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回转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2030发布日期:2021-12-11 13:1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杆回转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丝杆支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丝杆回转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2.丝杆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旋转实现线性运动,具备了高精度、可逆变和高效率的优点,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中。在现有技术当中,对于大行程的机床丝杆均采用两端支撑的结构,因自身重力,丝杆中部会产生一定的下垂,而下垂则会影响丝杆运行精度,故需要对丝杆进行预拉伸。
3.在丝杆工作时,由于温度上升,丝杆产生热伸长,且常规的角接触球轴承支撑着丝杆时,丝杆伸长,轴承轴向载荷越大,高速旋转时丝杆以及支撑机构容易受损,影响使用寿命,增大返修次数,进而增加使用成本。
4.因此,研发一种能减少支撑机构中轴承的摩擦阻力且丝杆热伸长不影响轴承正常工作的支撑机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丝杆回转支撑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摩擦力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丝杆回转支撑机构,包括:
8.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中部自左往右依次贯穿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及第二安装腔,该第一轴承座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置有注油组件,所述第一轴承座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贯穿设置有排油孔;
9.滚子轴承,所述滚子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中;
10.平面推力轴承,所述平面推力轴承设置与所述第二安装腔中。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贯穿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及下孔,所述下孔中设置有延伸入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延长管,所述注油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孔中。
12.优选的,所述注油组件包括注油阀及注油接口,所述注油阀下表面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设置于所述上孔中,所述注油接口连接于该注油阀上表面。
13.优选的,所述平面推力轴承包括自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中的座圈、第一滚子单元及轴圈,所述注油组件与所述第一滚子单元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中,所述排油孔位于该第一滚子单元的正下方。
14.优选的,位于所述轴圈右侧、所述第二安装腔中设置有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右端延伸出该第二安装腔设置,于该第一垫圈中设置有碟簧。
15.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右表面连接有防尘罩以用于罩住所述第二安装腔开口。
16.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左表面连接有第一法兰盘。
17.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丝杆回转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中部自左往右依次贯穿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及第二安装腔,该第一轴承座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设置有注油组件,所述第一轴承座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贯穿设置有排油孔;滚子轴承,所述滚子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中;平面推力轴承,所述平面推力轴承设置与所述第二安装腔中。其中,为了丝杆顺滑转动,在第一轴承座中设置有滚子轴承、平面推力轴承,丝杆进入到第一轴承座并依次穿过滚子轴承、平面推力轴承,进而被支撑于第一轴承座中,然后在对应着平面推力轴承的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注油装置,减少平面推力轴承的摩擦阻力,并且还能及时排除摩擦热量,防止平面推力轴承过热以及磨损后发生咬合,提升机构安全性,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丝杆回转支撑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轴承座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轴承座的b

