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行星架润滑结构及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3813发布日期:2021-02-20 21:1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行星架润滑结构及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行星架润滑结构及齿轮箱。


背景技术:

[0002]
航空齿轮传动风扇发动机在风扇与低压转子之间增加一个行星减速齿轮箱,使得风扇与低压转子可分别工作在各自的最佳转速范围内,风扇保持低转速的同时低压转子的转速可以大幅提高。风扇转子转速的降低可以降低对风扇叶片的要求,对涵道比的提高有积极意义。低压转子的转速的升高,能提高发动机的做功效率。
[0003]
行星减速齿轮箱内需要对多个点位进行润滑,现有的齿轮箱存在以下缺陷:
[0004]
1)润滑点位设置不合理,润滑效果较差;
[0005]
2)不同点位供油方式不统一,维护成本较高;
[0006]
3)供油管路布设错综复杂,不仅装配、维修困难、可靠性较差,而且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化行星架润滑结构及齿轮箱。
[0008]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一体化行星架润滑结构,包括:
[0010]
储油箱,用于储存或暂存润滑油;
[0011]
行星轮轴承润滑机构,行星轮轴承润滑机构包括位于行星轮轴承处的轴承出油流道,轴承出油流道的输入端与储油箱相连;
[0012]
外啮合润滑机构,外啮合润滑机构包括位于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处一侧的外啮合喷油管,外啮合喷油管与储油箱相连,外啮合喷油管朝向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处设有喷油孔;
[0013]
内啮合润滑机构,内啮合润滑机构包括位于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处一侧的内啮合喷油流道,内啮合喷油流道的输入端与储油箱相连,内啮合喷油流道朝向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处设有喷油孔。
[0014]
一种一体化润滑齿轮箱,包括行星架、多个行星轮,同时与多个行星轮啮合的太阳轮和内齿圈,行星架包括:
[0015]
主体部,主体部包括两片支撑盘,两片支撑盘通过多根连接柱固定连接,一片支撑盘一侧固设有用于与发动机机匣上的行星架连接位相连的连接支撑部,储油箱与一片支撑盘固定连接,内啮合喷油流道位于连接柱内,外啮合喷油管位于两片支撑盘之间且与支撑盘固定连接;
[0016]
销轴,用于支撑行星轮,销轴的两端分别与两片支撑盘固定连接,轴承出油流道位于销轴内。
[0017]
进一步的,外啮合喷油管的一端焊有封堵且另一端通过油管接头与储油箱相连.
[0018]
进一步的,内啮合喷油流道通过连接柱内的连接柱流道与储油箱相连。
[0019]
进一步的,内啮合喷油流道与连接柱外侧相连的一端通过螺塞进行封堵。
[0020]
进一步的,轴承出油流道通过销轴内的销轴流道与储油箱相连。
[0021]
进一步的,外啮合喷油管的两侧均设有喷油孔,分别用于同时对两侧的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处进行润滑。
[0022]
进一步的,内啮合喷油流道的两侧均设有喷油孔,分别用于同时对两侧的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处进行润滑。
[0023]
进一步的,内啮合喷油流道的喷油孔处设有用于调节喷油速度的带孔螺塞。
[0024]
进一步的,储油箱为环状且与支撑盘同轴心设置。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集中供油、定点润滑的方式,分别对行星轮轴承、内啮合齿面啮合点、外啮合齿面啮合点进行润滑,在保证各供油管路压力均衡的同时,也简化了齿轮箱供油管路,减轻了重量和体积,结构简单紧凑且易于装配,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0028]
