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摩托车的加力倒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4646发布日期:2021-04-27 19:10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加力倒挡器。


背景技术:

2.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器一般是安装在发动机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通过倒挡器实现前进挡或倒挡的转换,将发动机动力传递给传动轴,通过传动轴驱动后轮转动实现三轮摩托车行驶。目前,通常三轮摩托车倒挡器包括前进挡齿轮、倒挡齿轮、换挡齿套,前进挡齿轮、倒挡齿轮均套在主轴上且均与输入锥齿轮啮合,由与发动机连接的输入锥齿轮驱动旋转,换挡齿套在主轴上轴向移动与前进挡齿轮或倒挡齿轮接合以此驱动主轴旋转,直接由主轴输出动力驱动传动轴旋转。这种倒挡器在重载的时候通常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重载爬坡的情况下,动力会明显不足,不仅驾驶体验感差,还会提高油耗、增加成本,也加速了三轮摩托车零部件的损耗,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加力倒挡器,其通过设置的加力传动轴可增加三轮摩托车的行驶动力,尤其在在重载或爬坡的时候可使摩托车实现低速挡加力稳定行驶,驾驶的体验感更好,也降低了油耗、节约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加力倒挡器,包括倒挡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一主轴,所述主轴上空套倒挡齿轮、前进挡齿轮,一换挡齿套位于倒挡齿轮和前进挡齿轮之间与主轴花键配合,且可轴向移动与倒挡齿轮或前进挡齿轮接合,所述换挡齿套由换挡拨叉驱动,所述换挡拨叉安装在一换挡拨叉转轴上,一输入锥齿轮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所述输入锥齿轮分别与倒挡齿轮、前进挡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一与主轴平行的加力传动轴,所述加力传动轴上设有加力从动齿轮、加力输出主动齿轮,所述加力从动齿轮与换挡齿套啮合,一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且外伸,所述输出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与主轴通过轴承配合形成同心轴,输出轴上空套一加力输出从动齿轮,所述加力输出从动齿轮与加力输出主动齿轮啮合,一加力接合齿套与主轴和输出轴花键配合,且可轴向移动脱离主轴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接合,所述加力接合齿套由加力拨叉驱动。
5.所述箱体上滑动配合一轴向滑移的加力拨叉轴,所述加力拨叉轴与换挡拨叉转轴垂直交错,所述加力拨叉的叉尾固定在加力拨叉轴上,所述加力拨叉轴的一端外伸出箱体,该外伸端上设置一卡槽,一加力脚踏空套在换挡拨叉转轴的外伸端上,所述加力脚踏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拨动臂,该拨动臂的自由端卡在加力拨叉轴的卡槽中,用于拨动加力拨叉轴轴向移动。
6.所述加力拨叉轴上轴向排列设有两个弧形的锁槽,所述箱体上设置定位钢球与锁槽对应,所述定位钢球安装在箱体设置的孔中,通过弹簧蓄力与锁槽抵紧对加力拨叉轴形成锁定。
7.所述换挡拨叉转轴支承于箱体,换挡拨叉转轴的一端外伸出箱体,一换挡脚踏周向固定在换挡拨叉转轴的外伸端上。
8.所述换挡拨叉的叉尾一侧设有前进挡、倒挡的锁定槽,箱体上安装一挡位锁销,所述挡位锁销的头端对应换挡拨叉的锁定槽,所述挡位锁销与箱体之间设置压缩弹簧。
9.所述换挡齿套的直径小于加力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加力输出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的直径。
10.所述换挡齿套的中段设有加力主动齿,所述加力主动齿与加力从动齿轮啮合,加力主动齿中部的外圆周设置环槽,所述换挡拨叉配合在换挡齿套的环槽中,所述换挡齿套位于加力主动齿的两侧分别设置与倒挡齿轮、前进挡齿轮接合的接合齿。
11.所述输出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设置轴孔,所述主轴的轴端设置轴颈,该轴颈插入输出轴的轴孔中,通过轴承与输出轴滑动配合。
12.所述轴承包括一滑动轴承、一滚动轴承,所述输出轴的轴孔为阶梯孔,滑动轴承位于阶梯孔小径段内,滚动轴承位于阶梯孔大径段,且轴向限位。
13.所述加力传动轴与加力输出主动齿轮为一体结构,所述加力从动齿轮通过花键周向固定在加力传动轴上。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加力倒挡器,包括倒挡器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一主轴,所述主轴上空套倒挡齿轮、前进挡齿轮,一换挡齿套位于倒挡齿轮和前进挡齿轮之间与主轴花键配合,且可轴向移动与倒挡齿轮或前进挡齿轮接合,所述换挡齿套由换挡拨叉驱动,所述换挡拨叉安装在一换挡拨叉转轴上,一输入锥齿轮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所述输入锥齿轮分别与倒挡齿轮、前进挡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一与主轴平行的加力传动轴,所述加力传动轴上设有加力从动齿轮、加力输出主动齿轮,所述加力从动齿轮与换挡齿套啮合,一输出轴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且外伸,所述输出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与主轴通过轴承配合形成同心轴,输出轴上空套一加力输出从动齿轮,所述加力输出从动齿轮与加力输出主动齿轮啮合,一加力接合齿套与主轴和输出轴花键配合,且可轴向移动脱离主轴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接合,所述加力接合齿套由加力拨叉驱动。