b方向的剖视图。
22.图中:1

第一轴承座;10

第一安装腔;11

第二安装腔;2

注油组件;12

排油孔;13

滚子轴承;14

平面推力轴承;130

第二垫圈;131

第二滚子单元;132

第三垫圈;15

延长管;20

注油阀;21

注油接口;140

座圈;141

第一滚子单元;142

轴圈;143

第一垫圈;144

碟簧;4

第一法兰盘;5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3.参见图1、图2、图3中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丝杆回转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1,所述第一轴承座1中部自左往右依次贯穿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安装腔10及第二安装腔11,该第一轴承座1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11设置有注油组件2,所述第一轴承座1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11贯穿设置有排油孔12;滚子轴承13,所述滚子轴承1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0中;平面推力轴承14,所述平面推力轴承14设置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1中。
24.具体的,第二安装腔11的空间尺寸大于第一安装腔10的空间尺寸;滚子轴承13包括自左往右依次设置的第二垫圈130、第二滚子单元131及第三垫圈132,第二垫圈130中部朝内凹陷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在第一环形凹槽当中设置有橡胶圈以用于与丝杆连接接触,增强丝杆与第二垫圈130之间的稳定性,第二垫圈130外周沿间隔分布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以用于增大第二垫圈130外周沿摩擦力,增强第二垫圈130与第一轴承座1的连接稳定性;此外,第三垫圈132包括通过螺钉或插销连接的上半环及下半环,通过上半环、下半环连接,上半环、下半环呈弧形设置,可以包覆着丝杆。通过第二垫圈130、第三垫圈132,将第二滚子单元131固定在第二垫圈130、第三垫圈132之间,从而起到稳定第二滚子单元131、丝杆的位置。
25.此外,滚子轴承13与第一安装腔10之间存在间隙,平面推力轴承14与第二安装腔11之间存在间隙。
26.参见图1、图2、图3中所示,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丝杆回转支撑机构,所述第一轴承座1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11贯穿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及下孔,所述下孔中设置有延伸入所述第二安装腔11的延长管15,所述注油组件2设置于所述上孔中。具体的,延长管15的下端靠近于第一滚子单元以用于快速、准确地滴入润滑油,从而实现减少第一滚子单元摩擦力的作用,进一步防止第一滚子单元因磨损发生咬合的问题。
27.参见图1、图2、图3中所示,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丝杆回转支撑机构,所述注油组件2包括注油阀20及注油接口21,所述注油阀20下表面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设置于所述上孔中,所述注油接口21连接于该注油阀20上表面。具体的,设置注油阀20能定时往第一滚子单元处滴入润滑油;设置注油接口21能外接注油管道,从而使落油更加迅速以及不会发生断油情况。
28.参见图1、图2、图3中所示,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丝杆回转支撑机构,所述平面推力轴承14包括自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1中的座圈140、第一滚子单元141及轴圈142,所述注油组件2与所述第一滚子单元14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中,所述排油孔12位于该第一滚子单元141的正下方。具体的,将排油孔12设置在第二安装腔11上并靠近第一滚子单元141位置,有利于润滑油迅速排出,防止润滑油过多并积聚在第一滚子单元141当中,能保证第一滚子单元141内部整洁性;并且,润滑油能带走第一滚子单元141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并由排油孔12迅速排出。
29.参见图1、图2、图3中所示,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丝杆回转支撑机构,位于所述轴圈142右侧、所述第二安装腔11中设置有第一垫圈143,所述第一垫圈143右端延伸出该第二安装腔11设置,于该第一垫圈143中设置有碟簧144。具体的,当丝杆发生热伸长后,由于碟簧144的预载力,可对间隙进行自补偿。
30.参见图1、图2、图3中所示,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丝杆回转支撑机构,所述第一轴承座1右表面连接有防尘罩3以用于罩住所述第二安装腔11开口。具体的,设置防尘罩3有利于防止外界砂石或小颗粒进入到第二安装腔11中,有效保护机构内部。
31.参见图1、图2、图3中所示,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丝杆回转支撑机构,所述第一轴承座1左表面连接有第一法兰盘4。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法兰盘4用于固定丝杆位置,并且第一法兰盘4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轴承座1上。
32.在安装时,先将丝杆穿过第一法兰盘4,然后将滚子轴承13套设于丝杆上,将第一法兰盘4固定于第一轴承座1上,并将丝杆穿过于第一轴承座1,此时,滚子轴承13置于第一安装腔10中;再将平面推力轴承14套设于丝杆上,然后安装第一垫片以及碟簧144,最终使用螺母5固定。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丝杆回转支撑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1,所述第一轴承座1中部自左往右依次贯穿设置有连通的第一安装腔10及第二安装腔11,该第一轴承座1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11设置有注油组件2,所述第一轴承座1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安装腔11贯穿设置有排油孔12;滚子轴承13,所述滚子轴承1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0中;平面推力轴承14,所述平面推力轴承14设置与所述第二安装腔11中。其中,为了丝杆顺滑转动,在第一轴承座1中设置有滚子轴承13、平面推力轴承14,丝杆进入到第一轴承座1并依次穿过滚子轴承13、平面推力轴承14,进而被支撑于第一轴承座1中,然后在对应着平面推力轴承14
的第一轴承座1上设置有注油装置,减少平面推力轴承14的摩擦阻力,并且还能及时排除摩擦热量,防止平面推力轴承14过热以及磨损后发生咬合,提升机构安全性,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3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