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0458发布日期:2021-08-31 13:3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制动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开始普及,轮毂电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部件之一。轮毂电机是将汽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刹车系统集成到一起而设计出来的电机总成。

由于轮毂电机使用的是传统的一体式卡钳,钳体钳口径向两端皆为闭合结构,所以从制动盘内侧安装十分麻烦,而且汽车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摩擦片的损耗大,需要经常更换摩擦片,现有技术中,更换摩擦片需要将整个卡钳卸下,更换摩擦片后,再将卡钳安装在制动盘上,难度大,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方便更换摩擦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或第二钳体含有用于与底盘部件连接的凸耳,所述第一钳体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二钳体设有第二活塞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组合形成供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容纳的空腔,所述空腔开口朝上,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端设有用于抵住摩擦片的限位簧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下侧通过簧片限位杆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通过回位簧片进行回位。

所述限位簧片通过销钉固定在钳体上端。

所述簧片限位杆设有两根且分别插设于摩擦片左右两侧,所述回位簧片设于两个簧片限位杆之间。

所述回位簧片两端与簧片限位杆连接,所述回位簧片前后端均设有回位弹性部,所述回位弹性部位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且前后两回位弹性部分别抵住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

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设有中间支架,所述第一钳体、中间支架和第二钳体通过第二螺栓依次连接,所述凸耳设于中间支架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更换摩擦片只需取出簧片限位杆,拨开限位簧片,即可将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从空腔开口取出进行更换,方便快捷,无需将卡钳整体取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卡钳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卡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卡钳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卡钳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包括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所述第一钳体21或第二钳体22含有用于与底盘部件3连接的凸耳4,在本实施例中,凸耳4设于第二钳体22底部,所述凸耳4与底盘部件3之间通过第三螺栓20连接,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通过第一螺栓5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钳体21设有第一活塞211和第一摩擦片212,所述第二钳体22设有第二活塞221和第二摩擦片222,所述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组合形成供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容纳的空腔6,所述空腔6开口朝上,所述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上端设有用于抵住摩擦片的限位簧片7,限位簧片7通过销钉8固定在钳体上端,所述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下侧通过簧片限位杆9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通过回位簧片10进行回位。

所述簧片限位杆9设有两根且分别插设于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左右两侧,所述回位簧片10设于两个簧片限位杆9之间。

所述回位簧片10两端与簧片限位杆9连接,使得回位簧片进行固定。所述回位簧片10前后端均设有回位弹性部10a,所述回位弹性部10a位于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之间,且前后两回位弹性部10a分别抵住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当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相对移动时挤压回位弹性部10a,失去活塞的推力后,回位弹性部10a产生弹力使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分开进行回位。

如图3和图4所示,与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内扣式环形制动盘1进行装配时,内扣式环形制动盘1具有内制动盘11、外制动盘12和连接臂13,所述内制动盘11径向外侧端和外制动盘12径向外侧端通过连接臂13连接,底盘部件3设于内扣式环形制动盘1中心,底盘部件4是整车底盘的一部分,与内扣式环形制动盘1不连接,装配结构指定底盘部件3所朝向的位置为内。第一钳体21设于内制动盘11内侧,第二钳体22设于内制动盘11和外制动盘12之间的空腔40内,使得第一钳体21的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钳体22的第二摩擦片222对向分布于内制动盘11两侧,第一摩擦片212和第二摩擦片222相互配合夹紧内制动盘11进行制动。

这样的结构使得更换摩擦片时无需将整个卡钳从底盘部件上拆下来,只需将簧片限位杆9取出,接着将限位簧片7拨开,卡钳设置处内制动盘11径向外侧端和外制动盘12径向外侧端之间没有设置连接臂13,摩擦片可以从内制动盘和外制动盘之间径向外侧的开口处50取出,最终能够实现内外摩擦片的更换,这样的结构更换摩擦片更加方便,也便于更换后卡钳的装配。

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除了对向式卡钳的结构有所区别,实施例二中的对向式卡钳2’包括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所述第一钳体21’和第二钳体22’之间设有中间支架23’,所述第一钳体21’、中间支架23’和第二钳体22’通过第二螺栓30依次连接,所述凸耳4设于中间支架23’底部。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或第二钳体含有用于与底盘部件连接的凸耳,所述第一钳体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二钳体设有第二活塞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组合形成供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容纳的空腔,所述空腔开口朝上,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端设有用于抵住摩擦片的限位簧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下侧通过簧片限位杆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通过回位簧片进行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簧片通过销钉固定在钳体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限位杆设有两根且分别插设于摩擦片左右两侧,所述回位簧片设于两个簧片限位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簧片两端与簧片限位杆连接,所述回位簧片前后端均设有回位弹性部,所述回位弹性部位于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且前后两回位弹性部分别抵住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之间设有中间支架,所述第一钳体、中间支架和第二钳体通过第二螺栓依次连接,所述凸耳设于中间支架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对向式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或第二钳体含有用于与底盘部件连接的凸耳,所述第一钳体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二钳体设有第二活塞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组合形成供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容纳的空腔,所述空腔开口朝上,所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端设有用于抵住摩擦片的限位簧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下侧通过簧片限位杆进行限位,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通过回位簧片进行回位。更换摩擦片只需取出簧片限位杆,拨开限位簧片,即可将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从空腔开口取出进行更换,方便快捷,无需将卡钳整体取下。

技术研发人员:谢作楼;陈庆林;郑瑞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力邦合信智能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4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