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8599发布日期:2023-03-24 19:4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厨房或卫生间的出水装置通过尾部连接的软管与洗手盆上的龙头主体连通,其设计成便于手持的外形,壳体一端设置有出水口,壳体上分水切换组件将水路进行切换,使出水装置可以实现不同的出水模式。现有技术中具有三功能出水的出水装置,至少需要在壳体上会需要设置两个按钮,不仅不方便操作,也导致内部结构复杂,整个装置结构臃肿,也影响美观。
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出水装置,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出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出水装置内部结构复杂、结构臃肿、美观性差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切换组件、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按钮、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切换按钮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切换按钮连接以打开所述第二出水通道并关闭所述第三出水通道;或者,关闭所述第二出水通道并打开所述第三出水通道。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体包括切换轴、分水盘和复位件,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过水孔和第二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孔形成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二过水孔形成于所述第三出水通道,所述切换轴与所述切换按钮连接,所述分水盘套装于所述切换轴,所述复位件一端与壳体抵接,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水盘连接,所述复位件用于当外力去除时,驱动所述分水盘和所述切换轴复位,并通过驱动所述分水盘旋转,以驱动所述分水盘封闭所述第一过水孔或所述第二过水孔中的一个。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分水盘上形成有卡接端,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轴和围绕所述限位轴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限位端,相邻两个所述限位端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卡接端用于与所述限位槽卡接。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水盘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端,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轴和围绕所述限位轴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端,相邻两个所述限位端之间形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卡接端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卡接端均能通过旋转以卡接在任一所述限位槽中。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端面向所述限位端的一侧形成有卡接引导面,所述限位
槽开口处形成有与所述卡接引导面相配合的限位引导面,以使得所述分水盘旋转时,所述卡接端顺着所述限位引导面转入所述限位槽中。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所述限位端位于所述限位槽的一侧形成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竖直设置。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水盘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封闭部,所述连接部套装于所述切换轴,所述封闭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过水孔或所述第二过水孔密封配合。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水孔和所述第二过水孔相邻设置,所述密封封闭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封闭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体包括芯轴和弹性件,所述芯轴与所述切换按钮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芯轴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所述芯轴复位的弹性力。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按钮包括铰接部和分别设置于所述铰接部两侧的第一按压端和第二按压端,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第一按压端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所述第二按压端与所述第二阀体连接。
