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3551发布日期:2023-01-04 07: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表面均对称设置有滑动槽(2),所述外壳(1)内腔中部安装有送料装置(3),所述外壳(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壳体(4)和第二圆柱壳体(5),所述第一圆柱壳体(4)和第二圆柱壳体(5)内腔分别安装有支撑装置(6),所述第二圆柱壳体(5)外表面均安装有摄像头(7),所述第二圆柱壳体(5)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电机(8),所述清理电机(8)输出轴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清理刀片(9),所述第二圆柱壳体(5)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头(10)一端连通有进气管(11),所述进气管(11)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圆柱壳体(5)、外壳(1)和第一圆柱壳体(4)且与第一圆柱壳体(4)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3)由支撑杆(31)、送料电机(32)、齿圈(33)、主动齿轮(34)、双向螺纹杆(35)、移动环(36)、连杆(37)和弧形块(38)组成,所述第一圆柱壳体(4)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一端固定连接有送料电机(32),所述送料电机(32)输出轴端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齿圈(33),所述第一圆柱壳体(4)内腔一侧转动连接有齿圈(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33)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34),所述主动齿轮(34)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5),所述双向螺纹杆(35) 外表面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移动环(36),所述移动环(36)一侧通过凸耳配合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杆(37),所述连杆(37)一端通过凸耳配合销轴转动连接有弧形块(38),所述外壳(1)内腔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5),所述滑动槽(2)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杆(3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6)由转动杆(61)、调节螺纹杆(62)、移动块(63)、移动槽(64)、l型杆(65)、移动电机(66)、连接转轴(67)、连接块(68)和移动轮(69)组成,所述转动杆(61)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圆柱壳体(4)、外壳(1)和第二圆柱壳体(5)且与第一圆柱壳体(4)、外壳(1)和第二圆柱壳体(5)内腔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1)外表面通过锥齿轮组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62),所述调节螺纹杆(62)外表面螺纹连接移动块(6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壳体(4)和第二圆柱壳体(5)内腔分别固定连接有l型杆(65),所述l型杆(65)内腔转动连接有调节螺纹杆(62),所述第一圆柱壳体(4)和第二圆柱壳体(5)外表面均设置有移动槽(64),所述移动槽(64)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块(63),所述移动块(63)一端通过连接块(68)配合连接转轴(67)转动连接有移动轮(69),所述移动块(63)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66),所述移动电机(66)输出轴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6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表面均对称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外壳内腔中部安装有送料装置,所述外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壳体和第二圆柱壳体,所述第一圆柱壳体和第二圆柱壳体内腔分别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第二圆柱壳体外表面均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第二圆柱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电机,所述清理电机输出轴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有清理刀片,所述第二圆柱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高压喷头,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技术领域。该管道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解决了传统的非开挖局部修复装置不便根据管道直径大小进行调节的问题。根据管道直径大小进行调节的问题。根据管道直径大小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少春 涂登兴 李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赛刚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3/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