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角充气阀组件和制冷剂充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15581发布日期:2022-12-10 09:2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角充气阀组件和制冷剂充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角充气阀组件和制冷剂充注装置。


背景技术:

2.空调器外机在组装或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制冷系统进行抽真空并灌注制冷剂。抽真空和灌注制冷剂期间,制冷剂充注装置需要与空调器外机对接,制冷剂充注装置与空调器外机间的对接载体为弯角充气阀。具体的,弯角充气阀一端与制冷剂充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截止阀连接,从而实现对空调器外机抽真空、灌注制冷剂、测试等工序。现有技术中的弯角充气阀包括连接头、弯头、公接头及密封圈等结构,连接头、弯头和公接头全为黄铜的称为黄铜弯角充气阀;连接头和公接头为不锈钢,弯头为黄铜的称为不锈钢弯角充气阀。
3.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将弯角充气阀与截止阀旋紧连接,旋紧时,为保证二者连接的密封性,弯角充气阀的螺纹旋紧头与截止阀的螺纹需要有充足的配合深度,原则上是完成拧紧后,螺牙外露圈数≤3圈,以保证对密封圈有足够的挤压;同时员工旋紧后,还需检查人员单手拧紧弯角充气阀,直至拧不动为止,检查人员检查时,能拧半圈以内为合格,超出半圈为不合格。申请人发现,现有弯角充气阀与截止阀连接时,至少存在如下缺陷: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操作效率低,且易出现装配不到位的质量问题,而且还需质量体系监管,需要大量人力。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的弯角充气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弯角充气阀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角充气阀与截止阀连接时,存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操作效率低,且易出现装配不到位,而且还需质量体系监管,需要大量人力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包括弯角充气阀本体、第一锥齿轮盘和旋转件,其中,所述弯角充气阀本体上设置有螺纹头,所述第一锥齿轮盘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弯角充气阀本体上,并且所述第一锥齿轮盘与所述螺纹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盘,所述第二锥齿轮盘用于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盘啮合连接。
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弯角充气阀本体和所述旋转件上还设置有卡槽组件,所述第一锥齿轮盘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盘彼此啮合时,所述弯角充气阀本体和所述旋转件通过所述卡槽组件彼此卡接。
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槽组件包括凹槽和凸柱,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柱彼此卡接,并且所述凸柱可转动的位于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弯角充气阀本体和所述旋转件中的一者上,所述凸柱设置于所述弯角充气阀本体和所述旋转件中的另一者上。
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弯角充气阀本体包括螺纹头、连杆和弯头,其中,所述螺纹头和所述弯头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杆的两端。
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锥齿轮盘套接于所述连杆上,并且所述第一锥齿轮盘与所述螺纹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凹槽,并且所述凹槽沿所述连杆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旋转件包括所述第二锥齿轮盘和旋转杆,所述第二锥齿轮盘固定于所述旋转杆上,所述第二锥齿轮盘与所述旋转杆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并使所述旋转杆的端部形成所述凸柱。
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预设距离不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1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弯角充气阀本体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螺纹头和所述连杆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弯头和所述连杆之间。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角充气阀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包括弯角充气阀本体、第一锥齿轮盘和旋转件,其中,弯角充气阀本体上设置有螺纹头,第一锥齿轮盘可转动的设置于弯角充气阀本体上,并且第一锥齿轮盘与螺纹头固定连接;旋转件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盘,第二锥齿轮盘用于与第一锥齿轮盘啮合连接,在安装弯角充气阀组件时,将弯角充气阀本体与截止阀连接,并且将第二锥齿轮盘与第一锥齿轮盘啮合连接,通过转动旋转件,可使第一锥齿轮盘转动,并通过第一锥齿轮盘的转动可带动螺纹头转动,从而实现螺纹头与截止阀的连接。
17.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通过增设第一锥齿轮盘和旋转件,可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和减少质量监控人员提供必要条件;通过旋转件的转动圈数可控制扭力值,从而控制弯角充气阀本体与截止阀之间的连接质量。即本实用新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角充气阀与截止阀连接时,存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操作效率低,且易出现装配不到位,而且还需质量体系监管,需要大量人力的问题。
1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剂充注装置。
19.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剂充注装置,包括充注本体和弯角充气阀组件,所述弯角充气阀组件为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弯角充气阀组件,所述弯角充气阀组件的弯角充气阀本体用于连接所述充注本体和待充注设备。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剂充注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剂充注装置,具有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在安装弯角充气阀组件时,可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和减少质量监控人员提供必要条件;通过旋转件的转动圈数可控制扭力值,从而控制弯角充气阀本体与截止阀之间的连接质量。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弯角充气阀本体与第一锥齿轮盘装配后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锥齿轮盘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件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杆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螺纹头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弯头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29.图中:1、弯角充气阀本体;101、螺纹头;1011、第二固定孔;102、凹槽;103、连杆;104、弯头;105、第一密封件;106、第二密封件;2、第一锥齿轮盘;201、第一固定孔;3、旋转件;301、第二锥齿轮盘;302、凸柱;303、旋转杆;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6以及实施例1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和制冷剂充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32.实施例1