该加力倒挡器的传动稳定可靠,其前进挡或倒挡均有快挡和慢挡两种模式,可保证三轮摩托车充足的行驶动力。当换挡齿套与前进挡齿轮或倒挡齿轮接合时,换挡齿套即带动主轴旋转,若加力接合齿套处于同时与主轴和输出轴花键配合的常态,则倒挡器工作的动力路线是由主轴通过加力接合齿套带动输出轴旋转,输出轴与三轮摩托车的传动轴连接输出动力驱动摩托车后轮转动,由此即实现三轮摩托车的快速挡行驶;若加力拨叉驱动加力接合齿套轴向移动脱离与主轴之间的花键配合,并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接合,则倒挡器工作的动力路线是由换挡齿套驱动加力从动齿轮旋转,加力从动齿轮经加力传动轴带动加力输出主动齿轮旋转,与加力输出主动齿轮啮合的加力输出从动齿轮便会驱动加力接合齿套旋转,最终带动输出轴旋转驱动摩托车后轮转动,由此即实现三轮摩托车的慢速挡行驶。快速挡可满足三轮摩托车正常情况下的行驶,慢速挡可满足重载及爬坡情况下的行驶。重载及爬坡时倒挡器慢速挡可实现加力为三轮摩托车提供足够的驱动动力,保证了三轮摩托车的正常行驶,驾驶的体验感更舒适。而且使用及挡位的切换简单,降低了油耗、节约了成本。重载及爬坡的情况下有充足动力行驶还可减缓三轮摩托车零部件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15.所述箱体上滑动配合一轴向滑移的加力拨叉轴,所述加力拨叉轴与换挡拨叉转轴
垂直交错,所述加力拨叉的叉尾固定在加力拨叉轴上,所述加力拨叉轴的一端外伸出箱体,该外伸端上设置一卡槽,一加力脚踏空套在换挡拨叉转轴的外伸端上,所述加力脚踏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拨动臂,该拨动臂的自由端卡在加力拨叉轴的卡槽中,用于拨动加力拨叉轴轴向移动。加力脚踏驱动加力拨叉轴轴向移动使加力拨叉轴带动加力拨叉轴向移动,实现加力拨叉对加力接合齿套的驱动。加力接合齿套的控制简单,加力脚踏对加力拨叉的驱动稳定可靠。所述加力拨叉轴上轴向排列设有两个弧形的锁槽,所述箱体上设置定位钢球与锁槽对应,所述定位钢球安装在箱体设置的孔中,通过弹簧蓄力与锁槽抵紧对加力拨叉轴形成锁定。两个锁槽分别为快速挡锁槽、慢速挡锁槽,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定位钢球会卡在加力拨叉轴的锁槽中,可防止快速挡、慢速挡工作时脱挡的情况,提高了倒挡器工作的稳定性。
16.所述换挡拨叉转轴支承于箱体,换挡拨叉转轴的一端外伸出箱体,一换挡脚踏周向固定在换挡拨叉转轴的外伸端上。驾驶员通过换挡脚踏便可控制换挡拨叉驱动换挡齿套沿主轴轴向移动,使用简便,工作可靠。
17.所述换挡拨叉的叉尾一侧设有前进挡、倒挡的锁定槽,箱体上安装一挡位锁销,所述挡位锁销的头端对应换挡拨叉的锁定槽,所述挡位锁销与箱体之间设置压缩弹簧。通过挡位锁销卡在前进挡、倒挡的锁定槽中,可防止脱挡的情况,保持了挡位的稳定。
18.所述换挡齿套的直径小于加力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加力输出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的直径,通过两级减速可实现倒挡器的慢速加力行驶。
19.所述换挡齿套的中段设有加力主动齿,所述加力主动齿与加力从动齿轮啮合,加力主动齿中部的外圆周设置环槽,所述换挡拨叉配合在换挡齿套的环槽中,所述换挡齿套位于加力主动齿的两侧分别设置与倒挡齿轮、前进挡齿轮接合的接合齿。工作时,换挡齿套通过接合齿与前进挡齿轮或倒挡齿轮的接合齿接合输入动力,换挡齿套通过花键将动力输至主轴的同时,还通过加力主动齿将动力输至加力从动齿轮,由此实现换挡齿套对快速挡及慢速挡的驱动,减少了倒挡器的零件,结构紧凑、降低了成本。
20.所述输出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设置轴孔,所述主轴一端轴向延伸设置插接头,该插接头通过轴承配合在输出轴的轴孔中,所述插接头与输出轴之间设有滑套。
21.所述输出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设置轴孔,所述主轴的轴端设置轴颈,该轴颈插入输出轴的轴孔中,通过轴承与输出轴滑动配合。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的安装简单,既可保证加力接合齿常态下输出轴与主轴的同步转动,也可保证加力接合齿套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接合时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轴承包括一滑动轴承、一滚动轴承,所述输出轴的轴孔为阶梯孔,滑动轴承位于阶梯孔小径段内,滚动轴承位于阶梯孔大径段,且轴向限位。滑动轴承既可增加输出轴与主轴的同轴度,也可减小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相对转动时产生的摩擦。
22.所述加力传动轴与加力输出主动齿轮为一体结构,所述加力从动齿轮通过花键周向固定在加力传动轴上。一体结构的加工简单,结构稳定,加力从动齿轮的安装简单。
23.本三轮摩托车的加力倒挡器操作简单、传动稳定可靠、密封好。其前进挡或倒挡均有快挡和慢挡两种模式,重载及爬坡时倒挡器慢速挡可实现加力为三轮摩托车提供足够的驱动动力,保证了三轮摩托车的正常行驶,驾驶的体验感更舒适。而且使用及挡位的切换简单,降低了油耗、节约了成本。重载及爬坡的情况下有充足动力行驶还可减缓三轮摩托车零
部件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24.下面接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加力拨叉轴与箱体配合的示意图;
27.图3为加力脚踏、换挡脚踏与换挡拨叉转轴配合的示意图;
28.图4为图3的a

