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4890发布日期:2021-10-09 11:3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微型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传动机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型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2.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是各种大小机械工程中常用且重要的部分,其中传动装置一般主要是靠主动件带动从动件啮合或者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一般而言,一个驱动装置配合驱动一个传动装置最终实现一个动力输出,而在很多需要大力输出的情形下,这样的单一输入和传动方式并不能满足需求。而如果设计多个驱动装置分别配合驱动多个传动装置实现多个并行的动力输出进行共同作用,往往会导致整体结构比较复杂,占据的体积空间较大,尤其是不符合一些要求小型化、轻薄化、便携性的中小型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传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机构存在的单一输入方式不能满足大推力输出的需求,而采用多输入方式时导致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型传动机构,包括:
5.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有第一驱动齿轮;
6.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有第二驱动齿轮;
7.第一转向面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直接或者间接地驱动所述第一转向面齿轮转动;
8.第二转向面齿轮,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直接或者间接地驱动所述第二转向面齿轮转动;
9.输出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向面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向面齿轮之间,所述第一转向面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向面齿轮均和所述输出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输出件相对的两侧。
10.可选地,所述微型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向面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向面齿轮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输出件。
11.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转向面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输出件,所述第二转向面齿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输出件。
12.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为同轴设置的双联齿轮或者齿轮组。
13.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向面齿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呈线性排布且相对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转向面齿轮、所述第二驱动件以所述输出件的输出轴线对称布置。
14.可选地,所述输出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同时啮合输出。
15.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轴平行。
16.可选地,所述微型传动机构包括壳体和轴承,所述第一转向面齿轮、所述第二转向面齿轮和所述输出件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接合于所述壳体外部的两侧,所述轴承用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轴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配合。
17.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轴均与所述输出件的输出轴线垂直。
18.可选地,所述微型传动机构包括壳体,所述第一转向面齿轮、所述第二转向面齿轮和所述输出件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接合于所述壳体外部的两侧。
19.本技术提供的微型传动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微型传动机构采用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分别对应地驱动第一转向面齿轮、第二转向面齿轮转动,第一转向面齿轮和第二转向面齿轮同步带动输出件转动,这样实现了有限空间内异侧双输入、大力单输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型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型传动机构在省略壳体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以展示第一转向面齿轮、第二转向面齿轮、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输出件之间的配合方式。
2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4.10

第一驱动件;11

第一驱动齿轮;20

第二驱动件;21

第二驱动齿轮;30

第一转向面齿轮;40

第二转向面齿轮;50

输出件;60

第一传动组件;70

第二传动组件;80

壳体;81

通孔;90

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型传动机构进行说明。所述微型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10、第二驱动件20、第一转向面齿轮30、第二转向面齿轮40以及输出件50。
30.第一驱动件10设有第一驱动齿轮11,第二驱动件20设有第二驱动齿轮21。第一驱动件10和第二驱动件20分别位于输出件50相对的两侧。第一驱动件10通过第一驱动齿轮11直接或者间接地驱动第一转向面齿轮30转动。第二驱动件20通过第二驱动齿轮21直接或者间接地驱动第二转向面齿轮40转动。输出件50位于第一转向面齿轮30和第二转向面齿轮40之间,第一转向面齿轮30和第二转向面齿轮40均和输出件50连接。这样,第一驱动件10和第二驱动件20分别通过第一转向面齿轮30、第二转向面齿轮40同步带动输出件50。
31.本技术提供的微型传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第一驱动件10和第二驱动件20共同作用且通过输出件50合并输出,实现有限空间内异侧双输入,大力单输出的效果,满足小体积对大输出力的要求。
32.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0和第二驱动件20均为马达。第一驱动件10具有驱动轴,第一驱动件10的驱动轴上套接有所述驱动齿轮11,驱动齿轮11和第一转向面齿轮30啮合。同样地,第二驱动件20具有驱动轴,第二驱动件20的驱动轴上套接有所述驱动齿轮21,驱动齿轮21和第二转向面齿轮40啮合。
33.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第一转向面齿轮30和第二转向面齿轮40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连接输出件50。
34.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60和第二传动组件70,第一传动组件60和第二传动组件70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第一转向面齿轮3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60带动输出件50,第二转向面齿轮40通过第二传动组件70带动输出件50。
35.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60和第二传动组件70为同轴设置的双联齿轮或者齿轮组。第一传动组件60连接于第一转向面齿轮30和输出件50之间,第二传动组件70连接于第二转向面齿轮40和输出件50之间。换而言之,输出件50连接于两个同轴设置的双联齿轮或者齿轮组之间,第一转向面齿轮30和第二转向面齿轮40一一对应地通过两个同轴设置的双联齿轮或者齿轮组带动输出件50。
36.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60和第二传动组件70为同轴设置的双联齿轮或者齿轮组,输出件50为输出齿轮。输出件50与第一传动组件60、第二传动组件70同时啮合输出,实现动力的合并输出。
37.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60和第二传动组件70的传动轴平行。
38.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0、第一转向面齿轮30、第一传动组件60呈线性排布且相对且第二传动组件70、第二转向面齿轮40、第二驱动件20以输出件50的输出轴线对称布置。
39.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0和第二驱动件20的驱动轴均与输出件50的输出轴线垂直。
40.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传动机构包括壳体80,第一转向面齿轮30、第二转向面齿轮40、输出件50、第一传动组件60、第二传动组件70均安装于壳体80内,第一驱动件10和第二驱动件20分别接合于壳体80外部的两侧。
41.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壳体80的一侧表面设有供动力输出的通孔81。例如,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壳体80的顶面设有通孔81,输出件50位于对应壳体80顶面的通孔81的位置,从而使得动力从壳体80的顶面输出。
42.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图中未示出),输出件50为输出齿轮,输出件50套接在输出轴的外周,输出轴穿过壳体80供动力输出的所述通孔81。换而言之,第一驱动件10和第二驱动件20提供的动力由输出件50最终通过输出轴输出至壳体80外部。输出轴和第一驱动件10、第二驱动件20的驱动轴均垂直。
43.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型传动机构包括轴承90,轴承90用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轴与壳体80之间的配合。轴承90可以减小传动组件的轴与壳体8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
4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