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7095发布日期:2021-08-03 12:4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



背景技术:

胀锚螺栓又称为膨胀螺栓,主要用于将所需构建或设备固定在墙上、楼板上或者柱上,在修建轨道的时候也会用上。目前修建轨道,是先在地上铺上水泥(无钢筋),然后在水泥上打孔,将胀锚螺栓放进孔中进行固定,然后再铺上水泥(有钢筋),最后再安装轨道。膨胀螺栓放进孔,放入部分需要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这就对打孔的深度有要求,若孔深度过高,放入部分过多,导致露出部分少,若孔的深度过浅,放入部分过少,导致露出部分多,所以在安装时也需要人为的测量放置,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解决以上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的外周面依次套设有衬套、第一锥套、胀套和第二锥套,所述胀套的两端均布有多个缺口,所述第二锥套旋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衬套、第一锥套和胀套活动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二锥套的大端远离所述胀套,所述胀套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套的小端的外径,所述胀套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锥套的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一锥套的小端靠近所述胀套,所述第一锥套的大端靠近所述衬套,且所述第一锥套小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胀套的内径,所述第一锥套大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胀套的内径,所述衬套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锥套大端的外径,所述衬套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锥套大端的内径,所述胀套的外径与打孔的直径匹配,所述第二锥套大端的外径略小于打孔的直径。

作为优化,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平垫,所述平垫与所述螺杆活动连接,所述平垫位于所述衬套和螺母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缺口设有8个,所述胀套的两端分别十字交叉分布四个缺口。

作为优化,所述衬套、胀套均为圆柱形套筒,所述第一锥套和第二锥套的内孔均为圆柱形。

作为优化,所述胀套的长度为90±0.5mm所述胀套的内径为23±0.1mm,所述胀套的外径为28±0.1mm。

作为优化,所述衬套的长度为90±0.5mm,所述衬套的内径为23±0.1mm,所述衬套的外径为29±0.1mm。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锥套的内径为20.5±0.1mm,所述第一锥套的大端的外径为27.8±0.1mm,所述第一锥套的小端的外径为21.7±0.1mm。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锥套的大端的外径为27.8±0.1mm,所述第二锥套的小端的外径为21.7±0.1mm。

作为优化,所述缺口的长度为20mm,所述缺口的宽度为1.5mm。

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若打孔的深度不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胀锚螺栓放在孔中,胀套或者第一锥套有一部分露在地表上,可以发现孔的深度不够,则继续打孔;若打孔的深度过深,将本实用新型的胀锚螺栓放在孔中,由于衬套的外径大于第一锥套的大端的外径,所以衬套无法进入孔中,在孔内的只有第一锥套、胀套和第二锥套,然后将向下按压衬套固定,拧动螺母,螺杆向上移动,第二锥套的小端进入胀套,在将胀套膨胀的同事,胀套向第一锥套位移,由于第一锥套的大端被衬套抵住,因此,第一锥套的小端进入胀套,使得胀套的两端均膨胀,从而与水泥地面固定,方便安装,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搅拌灌浆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包括螺杆1和螺母2,所述螺杆1的外周面依次套设有衬套3、第一锥套4、胀套5和第二锥套6,所述胀套5的两端均布有多个缺口5a,所述第二锥套6旋接在所述螺杆1上,所述衬套3、第一锥套4和胀套5活动连接在所述螺杆1上,所述第二锥套6的大端远离所述胀套5,所述胀套5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套6的小端的外径,所述胀套5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锥套6的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一锥套4的小端靠近所述胀套5,所述第一锥套4的大端靠近所述衬套3,且所述第一锥套4小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胀套5的内径,所述第一锥套4大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胀套5的内径,所述衬套3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锥套4大端的外径,所述衬套3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锥套4大端的内径,所述胀套5的外径与打孔的直径匹配,所述第二锥套6大端的外径略小于打孔的直径。螺杆与胀套之间有缝隙,在组装阶段,将第一锥套的小端设置在胀套与螺杆之间的缝隙中,第二锥套的小端设置在胀套与螺杆之间的缝隙中,螺母、平垫、衬套、第一锥套均抵接。

