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保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7612发布日期:2023-01-12 19:3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自锁式保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锁式保压装置。


背景技术:

2.换模台车是一种利用电控自动化操作或者人工操作的模具移动设备,在模具更换过程中起到运输的作用,从而代替人工省时省力,具有非常强大的连接作用,让注塑机/冲床的换模作业能够更快速地完成。在换模台车中,工作人员通过保压阀保证工件不掉落,如果发生压力故障,保压阀可防止模块排气。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执行器实现力或位置的暂时保持。
3.在公开号为cn20099989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压力保持阀,它由阀体、阀芯、进气组件、出气组件和弹簧调压机构组成,阀体的空腔中设有相配合的阀芯,阀体上还设有与空腔相通的进气嘴和出气嘴、以及与阀芯配合的弹簧调压机构,其特征在于:阀体的空腔两端设有同心贯通的圆孔、中部设有进气腔和出气腔,进气腔和出气腔之间设有一个阀座,阀座上设有一段锥孔,阀芯两端分别设有密封轴与空腔两端的圆孔密封配合,阀芯中部设有一段锥度小于阀座上锥孔的锥体,锥体和锥孔在接触处呈线性密封配合,并且锥体部分产生轴向推力的有效面积大于阀芯其他部分产生轴向推力的有效面积,在阀体的一端连接一个套帽,套帽内腔中设有一个弹簧,套帽的一端设有一个与弹簧相配合的调压螺杆,弹簧的另一端与阀芯端部配合。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通过设置在套帽上的调节螺栓和螺帽对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当螺帽受到外力作用力,螺帽易发生转动,从而易使弹簧的弹力发生改变,进而不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自锁式保压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自锁式保压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嘴以及出气嘴,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套帽,所述套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装置主体内腔相互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远离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板靠近第一滑板的侧壁相互固定,所述套帽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滑板的驱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模台车中,工作人员通过保压阀保证工件不掉落,如果发生压力故障,保压阀可防止模块排气。当保压阀作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时,工作人员需对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驱动组件,即可使第二滑板向靠近第一滑板的方向滑动,进而对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限位杆对转动块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转动块受到外力时转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连通槽远离装置主体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套帽远离
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靠近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安置槽螺纹连接的螺纹杆、固定在螺纹杆侧壁上的安装杆、与安装杆滑动连接的转动块、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的转动板以及固定在转动板靠近限位槽侧壁上的限位杆,所述转动块靠近装置主体的侧壁与转动板相互固定,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限位槽的方向滑动转动块,即可使限位杆与限位槽相互分离。随后,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块,即可使螺纹杆在安装杆的作用下跟随转动块转动,从而使螺纹杆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滑板的方向运动,进而使第二滑板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滑板的方向运动,从而对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当工作人员调节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再次滑动转动块,即可使转动块复位,并使限位槽与限位杆相互连接,从而使限位杆对转动块进行阻挡,进而减小了转动块受到外力时转动的概率。
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靠近第二滑板的侧壁上固定有直径大于安置槽直径的限位片。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螺纹杆与安置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圆周阵列分布有多个固定块,所述转动板的侧壁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转动板的一端移动至环形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块时,转动板跟随转动块转动,进而使伸缩杆逐渐划过多个固定块,由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相等,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越过固定块的个数即可判断转动块转动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调节第一弹簧弹力的精确程度。
14.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在转动板侧壁上的套筒、滑动设置在套筒内的套杆以及一端固定在套杆远离固定块侧壁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筒远离固定块的内壁上。
1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距离等于套杆的宽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工作人员判断越过固定块个数的难度,从而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17.进一步的,所述套杆远离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圆角。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套杆被卡住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靠近限位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圆角。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限位杆与限位槽相互连接时限位杆移动至限位槽内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技术中,在换模台车中,工作人员通过保压阀保证工件不掉落,如果发生压力故障,保压阀可防止模块排气。