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6049发布日期:2021-11-25 13:3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风管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风管是建筑内用于供风的管道,多采用各种金属材料制作,常用的包括镀锌铁皮和不锈钢等。
3.对于风管布置在桁架内的情况,风口通过竖直风管垂直安装在桁架下用于送风,目前的竖向风管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风管旁边的在外墙上钻孔,在孔中安装膨胀螺栓,然后在把风管点焊到膨胀螺栓上;另一种是在风管旁边的在外墙上钻孔,在孔中安装膨胀螺栓,采用钢套箍与膨胀螺栓连接。
4.由于桁架没有墙体,因此桁架内的竖向风管安装困难,施工过程风险系数较高,存在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的固定结构,用以解决桁架内的竖向风管安装困难,施工过程风险系数较高,存在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在工字钢梁下翼板上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两上夹板、下夹板和两锁紧杆,两所述上夹板分别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两侧的顶端,所述下夹板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的底端,两锁紧杆分别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的外侧且沿竖向穿设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螺纹连接在锁紧杆上的螺栓固定,下夹板底端焊接有吊杆一,固定组件布置两组,两吊杆一上穿设有槽钢,槽钢通过螺纹连接在吊杆一上的螺栓固定,槽钢上穿设有吊杆二,所述吊杆二上穿设有支撑杆一,横向风管搭设在支撑杆一上,横向风管的底端连通竖向风管,吊杆二的底端超出竖向风管的底端,吊杆二上还穿设有支撑杆二,所述竖向风管管壁搭接在支撑杆二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桁架内相邻工字钢吊装槽钢,再在槽钢上安装吊架固定竖向风管,既能满足竖向风管的使用功能,又增加安全系数,工期缩短,且对剧场整体效果布置美观,另外不需要焊接操作,对钢桁架防火涂层无破坏。
8.优选的,所述下夹板为角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材方便且结构强度较高。
10.优选的,所述上夹板的侧边具有朝向下夹板弯折的折弯,折弯抵在下夹板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为角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材方便且支撑强度较高。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二的一边穿设在竖向的吊杆二上,另一边穿设有横向的连接
杆,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紧固在支撑杆二上的螺栓。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1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具有截面为方形的结构,方形的结构贴合在竖向风管端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能够贴在竖向风管底端进行分担支撑。
18.优选的,所述下夹板为角钢。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固定的效果较好。
20.优选的,所述吊杆二布置在靠近竖向风管两侧的位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容易与其他结构干涉,布置方便。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用桁架内相邻工字钢吊装槽钢,再在槽钢上安装吊架固定竖向风管,既能满足竖向风管的使用功能,又增加安全系数,工期缩短,且对剧场整体效果布置美观,另外不需要焊接操作,对钢桁架防火涂层无破坏。
2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布置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竖向风管处的仰视结构图。
27.附图标记:1、工字钢梁下翼板;2、固定组件;21、上夹板;22、下夹板;23、锁紧杆;3、吊杆一;4、槽钢;5、吊杆二;6、支撑杆一;7、横向风管;8、竖向风管;9、支撑杆二;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29.结合图1和图2,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在工字钢梁下翼板1上的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包括两上夹板21、下夹板22和两锁紧杆23,两上夹板21分别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1两侧的顶端,下夹板22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1的底端,两锁紧杆23分别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1的外侧且沿竖向穿设在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上,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通过螺纹连接在锁紧杆23上的螺栓固定,下夹板22底端焊接有吊杆一3,固定组件2布置两组,两吊杆一3上穿设有槽钢4,槽钢4通过螺纹连接在吊杆一3上的螺栓固定,槽钢4上穿设有吊杆二5,吊杆二5上穿设有支撑杆一6,横向风管7搭设在支撑杆一6上,横向风管7的底端连通竖向风管8,吊杆二5的底端超出竖向风管8的底端,吊杆二5上还穿设有支撑杆二9,竖向风管8管壁搭接在支撑杆二9上。