图3为行星架的局部立体图;
[0029]
图中:1-行星架连接位;101-带孔螺塞;102-螺塞;103-连接柱流道;105-连接柱;106-主体部;107-连接支撑部;200-储油箱;201-油管接头;202-外啮合喷油管;203-轴承出油流道;204-内啮合喷油流道;300-销轴;301-销轴油道;400-行星轮;500-行星轮轴承;600-太阳轮;800-内齿圈;
[0030]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2]
一种一体化行星架润滑结构,包括:
[0033]
储油箱200,用于储存或暂存润滑油;
[0034]
行星轮轴承润滑机构,行星轮轴承润滑机构包括位于行星轮轴承500处的轴承出油流道203,轴承出油流道203的输入端与储油箱200相连;
[0035]
外啮合润滑机构,外啮合润滑机构包括位于太阳轮600与行星轮400啮合处一侧的外啮合喷油管202,外啮合喷油管202与储油箱200相连,外啮合喷油管202朝向太阳轮600与行星轮400啮合处设有喷油孔;
[0036]
内啮合润滑机构,内啮合润滑机构包括位于行星轮400与内齿圈800啮合处一侧的内啮合喷油流道204,内啮合喷油流道204的输入端与储油箱200相连,内啮合喷油流道204朝向行星轮400与内齿圈800啮合处设有喷油孔。
[0037]
一种一体化润滑齿轮箱,包括行星架、多个行星轮400,同时与多个行星轮400啮合的太阳轮600和内齿圈800,内齿圈800通过螺栓与输出风扇的驱动轴固定连接,行星架包
括:
[0038]
主体部106,主体部106包括两片支撑盘,两片支撑盘通过多根连接柱105固定连接,一片支撑盘一侧固设有用于与发动机机匣上的行星架连接位1相连的连接支撑部107,储油箱200与一片支撑盘固定连接,内啮合喷油流道204位于连接柱105内,外啮合喷油管202位于两片支撑盘之间且与支撑盘固定连接;
[0039]
销轴300,用于支撑行星轮400,销轴300的两端分别与两片支撑盘固定连接,轴承出油流道203位于销轴300内。
[0040]
进一步的,外啮合喷油管202的一端焊有封堵且另一端通过油管接头201与储油箱200相连.
[0041]
进一步的,内啮合喷油流道204通过连接柱105内的连接柱流道103与储油箱200相连。
[0042]
进一步的,内啮合喷油流道204与连接柱105外侧相连的一端通过螺塞102进行封堵。
[0043]
进一步的,轴承出油流道203通过销轴300内的销轴流道301与储油箱200相连。
[0044]
进一步的,外啮合喷油管202的两侧均设有喷油孔,分别用于同时对两侧的太阳轮600与行星轮400啮合处进行润滑。
[0045]
进一步的,内啮合喷油流道204的两侧均设有喷油孔,分别用于同时对两侧的行星轮400与内齿圈800啮合处进行润滑。
[0046]
进一步的,内啮合喷油流道204的喷油孔处设有用于调节喷油速度的带孔螺塞101。
[0047]
进一步的,储油箱200为环状且与支撑盘同轴心设置。
[0048]
使用时,太阳轮600通过与之啮合的行星轮400带动内齿圈800转动,从而实现带动输出风扇的驱动轴转动,各部件运转的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储油箱200内的润滑油依次经过销轴流道301、轴承出油流道203流入行星轮轴承500实现对行星轮轴承500进行润滑;储油箱200内的润滑油依次经过油管接头201、外啮合喷油管202从喷油孔喷出,实现从两侧对太阳轮600与行星轮400啮合处进行润滑;储油箱200内的润滑油依次经过连接柱流道103、内啮合喷油流道204从喷油孔喷出,实现从两侧对行星轮400与内齿圈800啮合处进行润滑,可通过更换不同开孔尺寸的带孔螺塞101,实现内啮合喷油流道204的喷油速度的调整。
[0049]
本实用新型采用集中供油、定点润滑的方式,分别对行星轮轴承500、内啮合齿面啮合点、外啮合齿面啮合点进行润滑,在保证各供油管路压力均衡的同时,简化了齿轮箱供油管路,减轻了整体重量和体积,结构简单紧凑且易于装配,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0050]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