15.上述方案中,该出水装置包括三种出水方式,为三功能出水装置。切换按钮用于将出水装置在三种出水方式之间切换。壳体内形成有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第一阀体阀体活动设置于第一阀腔内,第二阀体活动设置于第二阀腔内。具体地,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出水通道的关闭或打开,当第一阀体打开时,从进水口进来的水经过进水通道流入第一出水通道并从第一出水口流出;当第一阀体关闭时,进水通道的水可以通过切换按钮对第二阀体工作位置的切换实现两种不同的出水方式,具体地,当切换按钮切换第二阀体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二阀体打开第二出水通道并关闭第三出水通道,水从第二出水口流出;当第二阀体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阀体关闭第二出水通道并打开第三出水通道,水从第三出水口流出,如此实现三种出水功能。该实施例通过切换按钮将第二阀体驱动至不同的工作位置就可以实现水路的切换,并且只需要一个按钮即实现了三功能的切换,简化了内部水路结构,实现了出水装置的扁平化结构,提升了出水装置的美观性。再者,通过在第一阀体上设置倒扣与切换按钮的卡接位卡接,连接完成后可活动性较小,相比于采用骨形球头活动连接而言,后续切换过程中第一阀体的行程控制更加精确,避免因第一阀体运动不到位而产生的漏水现象。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和外形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装置从第一出水口出水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装置另一出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在b处的放大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6在c处的放大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装置的第二阀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装置处于从第一出水口出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装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从第二出水口出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装置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从第三出水口出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29.2、壳体;21、进水口;22、第一出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第三出水口;25、第一出水通道;26、第二出水通道;27、第三出水通道;28、进水通道;3、切换按钮;31、第一按压端;32、第二按压端;33、铰接部;4、第一阀体;42、芯轴;43、弹性件;5、第二阀体;51、切换轴;52、分水盘;521、连接部;522、封闭部;53、复位件;54、卡接端;541、卡接引导面;6、第一过水孔;7、第二过水孔;8、限位端;81、限位引导面;82、限位面;9、限位槽;10、固定座;11、底座;12、密封垫;13、第一阀腔;14、第二阀腔。
3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34.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参见图1~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100,包括切换组件、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通道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按钮、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切换按钮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切换按钮连接以打开所述第二出水通道并关闭所述第三出水通道;或者,关闭所述第
二出水通道并打开所述第三出水通道。
36.上述实施例中,出水装置包括三种出水方式,为三功能出水装置。切换按钮3用于将出水装置在三种出水方式之间切换。壳体2内形成有第一阀腔13和第二阀腔14,第一阀体4阀体活动设置于第一阀腔13内,第二阀体5活动设置于第二阀腔14内。具体地,第一阀体4用于控制第一出水通道25的关闭或打开,参照图2和图3,当第一阀体4打开时,从进水口21进来的水经过进水通道28并经过图3中的s1出水口流入第一出水通道25最终从第一出水口22流出,水的流向示意图如图9中箭头和实线所示。当第一阀体4关闭时,进水通道28的水可以通过切换按钮3对第二阀体5工作位置的切换实现两种不同的出水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第一阀体4关闭指的是关闭进水通道28与第一出水通道25之间的联通,而不是关闭整个出水装置。具体地,当第一阀体4关闭时,从进水口21进来的水经过s2出水口流入第二阀体,第二阀体5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当切换按钮3切换第二阀体5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二阀体5打开第二出水通道26并关闭第三出水通道27,水从第二出水口23流出;当第二阀体5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二阀体5关闭第二出水通道26并打开第三出水通道27,水从第三出水口24流出,如此实现三种出水功能。该实施例通过切换按钮3将第二阀体5驱动至不同的工作位置就可以实现水路的切换,并且只需要一个切换按钮3即实现了三功能的切换,简化了内部水路结构,实现了出水装置的扁平化结构,提升了出水装置的美观性。该实施例结构简单和外形美观的优点。
37.具体地,出水装置可以是水龙头和花洒。参照图1~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阀体4包括芯轴42和弹性件43,芯轴42与切换按钮3连接,弹性件43的一端与壳体2抵接,弹性件43的另一端与芯轴42抵接,弹性件43用于提供芯轴42复位的弹性力。通过切换按钮3驱动芯轴42移动打开第一阀体4,使得进水通道28的水流向第一出水通道25,此时弹性件43发生形变储存能量。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阀体4将第一进水通道28关闭时,且第二阀体5打开第二出水通道26或第三出水通道27时,由于第一阀腔13内有水压作用,芯轴42在水压作用下会克服弹性件43的作用,保持第二阀腔14通水状态。这里的弹性件43可以是弹簧。
38.参照图2~图5,在一实施例中,切换按钮3包括铰接部33和分别设置于铰接部33两侧的第一按压端31和第二按压端32,铰接部33与壳体2铰接,第一按压端31与芯轴42连接,第二按压端32与第二阀体5连接。通过铰接部33连接,形成类似跷跷板的结构,使得按钮集成在一起,可以通过一个切换按钮3分别控制第一阀体4的打开和关闭,以及第二阀体5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状态的切换。
