和外圈2的内周壁均设置有弧槽11,滚珠3位于内圈1和外圈2之间并与弧槽11抵接,同时内圈1和外圈2之间安装有保持架31,用以稳定滚珠3在内圈1和外圈2间的位置,使得滚珠3稳定地在内圈1和外圈2间滚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圈2包括第一外半圈21和第二外半圈22,第一外半圈21和第二外半圈22的周向端壁沿径向扣合,第一外半圈2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两个方形的连接通槽211,连接通槽211位于第一外半圈21两扣合侧,连接通槽211的一端贯穿第一外半圈21的外周壁,连接通槽211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外半圈21的周向扣合侧壁;第二外半圈22的扣合端壁设置有方形的连接槽221,连接槽221与连接通槽211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一外半圈21和第二外半圈22扣合后,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相对且在同一直线上,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的连线方向垂直于第一外半圈21的扣合面;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槽壁间穿设有方形的连接套4,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的槽壁均与连接套4外周壁抵接,连接套4上周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通胶口41,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内嵌设有固定胶块43。

本申请实施例中新型深沟球轴承的实施例原理为:将滚珠3布设在内圈1的弧槽11处,然后将第一外半圈21和第二外半圈22扣合形成外圈2,使得外圈2和内圈1初步将滚珠3扣合起来,形成预制轴承;此时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相对,然后将连接套4插入到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槽壁间,并向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注入环氧树脂胶,待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固定胶块43,连接套4被限定在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槽壁间,从而第一外半圈21和第二外半圈22稳定地固定在一起而形成外圈2,然后将保持架31安装到内圈1和外圈2之间,滚珠3即可在外圈2和内圈1间稳定地滚动。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插合机。

如图5所示,插合机包括机架5和安装在机架5上的托料组件6、安装在机架5上的插套组件7、安装在机架5上的上套组件8和安装在机架5上的注胶组件9,插套组件7用于拿取连接套4,托料组件6用于将预制轴承移动到插套组件7工位,插套组件7将连接套4插入到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槽壁间,然后注胶组件9向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槽壁间注入环氧树脂胶,最后托料组件6将注胶结束的预制轴承移走,待环氧树脂胶固化后,即形成固定胶块43。

如图5和图6所示,托料组件6包括主要托座61、限位框63和传送件64,传送件64包括传送带641、围挡条642和围挡块643,传送带转动安装在机架5上,围挡条642有两个且固定连接在传送带641的外周壁上,两个围挡条642沿传送带641宽度方向相对且传送方向与传送带641的传送方向同向,围挡块643沿传送带641均布在传送带641外周壁上,而且围挡块643位于两围挡条642之间并与围挡条642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围挡块643与围挡条642形成稳定槽644,托座61与稳定槽644槽壁插接。

如图6和图7所示,托座61上面设置有半圆形的承托槽611,第二外半圈22侧壁与承托槽611槽壁插接,限位框63一体连接在在托座61上表面,第一外半圈21插设在限位框63内,限位框63的内宽度等于第一外半圈21的轴向厚度,限位框63的内长度等于第一外半圈21的环外径。

如图7和图8所示,承托槽611位于第二外半圈22轴向的槽壁上一体连接有限位块62,第二外半圈22的轴承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槽222,限位块62沿竖直方向和限位槽222壁滑移连接。将内圈1、滚珠3、第一外半圈21和第二外半圈22组成预制轴承中,将第二外半圈22插入到承托槽611中,并使得限位块62和限位槽222插接,此时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沿竖直方向延伸,然后将托座61插入到对应的稳定槽644槽壁间,然后启动传送带641,即可带动预制轴承移动。

如图9和图10所示,插套组件7包括升降座71、升降齿轮72、升降齿板73和连座74,升降座71固定连接在机架5顶端且位于传送带641上方,升降座71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驱动腔711,升降齿板73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驱动腔711腔壁上,连座74固定连接在升降齿板73底端,升降齿轮72转动设置在驱动腔711腔壁上,驱动腔711腔壁上设置有驱动升降齿轮72啮合的第一电机712,升降齿轮72与升降齿轮72啮合,注胶组件9和上套组件8均设置在连座74上。传送带641将托座61移动到升降座71下方后,启动第一电机712,使得升降齿轮72与升降齿板73啮合,即可使得连座74带动上套组件8下移,将上套组件8上的连接套4插入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槽壁上,然后注胶组件9进行注胶。