30.用桁架内相邻工字钢吊装槽钢4,再在槽钢4上安装吊架固定竖向风管8,既能满足竖向风管8的使用功能,又增加安全系数,工期缩短,且对剧场整体效果布置美观,另外不需要焊接操作,对钢桁架防火涂层无破坏。
31.下夹板22为角钢,取材方便且结构强度较高。上夹板21的侧边具有朝向下夹板22弯折的折弯,折弯抵在下夹板22上,固定组件2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32.结合图3,支撑杆一6和支撑杆二9均为角钢,取材方便且支撑强度较高。支撑杆二9的一边穿设在竖向的吊杆二5上,另一边穿设有横向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上螺纹连接有紧固在支撑杆二9上的螺栓,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33.连接杆10的中部具有截面为方形的结构,方形的结构贴合在竖向风管8端部,连接杆10能够贴在竖向风管8底端进行分担支撑。
34.下夹板22为角钢,夹紧固定的效果较好。吊杆二5布置在靠近竖向风管8两侧的位置,不容易与其他结构干涉,布置方便。
35.施工流程如下,1)根据钢桁架平面图,建立三维模型
36.2)根据风管平面图;建立三维模型;
37.3)调整风管在桁架内的高度和位置,做到不与桁架相碰撞。
38.4)现场测量放线,规划风管及槽钢4的安装点位;
39.5)将槽钢通过固定组件2固定桁架内的工字钢上
40.6)通过槽钢4上的孔洞固定吊装下部的水平风管和竖向风管
41.7)螺栓紧固;
42.8)现场螺栓连接点紧定并检测。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工字钢梁下翼板(1)上的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包括两上夹板(21)、下夹板(22)和两锁紧杆(23),两所述上夹板(21)分别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1)两侧的顶端,所述下夹板(22)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1)的底端,两锁紧杆(23)分别位于工字钢梁下翼板(1)的外侧且沿竖向穿设在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上,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通过螺纹连接在锁紧杆(23)上的螺栓固定,下夹板(22)底端焊接有吊杆一(3),固定组件(2)布置两组,两吊杆一(3)上穿设有槽钢(4),槽钢(4)通过螺纹连接在吊杆一(3)上的螺栓固定,槽钢(4)上穿设有吊杆二(5),所述吊杆二(5)上穿设有支撑杆一(6),横向风管(7)搭设在支撑杆一(6)上,横向风管(7)的底端连通竖向风管(8),吊杆二(5)的底端超出竖向风管(8)的底端,吊杆二(5)上还穿设有支撑杆二(9),所述竖向风管(8)管壁搭接在支撑杆二(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22)为角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21)的侧边具有朝向下夹板(22)弯折的折弯,折弯抵在下夹板(2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6)和支撑杆二(9)均为角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二(9)的一边穿设在竖向的吊杆二(5)上,另一边穿设有横向的连接杆(10),连接杆(10)上螺纹连接有紧固在支撑杆二(9)上的螺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的中部具有截面为方形的结构,方形的结构贴合在竖向风管(8)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22)为角钢。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8)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二(5)布置在靠近竖向风管(8)两侧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桁架内竖向风管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在工字钢梁下翼板上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两上夹板、下夹板和两锁紧杆,下夹板底端焊接有吊杆一,固定组件布置两组,两吊杆一上穿设有槽钢,槽钢通过螺纹连接在吊杆一上的螺栓固定,槽钢上穿设有吊杆二,吊杆二上穿设有支撑杆一,横向风管搭设在支撑杆一上,横向风管的底端连通竖向风管,吊杆二的底端超出竖向风管的底端,吊杆二上还穿设有支撑杆二,竖向风管管壁搭接在支撑杆二上。用桁架内相邻工字钢吊装槽钢,再在槽钢上安装吊架固定竖向风管,既能满足竖向风管的使用功能,又增加安全系数,工期缩短,且对剧场整体效果布置美观,另外不需要焊接操作,对钢桁架防火涂层无破坏。架防火涂层无破坏。架防火涂层无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高宁 刘占强 郭晓娟 李孟函 李龙 姜立涛 邹航 王升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5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