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市政排水管道用紫外固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27829发布日期:2022-01-26 13:5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市政排水管道用紫外固化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市政排水管道用紫外固化机构。


背景技术:

2.uv固化即紫外固化,uv是紫外线的英文缩写,固化是指物质从低分子转变为高分子的过程。uv固化一般是指需要用紫外线固化的涂料(油漆)、油墨、胶粘剂(胶水)或其它灌封密封剂的固化条件或要求,其区别于加温固化、胶联剂(固化剂)固化、自然固化等,在城市地下管道的修复工作中,紫外固化修复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手段,这种修复手段是一种免开挖的采用牵拉方式将浸渍树脂的玻璃纤维制内衬软管置入原有管道内充气使其贴合原有管道内壁,通过紫外固化的方式使树脂固化形成一定强度的内衬管的原位固化法。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的用于管道修复的紫外固化机,其紫外线灯管在长时间工作时容易过热,影响其使用寿命,换修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市政排水管道用紫外固化机构,通过第一紫外线灯管和第二紫外线灯管的交替工作,避免紫外线灯管过热影响使用寿命,延长单根紫外线灯管的使用时间,减少换修成本。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市政排水管道用紫外固化机构,包括第一机构主体和第二机构主体,所述第一机构主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行走机构,所述第二机构主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机构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构主体的右端和第二机构主体的左端,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防过热紫外线灯装置,所述第一机构主体和第二机构主体的外侧均套接有照明灯带并安装有行进监控摄像头,所述第一机构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球型万向节连接杆,所述球型万向节连接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夹持固定座,所述第二机构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板固定座,所述第一机构主体和第二机构主体的内底壁均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5.其中,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构主体上的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安装块远离第一行走轮的一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走轮的轮轴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构主体上的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行走轮。
7.其中,所述防过热紫外线灯装置包括第三电缸,所述第三电缸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主安装架,所述主安装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副安装架,所述主安装架的右侧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副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副安装架上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
间隔板远离第三电缸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紫外线灯管,所述中间隔板靠近第三电缸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紫外线灯管,所述主安装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源触点块,所述副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源触点块和第三电源触点块;第一电源触点块与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第一电源触点块与第二电源触点块接触时为第一紫外线灯管供电,第一电源触点块与第三电源触点块接触时为第二紫外线灯管供电。
8.其中,所述第二电源触点块与第一紫外线灯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源触点块与第二紫外线灯管电性连接。
9.其中,所述主安装架上安装有红外温度检测仪和灯管监测摄像头;红外温度检测仪对第一紫外线灯管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灯管监测摄像头实时拍摄第一紫外线灯管和第二紫外线灯管的工作状态,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损坏的紫外线灯管。
10.其中,所述夹持固定座的顶板和底板上均贯通螺孔并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插板固定座的顶壁和底壁之间均贯通有螺孔;本装置使用时需将多组本装置通过夹持固定座和插板固定座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为将固定螺栓卸下后,将插板固定座插入夹持固定座的顶板和底板之间,使插板固定座上的螺孔和夹持固定座上的螺孔对齐后,使用固定螺栓将插板固定座和夹持固定座进行固定。
11.其中,所述照明灯带采用led光源;led光源亮度高且能耗低,示意本装置使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装置设有第一电缸和第二电缸,第一电缸和第二电缸伸缩使本装置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中的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均抵住管道内壁,本装置设有第三电缸,第三电缸带动主安装架移动至靠近管道内壁的位置,使得第一紫外线灯管和第二紫外线灯管均可靠近管道内壁,通过第一电缸、第二电缸和第三电缸的设置,使本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道使用;
