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4732发布日期:2024-04-18 12:10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出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出水装置通过旋转的方式调节出水流量时,大部分都是通过转动封堵件改变出水装置上过水孔和出水道的连通面积,随着封堵件的转动过水孔的过水面积在圆周方向发生变化。但有时过水孔沿周向的尺寸会受结构的限制,使得其沿周向的尺寸很小,这就会导致通过封堵件调节流量的调节范围过小,无法满足流量调节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即使过水孔周向上的尺寸受限也能满足流量调节需求的出水装置。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方案一:一种出水装置,其包括进水件和出水件;进水件绕第一轴线的周向设有至少一个过水孔,各所述过水孔沿径向延伸;出水件绕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进水件转动配合,所述出水件设有与各所述过水孔一一对应的封堵部,各所述封堵部至少部分外缘与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沿周向变化,以使所述出水件转动时,所述封堵部沿径向改变对应所述过水孔的过水面积。

4、方案二:基于方案一,所述进水件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一壁,所述第一壁上设有所述过水孔;所述封堵部抵靠所述第一壁;所述出水件还设有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二壁和至少两个出水道;所述第二壁抵靠所述第一壁背离所述封堵部的一侧,且各所述出水道开口于所述第二壁;各所述出水道位于所述第二壁的开口沿周向间隔布设,且所述第二壁上相邻所述出水道的开口之间的间隔适于封堵所述过水孔所述出水件转动时,还适于切换各所述出水道与所述过水孔的连通状态。

5、方案三:基于方案二,所述出水件包括出水件本体和封堵件;所述第一壁的中部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出水件本体上设有顶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底壁形成所述第二壁;所述第二壁的中部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进水件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配合;所述封堵件设有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和所述封堵部;所述封堵部和所述连接部彼此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后与所述出水件本体止转连接。

6、方案四:基于方案三,所述出水件本体包括壳体、安装架和出水座;所述出水道设有两个,包括第一出水道和第二出水道;所述壳体一端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水座装设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出水道和第二出水道;所述第二贯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道;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第一出水道内并坐落于所述出水座上,并与所述壳体止转配合;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出水道内并与所述安装架止转配合,以实现与所述出水件本体的止转配合。

7、方案五:基于方案四,所述第一出水道的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沿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止转槽(2222),所述安装架(3)设有与各所述止转槽(2222)适配的止转部以与所述壳体(2)止转配合;所述安装架(3)上设有沿第一轴线延伸的插接孔(311),所述连接部(51)伸入所述第一出水道内与所述插接孔(311)止转配合,以实现与所述出水件本体的止转配合。方案六:基于方案二,所述封堵部包括沿周向布设的第一恒定段和变化段;所述变化段的外缘与所述第一轴线的距离沿周向变化;所述第一恒定段适于封堵所述过水孔以使所述过水孔不过水。

8、方案七:基于方案六,所述出水道设有两个,包括第一出水道和第二出水道;所述封堵部还包括第二恒定段,第一恒定段、第二恒定段和变化段沿周向布设,所述第二恒定段始终与所述过水孔不相交;当所述出水件转动至所述变化段与所述过水孔对应时,所述过水孔与所述第二出水道连通以改变第二出水道的出水流量;当所述出水件转动至所述第二恒定段与所述过水孔对应时,所述过水孔与所述第一出水道连通。

9、方案八:基于方案五,所述进水件设有顶端开口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底壁形成所述第一壁,所述封堵部位于所述进水腔内;所述封堵件上还设有与所述连接部连为一体的限流部;所述限流部位于进水腔内将所述进水腔分隔为沿进水方向布设的蓄水腔和过水腔;所述过水腔连通所述过水孔,且所述封堵部位于所述过水腔内;所述限流部上设有连通所述蓄水腔和所述过水腔的第一孔。

10、方案九:基于方案八,所述进水件包括连为一体的进水件本体和弹性卡接部;所述第一出水道的内壁还设有背离所述进水件的限位面;所述进水件本体设有所述进水腔,且其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弹性卡接部凸设于所述进水件本体底壁,并贯穿所述第二贯通孔后与所述限位面卡接配合。

11、方案十:基于方案九,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孔壁上沿周向设有花齿;所述弹性卡接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花齿啮合的弹性卡凸。

12、方案十一:基于方案九,所述插接孔的孔壁上设有让位槽;所述封堵件还设有凸设于连接部外壁的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插接孔时穿过所述让位槽伸出所述插接孔外,并顶抵所述安装架背离所述进水件的面;所述弹性卡接部还顶抵所述安装架朝向所述进水件的面。