当保压阀作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时,工作人员需对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驱动组件,即可使第二滑板向靠近第一滑板的方向滑动,进而对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限位杆对转动块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转动块受到外力时转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3.2、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对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限位槽的方向滑动转动块,即可使限位杆与限位槽相互分离。随后,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块,即可使螺纹杆在安装杆的作用下跟随转动块转动,从而使螺纹杆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滑板的方向运动,进而使第二滑板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滑板的方向运动,从而对第一弹簧的弹力进行调节。当工作人员调节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再次滑动转动块,即可使转动块复位,并使限位槽与限位杆相互连接,从而使限位杆对转动块进行阻挡,进而减小了转动块受到外力时转动的概率;
24.3、本技术中,限位片降低了螺纹杆与安置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环形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伸缩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装置主体;2、进气嘴;21、出气嘴;3、套帽;31、连通槽;32、滑槽;4、第一滑板;41、第二滑板;5、第一弹簧;51、安置槽;52、转动槽;53、限位槽;6、驱动组件;61、螺纹杆;62、安装杆;63、转动块;64、转动板;65、限位杆;7、限位片;71、环形槽;72、固定块;8、伸缩杆;81、套筒;82、套杆;8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自锁式保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进气嘴2、出气嘴21、套帽3、第一滑板4、第二滑板41、第一弹簧5、驱动组件6、限位片7、固定块72以及伸缩杆8。装置主体1的两端开口,用于降低工件掉落的概率。进气嘴2与出气嘴21均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且进气嘴2与出气嘴21之间的夹角为180度,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概率。套帽3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套帽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装置主体1内腔相互连通的连通槽31,且连通槽3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32。第一滑板4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二滑板4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一滑板4与第二滑板41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32的两端。第一弹簧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板4远离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板41靠近第一滑板4的侧壁相互固定。
32.连通槽31远离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贯穿开设有安置槽51,套帽3远离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52,且转动槽52靠近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3。驱动组件6设置在套帽3上,用于驱动第二滑板41,驱动组件6包括螺纹杆61、安装杆62、转动块63、转动板64以及限位杆65。螺纹杆61与安置槽51螺纹连接,其轴线水平。安装杆6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安装杆62固定在螺纹杆61的侧壁上。转动块63为横截面呈圆环形的块状结构,转动块63
与安装杆62滑动连接。转动板64为横截面呈圆环形的板状结构,转动板64转动设置在转动槽52内,且转动块63靠近装置主体1的侧壁与转动板64相互固定。限位杆65为长方形杆状结构,限位杆65固定在转动板64靠近限位槽53的侧壁上,且限位杆65与限位槽53滑动连接。
33.当工作人员需对第一弹簧5的弹力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限位槽53的方向滑动转动块63,即可使限位杆65与限位槽53相互分离。随后,工作人员需转动转动块63,即可使螺纹杆61在安装杆62的作用下跟随转动块63转动,从而使螺纹杆61向靠近或远离第二滑板41的方向运动,进而使第二滑板41在螺纹杆61的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第一滑板4的方向运动,从而对第一弹簧5的弹力进行调节。当工作人员调节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再次滑动转动块63,即可使转动块63复位,并使限位槽53与限位杆65相互连接,从而使限位杆65对转动块63进行阻挡,进而减小了转动块63受到外力时转动的概率。
34.限位片7为圆片状结构,限位片7固定在螺纹杆61靠近第二滑板41的侧壁上,且限位片7的直径大于安置槽51的直径。限位片7降低了螺纹杆61与安置槽51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35.转动槽52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71,固定块72为长方形块状结构,固定块72设有多个并呈圆周阵列分布在环形槽71的内壁上,且两个固定块72之间的距离等于套杆82的宽度。伸缩杆8固定在转动板64的侧壁上,伸缩杆8包括套筒81、套杆82以及第二弹簧83。套筒81为一端开口的长方形杆状结构,套筒81固定在转动板64的侧壁上。套杆8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套杆82滑动设置在套筒81内。第二弹簧83的一端固定在套杆82远离固定块72的侧壁上,第二弹簧83的另一端固定在套筒81远离固定块72的内壁上。
36.当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块63时,转动板64跟随转动块63转动,进而使套杆82逐渐划过多个固定块72,由于固定块72之间的距离相等,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越过固定块72的个数即可判断转动块63转动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调节第一弹簧5弹力的精确程度。
37.为了降低套杆82被卡住的概率,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套杆82远离套筒81的侧壁上设置有圆角。
38.为了降低限位杆65与限位槽53相互连接时限位杆65移动至限位槽53内的难度,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限位槽53靠近限位杆65的侧壁上设置有圆角。
39.本实施例中自锁式保压装置的使用原理为:在换模台车中,工作人员通过保压阀保证工件不掉落,如果发生压力故障,保压阀可防止模块排气。当保压阀作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时,工作人员需对第一弹簧5的弹力进行调节,此时,工作人员只需启动驱动组件6,即可使第二滑板41向靠近第一滑板4的方向滑动,进而对第一弹簧5的弹力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限位杆65对转动块63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转动块63受到外力时转动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