a剖视图;
29.图5为本三轮摩托车的加力倒挡器慢速挡加力工作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见图1至图5,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加力倒挡器,包括倒挡器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通过轴承支承一主轴3,所述主轴3上空套倒挡齿轮2、前进挡齿轮9。一换挡齿套4位于倒挡齿轮2和前进挡齿轮9之间与主轴3花键配合,且可轴向移动与倒挡齿轮2或前进挡齿轮9的接合齿接合。所述换挡齿套4由换挡拨叉5驱动,所述换挡拨叉5安装在一换挡拨叉转轴8上。所述换挡拨叉转轴8支承于箱体1,换挡拨叉转轴8的一端外伸出箱体1,一换挡脚踏24周向固定在换挡拨叉转轴8的外伸端上。驾驶员通过换挡脚踏24驱动换挡拨叉转轴8转动,并带动换挡拨叉5转动,换挡拨叉5的叉头5

1便会驱动换挡齿套4沿主轴3轴向移动,使用简便,工作可靠。所述换挡拨叉5的叉尾一侧设有前进挡、倒挡的锁定槽5

2,箱体1上安装一挡位锁销7,所述挡位锁销7的头端对应换挡拨叉5的锁定槽5

2,所述挡位锁销7与箱体1之间设置压缩弹簧6。通过挡位锁销7卡在前进挡、倒挡的锁定槽5

2中,可防止脱挡的情况,保持了挡位的稳定。一输入锥齿轮25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1,所述输入锥齿轮25分别与倒挡齿轮2、前进挡齿轮9啮合。所述箱体1内通过轴承支承一与主轴3平行的加力传动轴15。所述加力传动轴15通过花键周向固定加力从动齿轮18,加力传动轴15上一体设置加力输出主动齿轮16,一体结构的加工简单,结构稳定,加力从动齿轮的安装简单。所述换挡齿套4的中段设有加力主动齿4

2,所述加力主动齿4

2与加力从动齿轮18啮合,加力主动齿4

2中部的外圆周设置环槽4

1,所述换挡拨叉5的叉头5

1配合在换挡齿套4的环槽4

1中,所述换挡齿套4位于加力主动齿4

2的两侧分别设置与倒挡齿轮2、前进挡齿轮9接合的接合齿4

3。工作时,换挡齿套4通过接合齿4

3与前进挡齿轮9或倒挡齿轮2的接合齿接合输入动力,换挡齿套4通过花键将动力输至主轴3的同时,还通过加力主动齿4

2将动力输至加力从动齿轮18,由此实现换挡齿套4对快速挡及慢速挡的驱动,减少了倒挡器的零件,结构紧凑、降低了成本。一输出轴14通过轴承支承于箱体1且外伸,所述输出轴14与箱体1之间设置油封13,油封13主要是防止倒挡器位于输出轴14外伸的部位出现漏油的情况,增加了倒挡器的密封性。所述输出轴14位于箱体1内的一端设置轴孔,所述主轴3的轴端设置轴颈3

