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挥所用鼓式钢丝绳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0969发布日期:2022-07-06 01:4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挥所用鼓式钢丝绳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人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指挥所用鼓式钢丝绳避震器。


背景技术:

2.在人防领域中,结构振动导致疲劳、断裂等破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振动辐射噪声污染环境、危害人员身心健康,此外,由于地面内的泥土具有沉降效应,随着人防工程的建设年限的增长,泥土下沉给予人防工程外围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导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人防设施会慢慢损坏,进而失去对地下人防工程设施的功能,而导致使用寿命较短,在受灾时难以为地下人防工程内的避难者提供保护。
3.机械结构振动会引起结构疲劳、断裂、爆炸等严重事故,其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并形成辐射噪声环境污染。隔震器是阻碍振动传递的重要减振部件,在舰艇、高速列车、铁路、地铁、建筑等结构中广泛使用,尤其在人防工程结构中广泛使用,能有效提升结构的振动噪声抑制性能。各项工程应用不仅要求隔震器具有低频隔振性能,还要求其具有宽频共振的抑制能力,同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剪切、大载荷作用下小变形特性。
4.当前隔震器存在以下不足:
5.(1)为了降低隔振频率通常需降低隔震器刚度,但是线性隔震器的刚度不会随着变形量的变化而变化,降低刚度意味着增加隔震器变形,使在动态的重载作用下引起较大位移,反而对装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舒适运行带来更严重的不利影响;
6.(2)隔震器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多种弹性部件,这些部件在中高频产生的共振导致中高频隔振性能降低;
7.(3)隔震器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复杂的缠绕结构,这些结构本身不易安装,更换不便,会产生宽频共振(一般集中在50-2500hz频带内),导致宽频共振传递率增加,限制了隔振效果。
8.目前,专利号为020509611.6的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小型设备的问题,但还存在隔震效果差、安装复杂、不便于破损零部件进行替换等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指挥所用鼓式钢丝绳避震器。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11.一种指挥所用鼓式钢丝绳避震器,包括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还包括多根圆周分布的钢丝绳,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上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上安装孔和向下延伸的下安装孔,钢丝绳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配合固定,钢丝绳的中部向外弯曲并与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形成鼓状结构。
12.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为上下对称结构;钢丝绳的上下两端均固装有垫片,垫片分别与上安装孔、下安装孔的孔底接触配合。
13.作为优选,上安装组件包括上盖板和上压板,上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槽口向下逐渐变大并呈喇叭形,上压板的侧壁与开口槽配合并通过沉头螺钉固装在开口槽中,开口槽的侧壁上设有半弧槽,上压板的侧壁上设有半弧通槽,半弧槽和半弧通槽配合形成上安装孔。
14.作为优选,半弧槽由上盖板下表面的斜向上延伸至上盖板内部,半弧通槽由上压板下表面斜向上延伸并贯穿上压板。
15.作为优选,半弧槽的轴线与半弧通槽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
°
~55
°

