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5731发布日期:2021-12-04 10:3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bim的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bim精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


背景技术:

2.bim是由充足信息构成以支持新产品开发管理,并可由计算机应用程序直接解释的建筑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即数字技术支撑的对建筑环境的生命周期管理,在现在的土木工程和家具精装中,bim的使用市场使用量也是越来越大的,但是在bim精装施工中,需要采用到投影放样设备来进行显示使用。
3.现有市面上的bim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在工作使用中存在,装置的功能化强,不能对放射仪进行升降移动,并且装置的实用性不强,不能对放射仪进行多方位的调节,同时装置不方便对投影数据进行采集记录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bim的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包括衔架和升降机构,所述衔架的上方设置有放射仪,且放射仪的上方设置有台座,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台座的上方,且升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方设置有展板。
6.优选的,所述台座包括腔体、第一弹簧、卡销和球头,且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方设置有卡销,且卡销的上方设置有球头,所述卡销通过第一弹簧与腔体之间构成弹性平移结构,且第一弹簧、卡销均关于腔体的表面等距分布。
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球头与腔体之间的配合与台座构成可活动结构,且球头与腔体之间为内嵌连接。
8.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摇把、齿轮、第一齿条、立柱、第二齿条、活动杆、挡板、第二弹簧和拉杆,且摇把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的左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条,且第二齿条的左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左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左侧设置有拉杆,所述第一齿条通过齿轮与摇把之间的配合与立柱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齿条与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通过挡板与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与拉杆构成弹性平移结构,且拉杆的外部表面与第二弹簧的内部表面相互贴合。
10.优选的,所述展板通过卡块与滑槽之间的配合与横梁构成滑动结构,且展板与滑槽之间为卡槽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台座,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任意的调整升降机构的位置,因为升降机构通过球头与腔体进行内嵌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本装置的升降机构可以与台座进行万向的移动调节,并且在进行万向调节时,第一弹簧会控制着卡销对球头进行抵触,从而可以使得本装置的球头调节时更加的稳定,并且还设置有设置有升降机构,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兼容性,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摇动摇把,然后摇把带着齿轮进行旋转运动,通过齿轮的旋转运动,可以使得第一齿条进行啮合升降运动,从而可以控制着放射仪在立柱上进行升降运动,并且在完成升降后,使用者还可以拉动拉杆,控制着拉杆带着第二弹簧使得挡板对活动杆进行弹性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杆与第二齿轮上方的齿纹进行啮合连接,这样的设计不但使得本装置的放射仪可以进行高度的升降,还可以使其进行稳定的配合固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台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衔架;2、放射仪;3、台座;4、升降机构;5、横梁;6、滑槽;7、卡块;8、展板;301、腔体;302、第一弹簧;303、卡销;304、球头;401、摇把;402、齿轮;403、第一齿条;404、立柱;405、第二齿条;406、活动杆;407、挡板;408、第二弹簧;409、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精装施工现场投影放样设备,包括衔架1和升降机构4,衔架1的上方设置有放射仪2,且放射仪2的上方设置有台座3,升降机构4安装于台座3的上方,且升降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横梁5,横梁5的内部设置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卡块7,卡块7的上方设置有展板8。
19.进一步的,台座3包括腔体301、第一弹簧302、卡销303和球头304,且腔体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302,第一弹簧302的上方设置有卡销303,且卡销303的上方设置有球头304,卡销303通过第一弹簧302与腔体301之间构成弹性平移结构,且第一弹簧302、卡销303均关于腔体301的表面等距分布,对本装置设置有台座3,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任意的调整升降机构4的位置,因为升降机构4通过球头304与腔体301进行内嵌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本装置的升降机构4可以与台座3进行万向的移动调节,并且在进行万向调节时,第一弹簧302会控制着卡销303对球头304进行抵触,从而可以使得本装置的球头304调节时更加的稳定。
20.进一步的,升降机构4通过球头304与腔体301之间的配合与台座3构成可活动结构,且球头304与腔体301之间为内嵌连接,可活动机构的设计使得本装置的升降机构4可以
进行稳定的调节活动。
21.进一步的,升降机构4包括摇把401、齿轮402、第一齿条403、立柱404、第二齿条405、活动杆406、挡板407、第二弹簧408和拉杆409,且摇把401的内部设置有齿轮402,齿轮40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齿条403,且第一齿条403的左侧设置有立柱404,立柱404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齿条405,且第二齿条405的左侧设置有活动杆406,活动杆406的左侧设置有挡板407,且挡板40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弹簧408,第二弹簧408的左侧设置有拉杆409,第一齿条403通过齿轮402与摇把401之间的配合与立柱404构成升降结构,且第一齿条403与齿轮402之间为啮合连接,对本装置设置有升降机构4,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兼容性,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摇动摇把401,然后摇把401带着齿轮402进行旋转运动,通过齿轮402的旋转运动,可以使得第一齿条403进行啮合升降运动,从而可以控制着放射仪2在立柱404上进行升降运动,并且在完成升降后,使用者还可以拉动拉杆409,控制着拉杆409带着第二弹簧408使得挡板407对活动杆406进行弹性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杆406与第二齿轮402上方的齿纹进行啮合连接,这样的设计不但使得本装置的放射仪2可以进行高度的升降,还可以使其进行稳定的配合固定。
22.进一步的,活动杆406通过挡板407与第二弹簧408之间的配合与拉杆409构成弹性平移结构,且拉杆409的外部表面与第二弹簧408的内部表面相互贴合,弹性平移结构的设计使得本装置的活动杆406可以进行左右方向的弹性运动。
23.进一步的,展板8通过卡块7与滑槽6之间的配合与横梁5构成滑动结构,且展板8与滑槽6之间为卡槽连接,对本装置设置有展板8、卡块7和滑槽6,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化,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推动着展板8,并且在展板8的下方我们设置有卡块7与横梁5内部的滑槽6进行连接配合,并且其卡块7的横截面为“l”型构造,这样的设计不但使得使用者在展板8上对放样的参数进行记录,还可以对展板8进行推动平移,这样便于从不同的方位进行展示。
24.工作原理:首先我们需要把装置的衔架1放置到平稳的地面上,我们设置有升降机构4,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兼容性,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摇动摇把401,然后摇把401带着齿轮402进行旋转运动,通过齿轮402的旋转运动,可以使得第一齿条403进行啮合升降运动,从而可以控制着放射仪2在立柱404上进行升降运动,并且在完成升降后,使用者还可以拉动拉杆409,控制着拉杆409带着第二弹簧408使得挡板407对活动杆406进行弹性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杆406与第二齿轮402上方的齿纹进行啮合连接,这样的设计不但使得本装置的放射仪2可以进行高度的升降,还可以使其进行稳定的配合固定,并且其放射仪2为市面上成熟的投影放样技术,并且还设置有台座3,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任意的调整升降机构4的位置,因为升降机构4通过球头304与腔体301进行内嵌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本装置的升降机构4可以与台座3进行万向的移动调节,并且在进行万向调节时,第一弹簧302会控制着卡销303对球头304进行抵触,从而可以使得本装置的球头304调节时更加的稳定,同时还设置有展板8、卡块7和滑槽6,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化,使用者在进行使用时可以推动着展板8,并且在展板8的下方我们设置有卡块7与横梁5内部的滑槽6进行连接配合,并且其卡块7的横截面为“l”型构造,这样的设计不但使得使用者在展板8上对放样的参数进行记录,还可以对展板8进行推动平移,这样便于从不同的方位进行展示。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