1,该轴颈3

1插入输出轴14的轴孔中,通过轴承与输出轴14滑动配合。所述轴承包括一滑动轴承12、一滚动轴承26,所述输出轴14的轴孔为阶梯孔,滑动轴承12位于阶梯孔小径段内,滚动轴承26位于阶梯孔大径段,且轴向限位。输出轴14上空套一加力输出从动齿轮11,所述加力输出从动齿轮11与加力输出主动齿轮16啮合。所述换挡齿套4的直径小于加力从动齿轮18的直径,所述加力输出主动齿轮16的直径小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11的直径,通过两级减速可实现倒挡器的慢
速加力行驶。一加力接合齿套10与主轴3和输出轴14花键配合,且可轴向移动脱离主轴3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11接合,所述加力接合齿套10由加力拨叉17驱动。输出轴14与主轴3之间的连接简单,既可保证在加力接合齿套10的常态下输出轴14与主轴3的同步转动,也可保证加力接合齿套10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11接合时输出轴14与主轴3之间的相对转动,滑动轴承12既可增加输出轴14与主轴3的同轴度,也可减小输出轴14与主轴3之间相对转动时产生的摩擦。所述箱体1上滑动配合一轴向滑移的加力拨叉轴19,所述加力拨叉轴19与换挡拨叉转轴8垂直交错,所述加力拨叉17的叉尾固定在加力拨叉轴19上,加力拨叉17的叉头配合在加力接合齿套10设置的拨叉槽10

1中。所述加力拨叉轴19的一端外伸出箱体1,该外伸端上设置一卡槽19

1,一加力脚踏23空套在换挡拨叉转轴8的外伸端上,所述加力脚踏23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拨动臂23

1,该拨动臂23

1的自由端卡在加力拨叉轴19的卡槽19

1中,用于拨动加力拨叉轴19轴向移动。加力脚踏23驱动加力拨叉轴19轴向移动使加力拨叉轴19带动加力拨叉17轴向移动,实现加力拨叉17对加力接合齿套10的驱动。加力接合齿套10的控制简单,加力脚踏23对加力拨叉17的驱动稳定可靠。所述加力拨叉轴19上轴向排列设有两个弧形的锁槽19

2,所述箱体1上设置定位钢球20与锁槽19

2对应,所述定位钢球20安装在箱体1设置的孔中,通过弹簧21蓄力与锁槽19

2抵紧对加力拨叉轴19形成锁定,弹簧21由螺钉22预紧固定。两个锁槽19

2分别为快速挡锁槽、慢速挡锁槽,在弹簧21的作用下定位钢球20会卡在加力拨叉轴19的锁槽19

2中,可防止快速挡、慢速挡工作时脱挡的情况,提高了倒挡器工作的稳定性。
31.该加力倒挡器操作简单、传动稳定可靠,其前进挡或倒挡均有快挡和慢挡两种模式,可保证三轮摩托车充足的行驶动力。当换挡齿套4与前进挡齿轮9或倒挡齿轮2接合时,换挡齿套4即带动主轴3旋转,前进挡为换挡齿套4与前进挡齿轮9接合,倒挡为换挡齿套4与倒挡齿轮2接合。工作时,若加力接合齿套10处于同时与主轴3和输出轴14花键配合的常态,则倒挡器工作的动力路线是由主轴3通过加力接合齿套10带动输出轴14旋转,输出轴14与三轮摩托车的传动轴花键连接输出动力驱动摩托车后轮转动,由此即实现三轮摩托车的快速挡行驶;若加力拨叉17驱动加力接合齿套10轴向移动脱离与主轴3之间的花键配合,并与加力输出从动齿轮11接合,则倒挡器工作的动力路线是由换挡齿套4的加力主动齿4

2驱动加力从动齿轮18旋转,加力从动齿轮18经加力传动轴15带动加力输出主动齿轮16旋转,与加力输出主动齿轮16啮合的加力输出从动齿轮11便会驱动加力接合齿套10旋转,最终带动输出轴14旋转驱动摩托车后轮转动,由此即实现三轮摩托车的慢速挡加力行驶。快速挡可满足三轮摩托车正常情况下的行驶,慢速挡可满足重载及爬坡情况下的行驶。重载及爬坡时倒挡器慢速挡可实现加力为三轮摩托车提供足够的驱动动力,保证了三轮摩托车的正常行驶,驾驶的体验感更舒适。而且使用及挡位的切换简单,降低了油耗、节约了成本。重载及爬坡的情况下有充足动力行驶还可减缓三轮摩托车零部件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