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3824发布日期:2022-02-12 14:2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差速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


背景技术:

2.差速器是一种具有动力传递和动力分配功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当汽车遇到转弯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滑动摩擦,从而保证行驶车辆的安全系数,提高减速器的运行寿命。
3.然而,当汽车在遇到极其恶劣的路况时,如遇到泥泞和非常恶劣的路面,由于差速器的功能作用,会导致其中一边的轮胎由于与路面的附着力不够而打滑,另一边的轮胎反而不转动,进而使得汽车无足够的牵引力,无法摆脱困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其在遇到恶劣路况时、能够为汽车提供足够牵引力以摆脱困境。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包括有前壳、以及盖设在前壳端口处的后壳,前壳与后壳之间形成一腔室,腔室内设有前伞齿轮、后伞齿轮、以及与前伞齿轮和后伞齿轮啮合的行星轮,所述后伞齿轮的外周壁上设有啮合外齿,腔室内设有与腔室周向固定并能轴向移动的锁止圈,锁止圈的内圈设有轴向位移至啮合外齿处时能与啮合外齿相啮合的啮合内齿,锁止圈的前侧面与腔室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后侧面与能在腔室内轴向移动的密封圈相抵靠,密封圈与腔室的对应侧壁之间形成一驱动气腔,位于驱动气腔内的腔室上开设有与外界气源连通的驱动气道。
7.在上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中,所述后壳的后端套装有不随后壳旋转的气环,气环与后壳之间设有两个沿气环轴向间隔分布的o形圈,且两o形圈、气环与后壳之间形成一环形气腔,所述驱动气道包括有开设在后壳上的前气道、以及开设在气环上的后气道,前气道的内端口与驱动气腔连通、外端口与环形气腔连通,后气道的内端口与环形气腔连通、外端口开设在气环的外端面上。
8.在上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中,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后壳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套装在环形凹槽内、并与环形凹槽之间形成所述驱动气腔,所述锁止圈的后端端部插设在环形凹槽内。
9.在上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中,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前壳内壁面上开设有内直齿,所述锁止圈的外圈开设有与内直齿相啮合的外直齿。
10.在上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中,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前壳上开设有与锁紧圈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台阶面,所述复位弹簧周向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锁紧圈上、另一端抵靠在定位台阶面上。
11.在上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中,位于所述气环前侧的后壳上套装有后轴承,后
轴承的外圈螺接有轴承固定圈,气环的后端外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凸沿,环形凸沿通过异形卡簧卡装在轴承固定圈上。
12.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3.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在驱动气腔内的高压气体驱动下推动锁止圈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一同沿腔室轴向移动,进而锁止圈上的啮合内齿与后伞齿轮的啮合外齿相啮合,以实现锁止圈、前伞齿轮、后伞齿轮、前壳以及后壳的刚性联接,从而当汽车在遇到极其恶劣的路况时,汽车的两半轴刚性联接、两轮胎能够以同一转速转动,使得汽车能够具有足够的牵引力用于摆脱困境。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16.图中:1、前壳;2、后壳;3、前伞齿轮;4、后伞齿轮;5、行星轮;6、啮合外齿;7、锁止圈;8、啮合内齿;9、复位弹簧;10、密封圈;11、驱动气道;12、气环;13、o形圈;14、环形气腔;15、前气道;16、后气道;17、环形凹槽;18、外直齿;19、前轴承;20、后轴承;21、环形凸沿;22、轴承固定圈;23、异形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18.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包括有前壳1、以及盖设在前壳1端口处的后壳2,前壳1与后壳2之间形成一腔室,腔室内设有前伞齿轮3、后伞齿轮4、以及与前伞齿轮3和后伞齿轮4啮合的行星轮5,所述后伞齿轮4的外周壁上设有啮合外齿6,腔室内设有与腔室周向固定并能轴向移动的锁止圈7,锁止圈7的内圈设有轴向位移至啮合外齿6处时能与啮合外齿6相啮合的啮合内齿8,锁止圈7的前侧面与腔室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后侧面与能在腔室内轴向移动的密封圈10相抵靠,密封圈10与腔室的对应侧壁之间形成一驱动气腔,位于驱动气腔内的腔室上开设有与外界气源连通的驱动气道11。
19.其工作原理为:由外界气源通过驱动气道11朝驱动气腔内吹入高压气体,使得密封圈10在高压气体的驱动下推动锁止圈7克服复位弹簧9的弹性力一同沿腔室轴向移动,进而锁止圈7上的啮合内齿8与后伞齿轮4的啮合外齿6相啮合,以实现锁止圈7、前伞齿轮3、后伞齿轮4、前壳1以及后壳2的刚性联接;而在驱动气腔解除高压时,复位弹簧9的弹性力推动锁止圈7以及密封圈10一同沿腔室轴向移动,使得锁止圈7上的啮合内齿8与后伞齿轮4的啮合外齿6相分离,从而解除了锁止圈7与后伞齿轮4的刚性联接。
