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2793发布日期:2023-01-06 21: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具有一槽口;承载部,用于承载第一部件,所述承载部能够通过所述槽口相对于所述支撑体做第一类型的运动;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其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的部分收纳于所述承载部;其中,所述承载部相对所述支撑体运动至不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部内的收纳量不同,以向所述承载部提供拉力而支撑所述第一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主体结构,形成有一容纳腔;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结构的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卷绕连接,并能够通过转动调整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部内的收纳长度;阻尼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至少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转动件在第一转动方向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包括: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间隔设置;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端以第一卷绕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第二端以第二卷绕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卷绕方向与所述第二卷绕方向相反,以通过控制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方向控制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方向,进而调整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部内的收纳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部相对所述支撑体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限制所述第一转动件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在所述承载部相对所述支撑体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卷绕位置处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中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绕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两端具有第二凹槽,所述两个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对应绕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两端具有第三凹槽,所述两个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对应绕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阻尼轮,设置于第一转动件的两端,用于为第一转动件提供转动时的阻尼力;第二阻尼轮,设置于第二转动件的两端,用于为第二转动件提供转动时的阻尼力;第一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固定轴之间满足平行条件;
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轴。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三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处,表面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贴设于所述第四凹槽内;遮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侧,用于阻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从所述第四凹槽内脱出。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承载部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设于所述槽口,所述凸起部相对于所述槽口能够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满足平行条件。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支撑装置和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与所述承载部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具有一槽口;承载部,用于承载第一部件,所述承载部能够通过所述槽口相对于所述支撑体做第一类型的运动;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其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的部分收纳于所述承载部;其中,所述承载部相对所述支撑体运动至不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承载部内的收纳量不同,以向所述承载部提供拉力而支撑所述第一部件。第一部件。第一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戴依含 那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3/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