33.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34.本实施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包括弯角充气阀本体1、第一锥齿轮盘2和旋转件3,如图1~3所示。优选的,弯角充气阀本体1上设置有螺纹头101,第一锥齿轮盘2可转动的设置于弯角充气阀本体1上,并且第一锥齿轮盘2与螺纹头101固定连接;旋转件3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盘301,第二锥齿轮盘301用于与第一锥齿轮盘2啮合连接,如图1~3所示。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包括弯角充气阀本体1、第一锥齿轮盘和旋转件,在安装弯角充气阀组件时,将弯角充气阀本体1与截止阀连接,并且将第二锥齿轮盘301与第一锥齿轮盘2啮合连接,通过转动旋转件3,可使第一锥齿轮盘2转动,并通过第一锥齿轮盘2的转动可带动螺纹头101转动,从而实现螺纹头101与截止阀的连接。
35.本实施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通过增设第一锥齿轮盘2和旋转件3,可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和减少质量监控人员提供必要条件;通过旋转件3的转动圈数可控制扭力值,从而控制弯角充气阀本体1与截止阀之间的连接质量。即本实施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角充气阀与截止阀连接时,存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操作效率低,且易出现装配不到位,而且还需质量体系监管,需要大量人力的问题。
36.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弯角充气阀表面存在大量润滑油,本实施例的弯角充气阀组件,通过旋转件3的转动控制螺纹头101转动,员工无需接触弯角充气阀本体1的表面,可改善员工作业环境。
3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弯角充气阀本体1和旋转件3上还设置有卡槽组件,第一
锥齿轮盘2和第二锥齿轮盘301彼此啮合时,弯角充气阀本体1和旋转件3通过卡槽组件彼此卡接。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通过卡槽组件的作用,在第一锥齿轮盘2和第二锥齿轮盘301彼此啮合时,可增强旋转件3与弯角充气阀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可保证第一锥齿轮盘2和第二锥齿轮盘301的啮合效果,避免转动旋转件3的过程中,第二锥齿轮盘301从第一锥齿轮盘2中滑脱的问题。
3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卡槽组件包括凹槽102和凸柱302,凹槽102和凸柱302彼此卡接,并且凸柱302可转动的位于凹槽102内;其中,凹槽102设置于弯角充气阀本体1和旋转件3中的一者上,凸柱302设置于弯角充气阀本体1和旋转件3中的另一者上,如图1和图3所示。卡槽组件的结构不限于为凹槽102和凸柱302的形式,还可以是其余的结构。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通过凹槽102和凸柱302之间的卡接,在第一锥齿轮盘2和第二锥齿轮盘301彼此啮合时,可增强旋转件3与弯角充气阀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可保证第一锥齿轮盘2和第二锥齿轮盘301的啮合效果;另一方面,卡槽组件为凹槽102和凸柱302,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方便旋转件3与弯角充气阀本体1之间的连接和拆卸。
3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弯角充气阀本体1包括螺纹头101、连杆103和弯头104,其中,螺纹头101和弯头104分别设置于连杆103的两端,如图1、图4~6所示。具体的,螺纹头101和弯头104的结构可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螺纹头101用于与截止阀连接,弯头104用于与充注本体连接。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通过连杆103可将螺纹头101和弯头104固定,使得弯角充气阀本体1形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螺纹头101和弯头104可分别实现与截止阀和充注本体的连接,以便实现抽真空、灌注制冷剂、测试等工序。
4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锥齿轮盘2套接于连杆103上,并且第一锥齿轮盘2与螺纹头101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连接件4例如是内六角螺钉。优选的,第一锥齿轮盘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201,多个第一固定孔201沿第一锥齿轮盘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螺纹头10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011,多个第二固定孔1011沿螺纹头10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第一锥齿轮盘2与螺纹头101通过安装于第一固定孔201和第二固定孔1011内的内六角螺钉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第一锥齿轮盘2套接于连杆103上,并且第一锥齿轮盘2与螺纹头101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当转动旋转件3时,可使第一锥齿轮盘2转动,并通过第一锥齿轮盘2的转动可带动螺纹头101转动,从而实现螺纹头101与截止阀的连接。
4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连杆103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02,并且凹槽102沿连杆103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如图1所示。优选的,凹槽102的数量为3~5个。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连杆103上设置有多个凹槽102,第一锥齿轮盘2和第二锥齿轮盘301彼此啮合时,可使旋转件3上的凸柱302与任意一个凹槽102卡接,方便操作人员将旋转件3固定在连杆103上。
4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旋转件3包括第二锥齿轮盘301和旋转杆303,第二锥齿轮盘301固定于旋转杆303上,第二锥齿轮盘301与旋转杆303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并使旋转杆303的端部形成凸柱302,如图3所示。优选的,预设距离不大于凹槽102的深度。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旋转杆303的端部形成凸柱302,以便第二锥齿轮盘301与第一锥齿轮盘2啮合时,可使凸柱302卡接于凹槽102内,同时可通过转动旋转杆303的另一端使第一锥齿轮盘2转动。
4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弯角充气阀本体1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05和第二密封件106,其中,第一密封件105位于螺纹头101和连杆103之间,第二密封件位于弯头104和连杆103之间,如图1所示。优选的,第一密封件105为碗形密封圈,碗形密封圈位于连杆103的端部。优选的,第二密封件106为生料带和螺纹胶。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在螺纹头101和连杆103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105,在弯头104和连杆103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106,可保证螺纹头101和连杆103之间、以及弯头104和连杆10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气或漏油等问题。
44.实施例2
45.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剂充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46.本实施例的制冷剂充注装置,包括充注本体和弯角充气阀组件,弯角充气阀组件为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弯角充气阀组件的弯角充气阀本体1用于连接充注本体和待充注设备。优选的,充注本体的结构可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7.本实施例的制冷剂充注装置,具有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弯角充气阀组件,在安装弯角充气阀组件时,可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和减少质量监控人员提供必要条件;通过旋转件3的转动圈数可控制扭力值,从而控制弯角充气阀本体1与截止阀之间的连接质量。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