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PVC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1991发布日期:2022-05-30 22:3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的PVC管道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强度的pvc管道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强度的pvc管道。


背景技术:

2.pvc管是一种聚氯乙烯管,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用热压法挤压成型,是最早得到开发应用的塑料管材,pvc管抗腐蚀能力强、易于粘接、价格低、质地坚硬,但是由于有pvc单体和添加剂渗出,只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四十五摄氏度的给水系统中,塑料管道用于排水,废水,化学品,加热液和冷却液,食品,超纯液体,泥浆,气体,压缩空气和真空系统的应用。
3.现有技术下的传统pvc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在管道中流体的流动冲击下,其管道壁面容易被流速过快的流体所损坏,其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管道中流体运动时容易使管道壁面发生形变,久而久之便会将传统pvc管道所损坏,且现有技术下的传统pvc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铺设在地下,位于地下的pvc管道长期会受到高强度的负载,由于传统pvc管道的承重能力十分有限,高强度的负载容易使传统pvc管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pvc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pvc管道,包括管道基体,还包括:
6.支撑组件:所述管道基体的外侧面设有支撑组件;
7.承重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外侧面设有承重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基体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所述管道基体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条键槽,所述支撑组件的外侧面通过所开设的四条键槽活动连接有承重组件,此为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整体结构布局。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螺纹通孔,所述支撑套筒的外侧面所开设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套筒的内侧壁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螺栓活动套接,所述螺栓的外侧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支撑套筒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条键槽,所述支撑套筒的外侧面所开设的键槽中均活动连接有连接键,通过此结构可以防止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管道基体的内壁发生形变。
10.进一步的,所述承重组件包括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连接键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环的截面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连接通孔,所述套环所开设的连接通孔中均活动套接有碳纤维杆,所述碳纤维杆活动套接有均匀分布的拱形套接环,通过此结构可以加强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地下承重能力。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弧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弧面与管道基体的外侧弧面相切,所述支撑板的横截弧面直径大小与管道基体的横截圆面直径大小相等,通过此结
构可以使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支撑板与管道基体精密贴合,利用支撑板的支撑作用实现对管道基体的防形变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套环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套环在支撑组件的外侧面处均匀分布,所述拱形套接环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拱形套接环在支撑组件的外侧面处均匀分布,所述拱形套接环分别位于相邻的套环之间,通过此结构可以加强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地下承重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组件,该高强度的pvc管道投入使用时,将管道基体套入支撑组件中,拧动螺母使螺栓旋转推进,螺栓旋转推进支撑板使其贴合管道基体的外侧面,弹簧提高其缓冲效果防止支撑板对管道基体施加过度的压力,支撑板对管道基体提供径向支撑效果,有效的防止管道基体在使用中发生形变,通过此结构解决了传统pvc管道容易被流速过快的流体所损坏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设有承重组件,该高强度的pvc管道放入地下使用时,套环中均匀穿插的碳纤维杆提高其整体结构的韧性,通过拱形套接环的特殊拱形结构可以将外力负载均匀的在拱形套接环的外环处传递,且套环可以利用连接柱所连接的连接键在支撑套筒的外侧面上滑动,通过此结构可以方便对螺母的拧动操作,且可以将拱形套接环调节到不同的部位使其在地下均匀受力,通过此结构解决了传统pvc管道的承重能力有限,高强度的负载容易使传统pvc管道损坏的弊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重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拱形套接环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为:1、管道基体;2、支撑组件;201、支撑套筒;202、螺栓;203、支撑板;204、弹簧;205、螺母;206、连接键;3、承重组件;301、套环;302、连接柱;303、碳纤维杆;304、拱形套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高强度的pvc管道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pvc管道,包括管道基体1,还包括:
24.支撑组件2:管道基体1的外侧面设有支撑组件2;
25.承重组件3:支撑组件2的外侧面设有承重组件3。
26.参照图1,管道基体1的材料为聚氯乙烯,管道基体1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支撑组件
2,支撑组件2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条键槽,支撑组件2的外侧面通过所开设的四条键槽活动连接有承重组件3,支撑组件2可以防止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管道基体1的内壁发生形变,承重组件3可以加强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地下承重能力。
27.参照图2和图3,支撑组件2包括有支撑套筒201,支撑套筒201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螺纹通孔,支撑套筒201的外侧面所开设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有螺栓202,螺栓202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3,支撑板203与支撑套筒201的内侧壁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04,弹簧204与螺栓202活动套接,螺栓202的外侧端螺纹连接有螺母205,支撑套筒201的外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条键槽,支撑套筒201的外侧面所开设的键槽中均活动连接有连接键206,将管道基体1套入支撑组件2中,拧动螺母205使螺栓202旋转推进,螺栓202旋转推进支撑板203使其贴合管道基体1的外侧面,弹簧204提高其缓冲效果防止支撑板203对管道基体1施加过度的压力,支撑板203对管道基体1提供径向支撑效果,有效的防止管道基体1在使用中发生形变。
28.参照图4和图5,承重组件3包括有套环301,套环301的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柱302,连接柱302与连接键20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套环301的截面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连接通孔,套环301所开设的连接通孔中均活动套接有碳纤维杆303,碳纤维杆303活动套接有均匀分布的拱形套接环304,套环301中均匀穿插的碳纤维杆303提高其整体结构的韧性,通过拱形套接环304的特殊拱形结构可以将外力负载均匀的在拱形套接环304的外环处传递,且套环301可以利用连接柱302所连接的连接键206在支撑套筒201的外侧面上滑动,通过此结构可以方便对螺母205的拧动操作,且可以将拱形套接环304调节到不同的部位使其在地下均匀受力。
29.参照图2,支撑板203为弧形结构,支撑板203的内侧弧面与管道基体1的外侧弧面相切,支撑板203的横截弧面直径大小与管道基体1的横截圆面直径大小相等,通过此结构可以使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支撑板203与管道基体1精密贴合,利用支撑板203的支撑作用实现对管道基体1的防形变效果。
30.参照图1和图5,套环301的数量为四个,套环301在支撑组件2的外侧面处均匀分布,拱形套接环304的数量为三个,拱形套接环304在支撑组件2的外侧面处均匀分布,拱形套接环304分别位于相邻的套环301之间,通过此结构可以加强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地下承重效果。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高强度的pvc管道投入使用时,将管道基体1套入支撑组件2中,拧动螺母205使螺栓202旋转推进,螺栓202旋转推进支撑板203使其贴合管道基体1的外侧面,弹簧204提高其缓冲效果防止支撑板203对管道基体1施加过度的压力,支撑板203对管道基体1提供径向支撑效果,有效的防止管道基体1在使用中发生形变,该高强度的pvc管道放入地下使用时,套环301中均匀穿插的碳纤维杆303提高其整体结构的韧性,通过拱形套接环304的特殊拱形结构可以将外力负载均匀的在拱形套接环304的外环处传递,且套环301可以利用连接柱302所连接的连接键206在支撑套筒201的外侧面上滑动,通过此结构可以方便对螺母205的拧动操作,且可以将拱形套接环304调节到不同的部位使其在地下均匀受力,通过此结构解决了传统pvc管道的承重能力有限,由此便完成该高强度的pvc管道的一次工作流程。
3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
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3.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4.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