13、方案十二:基于方案四,包括滤网;所述滤网置于所述第一出水道内并坐落于所述出水座上,且所述滤网覆盖所述第一出水道的出水端。

14、方案十三:基于方案八,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装设于所述进水腔内,并位于所述限流部上方;所述过滤件上设有若干连通所述第一孔和进水腔开口的过滤孔。

15、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6、1、水进入进水件后通过过水孔流向出水件后流出。出水件与进水件转动配合。出水件上还设有与进水件上的过水孔对应的封堵部,当出水件转动时,封堵部随之转动以调节过水孔的过水面积。由于设置过水孔沿径向延伸,使得过水孔在周向上的尺寸可以设置的更小一些,以适应周向上没有足够空间开口的结构。封堵部至少部分外缘与第一轴线的距离沿周向变化了,即封堵部至少部分沿径向上的尺寸,沿周向发生变化,使得封堵部转动时,封堵部尺寸变化的部分能够使得过水孔的过水面积沿径向发生变化,使得即使过水孔周向上的尺寸受限也能满足流量调节的需求。

17、2、在出水件上至少设有两个出水道,以满足不同的出水需求。在出水件转动时,还能调节过水孔与各出水道的进水端的连通状态,以切换不同出水道出水。各出水道在第二壁上的开口沿周向间隔布设,使得各出水道的出水更均匀。封堵部抵靠于第一壁,使得第一壁背离封堵部的一侧可以贴靠在第二壁上。当转动出水件实现切换出水时,由于相邻出水道的开口之间的间隔适于封堵过水孔,因此相邻出水道的开口之间的间隔的尺寸必然大于等于过水孔的尺寸,在进行切换时过水孔不存在横跨第二壁上相邻两出水道的开口的情况,因此在切换出水时不会存在过水孔与两个出水道连通的情况,避免不同水道之间窜水。由于在本方案中过水孔的过水面积是沿径向发生变化的,即使为了保证出水量而使相邻出水道的开口之间的间隔在周向上的尺寸很小,通过封堵部径向改变过水孔的面积,也能满足流量调节的需求。

18、3、进水件置于出水件本体的容置腔内与所述出水件本体转动配合。封堵部通过设置连接部,并使连接部窗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后与出水件本体止转连接,使得封堵件能够随着出水件本体的转动而转动。这样设置方便,出水成型和安装。

19、4、在本方案中,设置两个出水道以实现两种出水。为了方便成型和安装将出水件本体分为壳体、安装架和出水座。壳体一端设有容置腔,进水件与壳体转动配合。设置第一出水道和第二出水道由出水座和壳体围合而成,便于将安装架安装于第一出水道内,安装架与外壳止转配合,确保安装架能够与外壳和出水座一起转动。连接部伸入第一腔内与安装架止转配合,以实现与出水件本体的止转配合。

20、5、安装架通过止转部与第一出水道内的止转槽配合实现于外壳的止转配合,安装架上设置插接孔供连接部伸入并止转配合,结构简单。

21、6、通过设置第一恒定段适于封堵过水孔,以使过水孔不过水,实现出水装置关闭出水。通过变化段调节过水孔的过水面积。

22、7、设置两个出水道,实现两种出水。增加设置第二恒定段,并使第二恒定段始终不与过水孔相交,使得当第二恒定段与过水孔配合时,不遮挡过水孔,也不改变过水孔的过水面积;使得出水装置只改变第二出水道的出水流量。

23、8、进水腔的底壁形成第一壁,封堵部位于进水腔内。限流部将进水腔分隔为沿进水方向布设的蓄水腔和过水腔。过水腔连通过水孔,且封堵部位于过水腔内。由于限流部将进水腔进行了分隔,使得大部分的水蓄留在蓄水腔内,仅部分的水通过限流部上的第一孔进入过水腔内,使得封堵部周围的水与未设置限流部相比少了很多,能够避免过多的水流将封堵部抬起,使得封堵部脱离对第一壁的抵靠,影响流量调节的效果。

24、9、进水件本体置于容置腔内,其通过弹性卡接部与第一出水道内壁上的限位面卡接配合,使得进水件无法沿第一轴线的方向脱离出水件。

25、10、在第一贯通孔的孔壁上设置花齿,并在弹性卡接部的侧壁设置于花齿啮合的弹性卡凸,当出水件相对进水件转动时增加转动调节的档位感。

26、11、插接孔上设置让位槽,使得凸起能够伸出插接孔。安装架背离进水件和朝向进水件的面分别受到连接部上凸起和弹性卡接部的顶抵,使得安装架在平行于第一轴线的方向上被轴向限位,防止安装架沿轴向移动。

27、12、设置滤网覆盖第一出水道的出水端,使得第一出水道的出水端流出的水都经过滤网打散、切碎,形成柔和的微气泡水。

28、13、设置过滤件对进入进水件的水进行过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