20.更进一步,为了使得外界气源在前壳1以及后壳2旋转状态下朝驱动气道11吹入高压气体,驱动气道11的具体组成结构为:所述后壳2的后端套装有不随后壳2旋转的气环12,气环12与后壳2之间设有两个沿气环12轴向间隔分布的o形圈13,且两o形圈13、气环12与后壳2之间形成一环形气腔14,所述驱动气道11包括有开设在后壳2上的前气道15、以及开设在气环12上的后气道16,前气道15的内端口与驱动气腔连通、外端口与环形气腔14连通,后气道16的内端口与环形气腔14连通、外端口开设在气环12的外端面上。
21.与此同时,密封圈10与腔室内的具体配合结构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后壳2上开设
有环形凹槽17,所述密封圈10套装在环形凹槽17内、并与环形凹槽17之间形成所述驱动气腔,所述锁止圈7的后端端部插设在环形凹槽17内。
22.更进一步,锁止圈7与腔室之间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周向定位结构,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锁止圈7与腔室能够具备稳定、牢固的周向连接配合以及能轴向相对位移,其结构为: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前壳1内壁面上开设有内直齿,所述锁止圈7的外圈开设有与内直齿相啮合的外直齿18。
23.并且,为了使得锁紧圈在腔室内进行稳定的轴向移动,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前壳1上开设有与锁紧圈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台阶面,所述复位弹簧9周向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复位弹簧9的一端抵靠在锁紧圈上、另一端抵靠在定位台阶面上。
24.此外,在实际应用时,前壳1的前端套装有前轴承19,而位于所述气环12前侧的后壳2上套装有后轴承20,后轴承20的外圈螺接有轴承固定圈22,气环12的后端外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凸沿21,环形凸沿21通过异形卡簧23卡装在轴承固定圈22上。
25.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包括有前壳(1)、以及盖设在前壳(1)端口处的后壳(2),前壳(1)与后壳(2)之间形成一腔室,腔室内设有前伞齿轮(3)、后伞齿轮(4)、以及与前伞齿轮(3)和后伞齿轮(4)啮合的行星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伞齿轮(4)的外周壁上设有啮合外齿(6),腔室内设有与腔室周向固定并能轴向移动的锁止圈(7),锁止圈(7)的内圈设有轴向位移至啮合外齿(6)处时能与啮合外齿(6)相啮合的啮合内齿(8),锁止圈(7)的前侧面与腔室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后侧面与能在腔室内轴向移动的密封圈(10)相抵靠,密封圈(10)与腔室的对应侧壁之间形成一驱动气腔,位于驱动气腔内的腔室上开设有与外界气源连通的驱动气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2)的后端套装有不随后壳(2)旋转的气环(12),气环(12)与后壳(2)之间设有两个沿气环(12)轴向间隔分布的o形圈(13),且两o形圈(13)、气环(12)与后壳(2)之间形成一环形气腔(14),所述驱动气道(11)包括有开设在后壳(2)上的前气道(15)、以及开设在气环(12)上的后气道(16),前气道(15)的内端口与驱动气腔连通、外端口与环形气腔(14)连通,后气道(16)的内端口与环形气腔(14)连通、外端口开设在气环(12)的外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后壳(2)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7),所述密封圈(10)套装在环形凹槽(17)内、并与环形凹槽(17)之间形成所述驱动气腔,所述锁止圈(7)的后端端部插设在环形凹槽(17)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前壳(1)内壁面上开设有内直齿,所述锁止圈(7)的外圈开设有与内直齿相啮合的外直齿(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前壳(1)上开设有与锁紧圈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台阶面,所述复位弹簧(9)周向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复位弹簧(9)的一端抵靠在锁紧圈上、另一端抵靠在定位台阶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气环(12)前侧的后壳(2)上套装有后轴承(20),后轴承(20)的外圈螺接有轴承固定圈(22),气环(12)的后端外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凸沿(21),环形凸沿(21)通过异形卡簧(23)卡装在轴承固定圈(2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差速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气动锁止差速器,包括有前壳、以及后壳,前壳与后壳之间形成一腔室,腔室内设有前伞齿轮、后伞齿轮、以及行星轮,后伞齿轮上设有啮合外齿,腔室内设有锁止圈,锁止圈的内圈设有啮合内齿,锁止圈的前侧面与腔室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后侧面与能在腔室内轴向移动的密封圈相抵靠,密封圈与腔室的对应侧壁之间形成一驱动气腔,腔室上开设有驱动气道。本实用新型锁止圈上的啮合内齿与后伞齿轮的啮合外齿相啮合,以实现锁止圈、前伞齿轮、后伞齿轮、前壳以及后壳的刚性联接,从而当汽车在遇到极其恶劣的路况时,汽车的两半轴刚性联接、两轮胎能够以同一转速转动,使得汽车能够具有足够的牵引力用于摆脱困境。困境。困境。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阿瑞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2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