16.作为优选,半弧槽和半弧通槽分别圆周分布在上盖板和上压板上,上半弧槽和上半弧通槽一一对应。
17.作为优选,开口槽上设有上缓冲槽,上缓冲槽为环形槽并与上盖板同轴设置,上缓冲槽位于开口槽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上缓冲槽位于半弧槽上方。
18.作为优选,上缓冲槽延伸方向与上安装孔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19.作为优选,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中心环和多个圆周分布在中心环上的延伸支脚,延伸支脚向外伸出并在其伸出端设有向外侧开口的弧形爪,弧形爪与钢丝绳间隙配合;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牵引绳,弹性牵引绳有两组,一组弹性牵引绳连接中心环和上安装组件,另一组弹性牵引绳连接中心环和下安装组件。
20.作为优选,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上均为圆形板件,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同轴设置。
2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多根独立的钢丝绳并配合上下安装组件的分体式结构实现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隔振器本体,不仅方便安装,也具有优秀的隔震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的俯视图。
24.图3是本发明的半剖视图。
25.图4是图1的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图1的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上安装组件、2—下安装组件、3—钢丝绳、101—上安装孔、11—上盖板、110—开口槽、111—半弧槽、112—上缓冲槽、12—上压板、121—半弧通槽、3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实施例1
30.一种指挥所用鼓式钢丝绳避震器,包括上安装组件1和下安装组件2,还包括多根圆周分布的钢丝绳3,钢丝绳3为不锈钢钢丝绳并通过多股细钢丝绳进行缠绕扭转而成,上安装组件1和下安装组件2上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上安装孔101和向下延伸的下安装孔,钢丝绳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安装孔101和下安装孔配合固定,钢丝绳3的中部向外弯曲并与
上安装组件1和下安装组件2形成鼓状结构。由于隔震器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不同,因此部分方位的钢丝绳3较易发生断裂,而现有技术中,通常以一根钢丝绳形成螺旋形结构为主体,因此发生断裂后需要替换整根钢丝绳,或者直接将隔震器报废,而本技术的钢丝绳3有多根且均独立安装,便于安装和更换。
31.上安装组件1和下安装组件2为上下对称结构;钢丝绳3的上下两端均固装有垫片31,垫片31分别与上安装孔101、下安装孔的孔底接触配合。通过垫片31的设置,能对钢丝绳3端部的受力更加均匀。
32.上安装组件1包括上盖板11和上压板12,上盖板11的下表面设有开口槽110,开口槽110的槽口向下逐渐变大并呈喇叭形,上压板12的侧壁与开口槽110配合并固装在开口槽110中,上压板12通过沉头螺钉固装在上盖板11,开口槽110的侧壁上设有半弧槽111,上压板12的侧壁上设有半弧通槽121,半弧槽111和半弧通槽121配合形成上安装孔101。通过沉头螺钉地不断旋入,使得上压板12上的半弧通槽121与上盖板11上的半弧槽111之间的间隔变小,从而压紧在钢丝绳3的端部。
33.半弧槽111由上盖板11下表面的斜向上延伸至上盖板11内部,半弧通槽121由上压板12下表面斜向上延伸并贯穿上压板12。
34.半弧槽111的轴线与半弧通槽12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通过角度的设置能使钢丝绳3呈自然向外拱起,使受力均匀。
35.半弧槽111和半弧通槽121分别圆周分布在上盖板11和上压板12上,上半弧槽111和上半弧通槽121一一对应。
36.上安装组件1和下安装组件2上均为圆形板件,上安装组件1和下安装组件2同轴设置。
37.实施例2
38.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开口槽110上设有上缓冲槽112,上缓冲槽112为环形槽并与上盖板11同轴设置,上缓冲槽112位于开口槽110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上缓冲槽112位于半弧槽111上方。
39.上缓冲槽112延伸方向与上安装孔101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40.当隔震器本体受力后,钢丝绳3成为缓冲主体,而在钢丝绳3的两端均与上缓冲槽112的半弧形槽底与其接触配合,以此给钢丝绳3提供了一定的形变量,此外,上缓冲槽112的半弧形槽底的后侧设有上缓冲槽112,通过上缓冲槽112的设置,能更好地实现隔震。
41.实施例3
42.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中心环和多个圆周分布在中心环上的延伸支脚,延伸支脚有多个且与钢丝绳一一对应,延伸支脚向外伸出并在其伸出端设有向外侧开口的弧形爪,弧形爪与钢丝绳间隙配合,从而防止钢丝绳在形变的过程中,发生向内凹或者侧偏的情况;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牵引绳,弹性牵引绳有两组,一组弹性牵引绳连接中心环和上安装组件,另一组弹性牵引绳连接中心环和下安装组件,弹性牵引绳的设计,能防止定位组件偏移,保证定位组件的正常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