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2130发布日期:2023-03-22 1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用于通过主减齿轮接收动力源传输的动力并驱动两个车轮驱动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固定连接所述主减齿轮,所述壳体在所述主减齿轮的驱动下能够围绕所述壳体的轴向旋转;三个行星齿轮,所述三个行星齿轮分别通过销轴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壳体的周向为所述壳体的转动方向;两个半轴齿轮,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三个行星齿轮的两侧,每个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三个行星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减齿轮带动所述壳体围绕所述壳体的轴向转动使得所述三个行星齿轮带动所述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驱动所述两个车轮驱动半轴;至少一个窗口,所述至少一个窗口用于流入或流出冷却液,所述窗口贯穿于所述壳体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行星齿轮的轴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具有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三个行星齿轮安装面,所述三个行星齿轮安装面分别用于安装所述三个行星齿轮,所述窗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行星齿轮安装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安装面自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向内部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有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半轴齿轮安装面,所述两个半轴齿轮安装面分别用于安装所述两个半轴齿轮,所述窗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安装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窗口的总面积与所述壳体表面积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1/3。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窗口为三个窗口,在所述壳体的周向上,所述三个窗口与所述三个行星齿轮依次交替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行星齿轮分别套设于三个所述销轴,每个所述销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三个所述销轴的另一端通过中心套环相互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相连接的壳体底座和内凹式子壳,所述两个半轴齿轮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底座和所述内凹式子壳,所述窗口位于所述内凹式子壳。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式子壳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依次相连接的内凹式子壳基座、内凹式子壳本体和内凹式子壳顶部,所述内凹式子壳基座固定于所述壳体底座,其中一个所述半轴齿轮安装于所述内凹式子壳顶部的内侧,所述窗口开设于所述内凹式子壳本体上,且所述窗口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内凹式子壳基座和所述内凹式子壳顶部邻接。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相连接的壳体底座和内凹式子壳,所述壳体底座包括壳体底板和固定于所述壳体底板朝向所述内凹式子壳一侧的环形子壳,所述环形子壳远离所述壳体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内凹式子壳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子壳朝向所述内凹式子壳的一端具有第一凹槽,所述内凹式子壳朝向所述壳体底座的一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共同构成所述窗
口。11.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路系统、动力源、主减齿轮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所述主减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源与所述主减齿轮传动连接,以为所述主减齿轮提供动力,所述油路系统能够输送冷却油通过所述窗口进入所述壳体内部,以给所述壳体内的部件降温或者润滑。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安装于所述车本体;或者包括车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安装于所述车本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差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差速器包括壳体、三个行星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和至少一个窗口。壳体用于固定连接主减齿轮,壳体在主减齿轮的驱动下能够围绕壳体的轴向旋转。三个行星齿轮分别通过销轴安装于壳体内壁并沿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壳体的周向为壳体的转动方向。两个半轴齿轮沿壳体的轴向设置于三个行星齿轮的两侧并与三个行星齿轮相啮合。主减齿轮带动壳体围绕壳体的轴向转动使得三个行星齿轮带动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驱动两个车轮驱动半轴。至少一个窗口贯穿于壳体并位于相邻两个行星齿轮的轴线之间用于流入或流出冷却液。本申请提供的差速器承载能力好且便于冷却和润滑。却和润滑。却和润滑。


技术研发人员:洪健 马森林 陈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3/3/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