例如,本实施例中,孔直径为28.1mm,胀套外径为28mm,第二锥套大端的外径为28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1上还套设有平垫7,所述平垫7与所述螺杆1活动连接,所述平垫7位于所述衬套3和螺母2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5a设有8个,所述胀套5的两端分别十字交叉分布四个缺口5a。

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套3、胀套5均为圆柱形套筒,所述第一锥套4和第二锥套5的内孔均为圆柱形,内孔即内通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胀套5的长度为90±0.5mm,所述胀套5的内径为23±0.1mm,所述胀套的外径为28±0.1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套3的长度为90±0.5mm,所述衬套3的内径为23±0.1mm,所述衬套3的外径为29±0.1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套4的内径为20.5±0.1mm,所述第一锥套4的大端的外径为27.8±0.1mm,所述第一锥套4的小端的外径为21.7±0.1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锥套6的大端的外径为27.8±0.1mm,所述第二锥套6的小端的外径为21.7±0.1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5a的长度为20mm,所述缺口5a的宽度为1.5mm。

胀套、衬套可以由金属板材冲压弯曲制成或者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者高碳钢,精密加工形成,螺栓部分可以采用粉末冶金形成,对精密度高的要求的产品,可二次机械加工,也可以采用冷锻、挤压、搓丝、精加工和热处理形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统计数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1)和螺母(2),所述螺杆(1)的外周面依次套设有衬套(3)、第一锥套(4)、胀套(5)和第二锥套(6),所述胀套(5)的两端均布有多个缺口(5a),所述第二锥套(6)旋接在所述螺杆(1)上,所述衬套(3)、第一锥套(4)和胀套(5)活动连接在所述螺杆(1)上,所述第二锥套(6)的大端远离所述胀套(5),所述胀套(5)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套(6)的小端的外径,所述胀套(5)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锥套(6)的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一锥套(4)的小端靠近所述胀套(5),所述第一锥套(4)的大端靠近所述衬套(3),且所述第一锥套(4)小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胀套(5)的内径,所述第一锥套(4)大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胀套(5)的内径,所述衬套(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锥套(4)大端的外径,所述衬套(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锥套(4)大端的内径,所述胀套(5)的外径与打孔的直径匹配,所述第二锥套(6)大端的外径小于打孔的直径,所述衬套(3)的外径大于所述胀套(5)的外径且所述衬套(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锥套(4)大端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上还套设有平垫(7),所述平垫(7)与所述螺杆(1)活动连接,所述平垫(7)位于所述衬套(3)和螺母(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5a)设有8个,所述胀套(5)的两端分别十字交叉分布四个缺口(5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胀套(5)均为圆柱形套筒,所述第一锥套(4)和第二锥套(6)的内孔均为圆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套(5)的长度为90mm所述胀套(5)的内径为23mm,所述胀套(5)的外径为2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的长度为90mm,所述衬套(3)的内径为23mm,所述衬套(3)的外径为2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套(4)的内径为20.5mm,所述第一锥套(4)的大端的外径为27.8mm,所述第一锥套(4)的小端的外径为21.7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套(6)的大端的外径为27.8mm,所述第二锥套(6)的小端的外径为21.7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5a)的长度为20mm,所述缺口(5a)的宽度为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胀锚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的外周面依次套设有衬套、第一锥套、胀套和第二锥套,所述胀套的两端均布有多个缺口,所述第二锥套旋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衬套、第一锥套和胀套活动连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胀套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套的小端的外径,所述胀套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锥套的大端的外径,所述第一锥套的小端靠近所述胀套,且所述第一锥套小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胀套的内径,所述第一锥套大端的外径大于所述胀套的内径,所述衬套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锥套大端的外径,所述衬套的外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锥套大端的内径。本实用新型方便安装,提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杨;梁绍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奇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