14.本装置设有红外温度检测仪,红外温度检测仪对第一紫外线灯管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第一紫外线灯管因使用时间过长发生过热时,红外温度检测仪将温度信息传输至地面控制端,地面控制端控制第三电机运转带动副安装架转动度,使第一紫外线灯管和第二紫外线灯管位置互换,使第二电源触点块解除与第一电源触点块的接触并与第三电源触点块交换位置,使第三电源触点块与第一电源触点块接触,从而使第二紫外线灯管接通电源开始工作,而第一紫外线灯管则开始冷却,当第二紫外线灯管温度过高时,第三电机再次运转,使第一紫外线灯管和第二紫外线灯管再次交换位置,如此往复,通过第一紫外线灯管和第二紫外线灯管的交替工作,避免紫外线灯管过热影响使用寿命,延长单根紫外线灯管的使用时间,减少换修成本,同时灯管监测摄像头实时拍摄第一紫外线灯管和第二紫外线灯管的工作状态,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损坏的紫外线灯管。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管道内的左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机构主体;2、第二机构主体;3、第一行走机构;4、第一电缸;5、第一安装块;6、第一行走轮;7、第二电机;8、第二行走机构;9、第二电缸;10、第二安装块;11、第二行走轮;12、第一电机;13、转动轴;14、防过热紫外线灯装置;15、第三电缸;16、主安装架;17、副安装架;18、第三电机;19、固定螺栓;20、中间隔板;21、第一紫外线灯管;22、第二紫外线灯管;23、第一电源触点块;24、第二电源触点块;25、第三电源触点块;26、红外温度检测仪;27、灯管监测摄像头;28、照明灯带;29、行进监控摄像头;30、球型万向节连接杆;31、夹持固定座;32、插板固定座;33、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市政排水管道用紫外固化机构,包括第一机构主体1和第二机构主体2,所述第一机构主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行走机构3,所述第二机构主体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行走机构8,所述第一机构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与转动轴1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构主体1的右端和第二机构主体2的左端,所述转动轴1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防过热紫外线灯装置14,所述第一机构主体1和第二机构主体2的外侧均套接有照明灯带28并安装有行进监控摄像头29,所述第一机构主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球型万向节连接杆30,所述球型万向节连接杆3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夹持固定座31,所述第二机构主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插板固定座32,所述第一机构主体1和第二机构主体2的内底壁均固定安装有蓄电池33。
22.本实施方案中:
23.所述第一行走机构3的数量为四个,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构主体1上的第一电缸4,所述第一电缸4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第一安装块5,所述第一安装块5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行走轮6,所述第一安装块5远离第一行走轮6的一面安装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一行走轮6的轮轴固定连接。
24.所述第二行走机构8的数量为四个,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构主体2上的第二电缸9,所述第二电缸9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第二安装块10,所述第二安装块10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行走轮11。
25.所述防过热紫外线灯装置14包括第三电缸15,所述第三电缸15的活塞杆末端安装有主安装架16,所述主安装架16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副安装架17,所述主安装架16的右侧安装有第三电机18,所述第三电机18的输出轴与副安装架17固定连接,所述副安装架17上设有中间隔板20,所述中间隔板20远离第三电缸1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紫外线灯管21,所述中间隔板20靠近第三电缸1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紫外线灯管22,所述主安装架16的内侧安装有第一电源触点块23,所述副安装架17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电源触点块24和第三电源触点块25;第一电源触点块23与蓄电池33之间电性连接,第一电源触点块23与第二电源触点块24接触时为第一紫外线灯管21供电,第一电源触点块23与第三电源触点块25接触时为第二紫外线灯管22供电。
26.所述第二电源触点块24与第一紫外线灯管21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源触点块25与第二紫外线灯管22电性连接。
27.所述主安装架16上安装有红外温度检测仪26和灯管监测摄像头27;红外温度检测
仪26对第一紫外线灯管21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灯管监测摄像头27实时拍摄第一紫外线灯管21和第二紫外线灯管22的工作状态,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损坏的紫外线灯管。
28.所述夹持固定座31的顶板和底板上均贯通螺孔并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9,所述插板固定座32的顶壁和底壁之间均贯通有螺孔;本装置使用时需将多组本装置通过夹持固定座31和插板固定座32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为将固定螺栓19卸下后,将插板固定座32插入夹持固定座31的顶板和底板之间,使插板固定座32上的螺孔和夹持固定座31上的螺孔对齐后,使用固定螺栓19将插板固定座32和夹持固定座31进行固定。
29.所述照明灯带28采用led光源;led光源亮度高且能耗低,示意本装置使用。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多组本装置通过夹持固定座31和插板固定座32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为将固定螺栓19卸下后,将插板固定座32插入夹持固定座31的顶板和底板之间,使插板固定座32上的螺孔和夹持固定座31上的螺孔对齐后,使用固定螺栓19将插板固定座32和夹持固定座31进行固定,组装完成后,将本装置放入待进行固化的管道中,控制第一电缸4和第二电缸9伸缩使本装置第一行走机构3和第二行走机构8中的第一行走轮6和第二行走轮11均抵住管道内壁,控制第二电机7运转带动第一行走轮6转动,利用第一行走轮6在第二行走轮11的配合下带动本装置移动,同时第三电缸15带动主安装架16移动至靠近管道内壁的位置,本装置移动过程中,第一电机12带动转动轴13转动,从而带动防过热紫外线灯装置14转动,使两个防过热紫外线灯装置14绕转动轴13作圆周运动,利用第一紫外线灯管21的灯光对管道内壁的树脂进行固化,这一过程中,红外温度检测仪26对第一紫外线灯管21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第一紫外线灯管21因使用时间过长发生过热时,红外温度检测仪26将温度信息传输至地面控制端,地面控制端控制第三电机18运转带动副安装架17转动180度,使第一紫外线灯管21和第二紫外线灯管22位置互换,使第二电源触点块24解除与第一电源触点块23的接触并与第三电源触点块25交换位置,使第三电源触点块25与第一电源触点块23接触,从而使第二紫外线灯管22接通电源开始工作,而第一紫外线灯管21则开始冷却,当第二紫外线灯管22温度过高时,第三电机18再次运转,使第一紫外线灯管21和第二紫外线灯管22再次交换位置,如此往复,通过第一紫外线灯管21和第二紫外线灯管22的交替工作,避免紫外线灯管过热影响使用寿命,延长单根紫外线灯管的使用时间,减少换修成本,同时灯管监测摄像头27实时拍摄第一紫外线灯管21和第二紫外线灯管22的工作状态,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损坏的紫外线灯管,在本装置使用过程中,照明灯带28对管道内部进行照明,行进监控摄像头29对管道内部情况进行拍摄,通过球型万向节连接杆30的设置,可使多个本装置组成的机组在行进中能够应付管道内一定范围的起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