如图11和图12所示,注胶组件9包括连板91、容胶筒92、注胶管93、挤胶活塞94和加胶管95,连板91与连座74底端固定连接,容胶筒92固定连接在连板91底端,容胶筒92开口端向上,挤胶活塞94为橡胶活塞且滑移设置在容胶筒92内周壁上,挤胶活塞94与容胶筒92内周壁抵紧,连座74和挤胶活塞94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缸96;注胶管93连接在容胶筒92的底壁上,注胶管93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931,加胶管95与容胶筒92周壁底端连通,加胶管95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952,加胶管95远离容胶筒92的一端连接有胶箱951,胶箱951中盛放有环氧树脂胶;上套组件8连接在容胶筒92的底端,因此,上套组件8将连接套4固定在容胶筒92上后,注胶管93位于连接套4的内侧,在连座74带动连接套4插入到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中后,注胶管93也插入到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中;启动第一气缸96,使得挤胶活塞94下移,胶箱951中的环氧树脂胶即可从加胶管95进入到容胶筒92中,再次启动第一气缸96,使得挤胶活塞94下移,即可将容胶筒92中的环氧树脂胶,通过注胶管93注入到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中。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上套组件8包括基座81、夹块82和夹紧弹簧83,基座81设置在容胶筒92底壁上且有两个,两个基座81位于注胶管93两侧,每个基座81与两个夹块82连接,一个夹块82固定连接在基座81远离注胶管93的一端,基座81下表面设置有滑移槽811,另一个夹块82滑移设置在对应滑移槽811槽壁上,滑移设置的两个夹块82位于两个固定设置夹块82的中间,夹块82底端为圆弧面;夹紧弹簧83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的夹块82和滑移连接的夹块82相对侧壁间,容胶筒92上还设置有下套件84,下套件84用于将连接套4从而夹块82间卸下,而且连接套4远离连接槽221的一端设置有余量罩42。

将余量罩42插入到固定连接的夹块82和滑移连接的夹块82之间,此时夹紧弹簧83被拉伸,余量罩42和连接套4被压紧在连个夹块82之间,在将连接套4插入到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中时,余量罩42位于连接通槽211外侧,注胶时,环氧树脂胶充满余量罩42,注胶结束后,下套件84将余量罩42从两个夹块82之间中抽出,连座74将注胶管93抽出连接通槽211,完成注胶,待环氧树脂胶凝固后,将凸出于第二外半圈22上的余量罩42切掉即可。

如图13所示,下套件84包括基板841、压板842、伸缩筒843、伸缩杆844和转环845,基板841有两个且相对固定连接在容胶筒92外周壁上,伸缩筒843固定连接在基板841下表面,伸缩杆844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伸缩筒843内周壁上,转环845转动设置在伸缩筒843底端,同时转环845内周壁与伸缩杆844螺纹连接,伸缩筒843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46,第二电机846驱动端连接有驱动齿轮847,驱动齿轮847与转环845环外壁啮合,压板842垂直设置在伸缩杆844底端;在将余量罩42夹持在两个夹块82之间后,压板842与两连接套4顶端抵接;从而在连座74带动容胶筒92上移的时候,第二电机846通过驱动齿轮847带动转环845转动,伸缩杆844利用螺纹进给伸出伸缩筒843,从而压板842可以始终将余量罩42和连接套4压在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中,使得余量罩42顺利从两个夹块82之间拔出。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新型深沟球轴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滚珠均布内圈1外周壁上,将第一外半圈21和第二外半圈22扣合,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相对,滚珠均布在第一外半圈21和第二外半圈22的内周壁上,得到预制轴承。

将预制轴承插入到托座61的承托槽611中,然后将托座61插入到传送带641上的稳定槽644中;将余量罩42插入两个夹块82之间,注胶管93位于连接套4内侧,压板842与余量罩42顶端抵接,然后传送带641带动预制轴承移动到容胶筒92下方。

启动第一电机712,升降齿板73与升降齿轮72啮合,连座74带动容胶筒92下移,从而连接套4被插入到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中,启动第一气缸96,挤胶活塞94下移,将环氧树脂胶通过注胶管93加入到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中,并使得环氧树脂胶充满余量罩42。

启动第一电机712和第二电机846,使得连座74带动容胶筒92上移的同时,伸缩杆844向下伸出伸缩筒843,压板842将余量罩42和连接套4压在连接通槽211和连接槽221中,余量罩42顺利从两个夹块82之间拔出,完成注胶,最后传送带641将注胶结束的预制轴承移走,将托座61从传送带641上取下,待环氧树脂胶凝固后,将凸出于第二外半圈22上的余量罩42切掉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