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0461发布日期:2022-10-22 08:4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的显示装置背面都设有安装孔(vesa标准安装孔),以便将显示装置锁附到支撑架上的接合板(vesa板)上。然而,此种锁附方式并不能迅速且便利地执行,若显示装置在安装或需维修或调整时,需将显示装置锁附到支撑架或自支撑架拆卸,相当费时费工而造成使用者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适于结合于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夹持部。显示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具有背面。背面具有结合孔。结合孔中具有固定件。夹持部适于伸入结合孔。当夹持部伸入结合孔时,夹持部环设并抵接于固定件,而使显示装置结合于支撑架。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包括脚架,所述脚架通过枢轴结构枢接于所述背面。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适于结合于固定件,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脚架对应于所述固定件。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背面具有容置槽,且所述脚架可选择地位于所述容置槽中。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适于搭配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凸出部,所述转接件可选择性地结合至所述背面,且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背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背面具有磁性件,且所述磁性件与所述转接件相吸。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侧边。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辅助件的材质为抗磨损材质。
11.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可通过主体的结合孔及结合孔中的固定件的结构设计,让支撑架可直接通过夹持部环设并抵接于固定件,而与显示装置相结合,具有易于组装及拆卸于支撑架的优点,且操作方式简单。
12.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结合于支撑架的立体图;
14.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及支撑架的部分零件分解图;
15.图3是图2的显示装置及支撑架的另一视角的部分零件分解图;
16.图4是图1的显示装置及支撑架的局部中央剖视图;
17.图5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脚架相对于主体枢转的立体图;
18.图6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脚架相对于主体枢转并挂设至固定件的立体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结合于支撑架的立体图;
20.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结合于支撑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先参考图1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显示装置100,适于结合于支撑架50,且支撑架50包括夹持部55。
22.一实施例中,支撑架50例如是包括连接夹持部55的支撑本体51。支撑本体51例如是包括底座52、直立柱53及沿z轴相互枢接的两个枢接柱54,其中底座52可以固定在例如桌面的工作面上,直立柱53沿z轴直立地设置在底座52上,其中一个枢接柱54可滑动地设置于直立柱53,而另一个枢接柱54连接于夹持部55,但不以此为限。
23.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包括主体110,且支撑架50还包括扣紧部56。主体110具有背面111。主体110的背面111具有结合孔jh,且结合孔jh中具有固定件112。夹持部55适于沿x轴方向伸入结合孔jh,且支撑架50的夹持部55可拆卸地环设固定件112。扣紧部56连接于夹持部55,且扣紧部56适于迫紧夹持部55,以使夹持部55抵接于固定件112。
24.当支撑架50的夹持部55如图4所示沿x轴方向伸入结合孔jh时,夹持部55环设于固定件112。此时,使用者可操作扣紧部56,使扣紧部56迫紧夹持部55,而让夹持部55抵接于固定件112。换言之,支撑架50的夹持部55能够通过结合孔jh中的固定件112与显示装置100相结合。
25.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脚架120。主体110的背面111的周缘113具有对应脚架120的容置槽as,且脚架120可选择地位于容置槽as中。脚架120通过枢轴结构121沿y轴枢接于主体110的背面111,且脚架120沿y轴相对于主体110枢转并可选择地支撑主体110于平面s1上。
26.借此,显示装置100不仅可通过主体110的结合孔jh及固定件112的设置与支撑架50相结合,还能够通过脚架120支撑主体110于平面s1上,使显示装置100具有较佳的操作灵活度。
27.一实施例中,由于脚架120能够支撑主体110于平面s1上,因此当使用者欲将显示装置100沿x轴结合于支撑架50时,可先将脚架120沿y轴相对于主体110枢转,使主体110直立于平面s1。此时,使用者能够在不支撑主体110的重量的状态下,将支撑架50结合至显示装置100,让使用者在操作上较为直观、简易。
28.请参考图6,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通过脚架120对应于固定件130,而使显示装置100适于结合于固定件130。详细而言,固定件130固设于壁面s2,且包括固定主体部131及固定凸出部132。固定主体部131位于壁面s2与固定凸出部132之间。
29.当脚架120如图6所示沿y轴相对于主体110枢转时,脚架120可沿z轴挂设至固定主体部131并抵靠于固定凸出部132,而位于壁面s2与固定凸出部132之间,从而结合于固定件130。
30.借此,显示装置100不仅可通过主体110的结合孔jh及固定件112的设置与支撑架
50相结合,还能够通过脚架120将显示装置100的主体110挂设至固设于壁面s2的固定件130而与固定件130相结合,使显示装置100具有较佳的操作灵活度。
31.请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转接件140。转接件140包括凸出部141,且转接件140可选择性地结合至主体110的背面111。凸出部141凸出于主体110的背面111,且在z轴上位于主体110的结合孔jh上方。
32.一实施例中,转接件140例如是金属件,但不以此为限。请参考图2,一实施例中,磁性件150例如是设置于主体110的背面111,且磁性件150与转接件140相吸,以将转接件140结合至主体110的背面111,但不以此为限。
33.请参考图7,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件140a例如是位于支撑架50的枢接柱54及夹持部55之间,且转接件140a的凸出部141a上设置有安装孔(vesa标准安装孔),而能够在其他使用状态下将主体110锁附到另一接合板(vesa板)上。
34.请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转接件140包括开口op,且转接件140的开口op对应于主体110的结合孔jh。当转接件140结合于主体110的背面111时,主体110的结合孔jh暴露于转接件140的开口op,而让支撑架50的夹持部55如图4所示穿过转接件140的开口op,并伸入主体110的结合孔jh中。
35.一实施例中,由于转接件140的凸出部141凸出于主体110的背面111且对应于主体110的结合孔jh,因此当使用者欲将显示装置100结合于支撑架50(图1)时,可通过凸出部141辨识出主体110的结合孔jh的位置,而可在相对于主体110的背面111的任何一侧,将显示装置100结合于支撑架50,让使用者在操作上较为直观、简易。
36.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辅助件160。辅助件160设置于主体110的侧边114。当显示装置100如图5所示通过脚架120支撑主体110于平面s1上时,辅助件160位于平面s1与主体110的侧边114之间。借此,使用者可通过辅助件160调整主体110相对于平面s1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从而提供使用者较佳观看显示装置100的体验。
37.一实施例中,辅助件160的材质为抗磨损材质,但不以此为限。一实施例中,辅助件160例如是透明垫高件,但不以此为限。一实施例中,辅助件160例如是呈u字形的手把结构(未示出),除了具有垫高主体110的功能,还可作为拿取显示装置100的手把,但不以此为限。
3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结合于支撑架的立体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8,本实施例的支撑架50b与图1的支撑架50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支撑架50b还包括支撑部57。
39.请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0b包括支撑部57。支撑部57先自夹持部55沿z轴延伸,接着沿x轴往相对于枢接柱54的方向延伸。借此,主体110的侧边114能够抵靠于支撑架50b的支撑部57,避免主体110相对于支撑架50b的晃动,使显示装置100更加稳固地结合于支撑架50b。
40.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中,可通过主体的结合孔及结合孔中的固定件的结构设计,让支撑架可直接通过夹持部环设并抵接于固定件,而与显示装置相结合,具有易于组装及拆卸于支撑架的优点,且操作方式简单。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