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相机润滑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4240发布日期:2022-10-14 22:03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相机润滑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系统,具体为一种调相机润滑油系统。


背景技术:

2.调相电机转子作为高速旋转的大型部件,在机组工作时需要提供润滑油在轴承上形成连续的油膜,转子在这层油膜上转动才能避免主轴与轴承直接接触造成烧瓦。形成油膜本身只需要少量的润滑油,但是由于转子的传热、轴承面的摩擦以及润滑油自身的紊流,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维持轴承正常的运行温度,需提供更多的油量对轴承进行冷却。因此需要专门设计一套润滑冷却系统用以保证调相机电机的正常工作。
3.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润滑系统布置分散,油泵单独布置,油冷器单独布置,占地空间巨大。虽然单独布置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是润滑油系统是一整套的设备,需要所有的设备整体投入使用,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润滑油系统集成化、模块化、标准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调相机润滑油系统,解决了现有润滑油系统单独布置,占地空间巨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紧凑布置,是一体化油泵、油冷器均布置在同一基座上的新型原理设计;更利于合理利用空间,外观更整洁、合理;市场应用前景广泛,更贴进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设计。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交流润滑油泵组、直流润滑油泵组、油箱、滤油器和油冷器,油箱上设有交流高压油泵组和蓄能器。
7.进一步的,所述的油冷器位于基座的右侧,油箱位于基座的左侧,交流润滑油泵组、直流润滑油泵组和滤油器位于油箱与油冷器之间,交流高压油泵组和蓄能器位于油箱的前端。
8.进一步的,所述的油冷器设有两个,一个油冷器位于基座的前端右侧并相对基座的右侧边平行布置,另一个油冷器位于基座的后端右侧并相对基座的后侧边平行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的直流润滑油泵组位于交流润滑油泵组的前端,滤油器位于交流润滑油泵组的后端。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箱上设有排油烟装置和仪表架。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箱位于基座的前端左侧,排油烟装置位于油箱的顶部,仪表架位于油箱的右端。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箱分别与交流润滑油泵组、直流润滑油泵组连通,交流润滑油泵组分别与油冷器、蓄能器连通,油冷器与滤油器连通,滤油器与第一供油端连通,直流润滑油泵组分别与第一供油端、交流高压油泵组连通,交流高压油泵组分别与第二供油端、第三供油端连通,轴承回油端与油箱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的交流润滑油泵组、油冷器、交流高压油泵组均为并联的两个,滤油器为双联滤油器。
14.进一步的,所述的油冷器为风冷式油冷器。
15.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箱上设有与蓄能器连通的检修回油端,油箱上设有净化去油端和净化来油端,油箱上设有排污口。
16.进一步的,所述的油箱上设有加热器,仪表架上设有检测油箱的液位、温度、油混水中至少一个参数的仪表,仪表架上设有检测管路的温度、压力中至少一个参数的仪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一体化基座,所有元件布置在基座上;采用风冷式油冷器,主要元件冗余配置;元件布置合理、规范、操作便捷;相较同类型产品占地空间更小,布局更合理;便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
18.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轴测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轴测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流程图。
22.图中:1-交流润滑油泵组,2-直流润滑油泵组,3-基座,4-交流高压油泵组,6-蓄能器,7-油箱,8-排油烟装置,10-仪表架,11-滤油器,12-油冷器,21-第一供油端,22-第二供油端,23-第三供油端,24-轴承回油端,25-检修回油端,26-净化去油端,27-净化来油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4.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包括交流润滑油泵组1、直流润滑油泵组2、基座3、交流高压油泵组4、蓄能器6、油箱7、排油烟装置8和仪表架10、滤油器11和油冷器12。
25.交流润滑油泵组1、直流润滑油泵组2、油箱7、滤油器11和油冷器12均安装固定在基座3上,交流高压油泵组4、蓄能器6、排油烟装置8和仪表架10均安装固定在油箱7上。
26.油箱7位于基座3的前端左侧,油冷器12设有两个,一个油冷器12位于基座3的前端右侧并相对基座3的右侧边平行布置,另一个油冷器12位于基座3的后端右侧并相对基座3的后侧边平行布置。
27.交流润滑油泵组1、直流润滑油泵组2和滤油器11位于油箱7与油冷器12之间,直流润滑油泵组2位于交流润滑油泵组1的前端,滤油器11位于交流润滑油泵组1的后端。
28.交流高压油泵组4和蓄能器6位于油箱7的前端,交流高压油泵组4位于蓄能器6的右侧,排油烟装置8位于油箱7的顶部,仪表架10位于油箱7的右端。
29.该布局方式以基座3为基础,充分利用空间结构,将相应的设备安装在基座3或油箱7上,具有外观美观、布置合理、紧凑、操作便利的特点,同时合理的布局使得设备之间的
连通管路较短,能够减少成本。
30.参考图3所示,油箱7分别与交流润滑油泵组1、直流润滑油泵组2、排油烟装置8连通,交流润滑油泵组1分别与油冷器12、蓄能器6连通,油冷器12与滤油器11连通,滤油器11与第一供油端21连通,直流润滑油泵组2分别与第一供油端21、交流高压油泵组4连通,交流高压油泵组4分别与第二供油端22、第三供油端23连通,轴承回油端24与油箱7连通。
31.交流润滑油泵组1、油冷器12、交流高压油泵组4均为并联的两个,实现一备一用,保证供油的稳定。直流油泵为应急停电时使用保障润滑供油。滤油器11为双联滤油器,同样具有一备一用的功能。油冷器12为风冷式油冷器。风冷油器由二台三通球阀联动切换,一用一备。
32.排油烟装置8的出口端分为两路,一路连接至油箱,一路排至空气中。油箱7上设有与蓄能器6连通的检修回油端25,实现蓄能器6中润滑油回流至油箱。油箱7上设有净化去油端26和净化来油端27,均与油净化装置连通,实现润滑油的净化过滤。油箱7上设有排污口。
33.油箱7上设有加热器,仪表架10上设有检测油箱7的液位、温度、油混水参数的仪表,仪表架10上设有检测管路的温度、压力参数的仪表。
34.加热器组包括由五个或多个加热器并联连接组成,加热器极限温度控制器由分别与加热器依次串联连接的加热器极限温度元器件组成。油箱液位变送器组由三个或多个油箱液位变送器组成。加热器组连接有油箱铂热电阻,油箱铂热电阻由两个或多个油箱铂热电阻并联连接组成。同时油箱设有油箱真空变送器,油箱配置有油混水报警器。
35.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