39.参照图1~图5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阀体5包括切换轴51、分水盘52和复位件53,壳体2内形成有第一过水孔6和第二过水孔7,第一过水孔6形成于第二出水通道26,第二过水孔7形成于第三出水通道27,切换轴51与切换按钮3连接,分水盘52套装于切换轴51,复位件53一端与壳体2抵接,复位件53的另一端与分水盘52连接,复位件53用于当外力去除时,驱动分水盘52和切换轴51复位,并通过驱动分水盘52旋转,以驱动分水盘52封闭第一过水孔6或第二过水孔7中的一个。第二出水通道26和第三出水通道27由分水盘52进行控制出水,当分水盘52封闭第一过水孔6时,第二过水孔7打开,即第二出水通道26关闭,第三出水通道27打开,水从第三出口流出,水的流向示意图如图11中箭头和实线所示。当分水盘52封闭第二过水孔7时,第一过水孔6打开,即第三出水通道27关闭,第二出水通道26打开,水从第二出口流出,水的流向示意图如图10中箭头和实线所示。具体地,当有外力推动第二按压
端32时,复位件53发生形变储存能量,当外力去除时,复位件53驱动分水盘52移动,但由于复位件53与分水盘52并不是对心设置,因此复位件53的偏心力作用还会驱动分水盘52绕着切换轴51旋转,以使得分水盘52能够选择性地封闭第一过水孔6或第二过水孔7中的一个,以此对应两个不同的出水状态。
40.参照图1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内设置有限位件,分水盘52上形成有卡接端54,限位件包括限位轴和围绕限位轴周向设置的至少两个限位端8,相邻两个限位端8之间形成限位槽9,卡接端54用于与限位槽9卡接。当卡接端54卡接于限位槽9内时,说明运动状态已经稳定,此时出水盘封闭第一过水孔6或第二过水孔7,第二出水通道26或第三出水通道27打开。卡接端54与限位件主要起到确保卡接牢固,稳定出水状态的作用。而当需要切换出水状态时,再通过外力按压第二按压端32通过驱动切换轴51运动使得与切换轴51连接的分水盘52以及分水盘52上的卡接端54脱离限位槽9,便于另一出水状态的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端54可以只有一个,通过卡接入不同的限位槽9内,实现稳定的连接状态。
41.参照图1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分水盘52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接端54,限位件包括限位轴和围绕限位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端8,相邻两个限位端8之间形成限位槽9,限位槽9的数量与卡接端5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每一卡接端54均能通过旋转以卡接在任一限位槽9中。作为上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卡接端54和限位件均有多个,限位槽9与卡接端54的数量相等,且多个卡接端54能够同时卡接入所有限位槽9中,这样卡接更加稳定。当然,每一卡接端54也能够通过旋转卡接在任一限位槽9内,这样便于切换出水状态。当然,卡接端54旋转的驱动力来自于前述复位件53对分水盘52的旋转驱动。
42.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卡接端54面向限位端8的一侧形成有卡接引导面541,限位槽9开口处形成有与卡接引导面541相配合的限位引导面81,以使得分水盘52旋转时,卡接端54顺着限位引导面81转入限位槽9中;限位端8位于限位槽9的一侧形成有限位面82,限位面82竖直设置。具体地,卡接引导面541和限位引导面81均为斜面,起到引导卡接端54旋转进入限位槽9的作用。限位面82为限位槽9的侧壁且竖直设置,防止卡接端54与限位槽9卡接后滑出,确保卡接牢固。
43.参照图2~图3,和图6~图8,在一实施例中,分水盘52包括连接部521和与连接部521连接的封闭部522,连接部521套装于切换轴51,封闭部522用于与第一过水孔6或第二过水孔7中的一个密封配合。具体地,第一过水孔6和第二过水孔7相邻设置,封闭部5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封闭部522分别设置于连接部521相对的两侧。这里的密封配合是指当封闭部522与第一过水孔6或第二过水孔7配合后,水流将不能通过,起到关闭第二过水通道或第三过水通道的作用。密封部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每一密封部的面积占圆周面积的四分之一,第一过水孔6和第二过水孔7的形状大小一致,两者相邻设置并且第一过水孔6或第二过水孔7也占圆周面积的四分之一,第一过水孔6和第二过水孔7的形状与密封部的形状相适应,这样能确保当一个密封部与一个过水孔密封配合时,另一个过水孔必然时打开的;或者说,当一个密封部与一个过水孔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另一个过水孔必然是与密封部密封配合的,这样确保水只能从第二出水通道26或第三出水通道27中的一个流出。
4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壳体2内设置有固定座10、底座11和密封垫12,参照图2~图3和图9,初始状态下,芯轴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会压住底座11,使得水路
往第一出水口22出水,完成一次默认功能出水。参照图4~图5,当施加切换力f到第二按压端32的位置的时候,第二按压端32会带动第一按压端31绕着铰接部33的销轴旋转,同时第二按压端32与芯轴42在扣点位置形成倒扣44作用,带动芯轴42提起,从而带动密封垫12移动到固定座10上,实现了水路切换,水路进入到第二阀腔14中。参照图10和图11,第二阀腔14中至少连通由第二出水通道26和第三出水通道27,这两个出水口由分水盘52进行控制出水,分水盘52与切换轴51同轴配合,两者又相互与底座11上的限位面82配合贴住。当外力驱动第二按压端32时,会带动切换轴51和分水盘52沿着底座11上的限位槽9的限位面82移动,当切换轴51和分水盘52移动到脱开限位槽9的限位面82的时候,分水盘52会在复位件53的作用下往下旋转一定的角度,随后会落在限位端8的的限位引导面81上,继续旋转一定角度,直到分水盘52落入到另一个限位槽9的限位面82上,完成一次水路切换。此时第一型腔内由于水压作用,芯轴42会克服弹性的作用,保持第二阀腔14通水状态,若施加操作力,如按压第一按压端31,才会使得芯轴42复位,达到水路复位到第一出水状态,从第一出水口22流出。或将进水关闭,芯轴42复位,没有水流通过。
4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