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排气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4979发布日期:2023-11-18 15:0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翻转排气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流体容器的排气阀组件,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具有翻转保护的排气阀组件。


背景技术:

1、排气阀组件通常定位在流体容器(例如,汽油箱)的上壁上,以便在储箱变得过压时选择性地允许蒸汽从流体箱中释放,并且/或者在储箱内形成真空压力时允许空气进入流体箱。可以称为翻转排气阀组件的某些排气阀组件被构造成用于响应于流体箱倒置、倾斜到一定角度或响应于排气阀组件的一部分被储箱内的流体淹没,而产生密封。因此,在发生翻转的情况下,翻转排气阀组件可以抑制流体从排气阀组件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组件,该阀组件被构造成用于联接到容器。该阀组件包括可与容器接合的本体,所述本体具有顶端、与顶端隔开的底端、限定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内腔以及排气出口。所述阀组件还包括将内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壁,所述第一腔室限定在本体的底端和所述壁之间,所述第二腔室限定在本体的顶端和所述壁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腔室与排气出口连通。第一孔延伸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所述壁,并且第二孔延伸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所述壁。第二孔相对于第一孔偏移。所述阀组件还包括伞形阀,所述伞形阀联接到所述壁,并且具有延伸穿过第一孔的中心通道和从中心通道径向向外延伸的伞形部分。所述伞形部分定位在第二腔室内,并且构造成用于接合所述壁的顶侧,以选择性地密封第二孔。阀组件还包括浮子,所述浮子定位在第一腔室内,并且具有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可插入到伞形阀的中心通道中以密封第一孔。伞形部分构造成用于:响应于第一腔室内的压力超过伞形阀的开启压力,伞形部分远离所述壁的顶侧变形,使得气体沿着第一通路从第一腔室经由第二孔排放到排气出口。

2、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子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中,接合部分与伞形阀的中心通道隔开,以允许气体沿着第二通路从第一腔室经由第一孔排放到排气出口,并且在第二位置中,接合部分密封中心排气孔,以抑制气体流过第一孔。

3、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配重被定位在中心通道的顶侧上。

4、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配重是球形的。

5、在一些实施例中,伞形阀包括邻近中心通道的顶侧的凹槽,并且第二通路延伸穿过所述凹槽。

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组件进一步包括:端盖,其联接到本体以围封第一腔室;以及弹簧,其定位在该端盖和浮子之间。所述弹簧被构造成用于向着与中心通道的底侧接合的方向推动浮子。

7、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子限定纵向轴线,浮子可沿着该纵向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弹簧被构造成用于响应于纵向轴线倾斜超过阈值顶锥角、而将浮子移动到第二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阈值顶锥角可以在相对于竖向方向的15度到85度之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组件包括:液体出口,液体出口联接到本体,液体出口具有延伸到容器外的第一端部和定位在容器内的第二端部;以及拾取管,其联接到液体出口的第二端部,使得来自容器的液体能够经由拾取管从液体出口抽出。

9、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出口平行于排气出口延伸。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组件包括壳体插入件,该壳体插入件被定位在本体的内腔内,并且该壳体插入件限定了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所述壁。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子能够响应于来自容器的液体浸没浮子的至少一部分而移动到第二位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伞形阀由氟硅橡胶制成。

13、在另一独立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组件,该阀组件被构造成用于联接到容器。阀组件包括:可与容器接合的本体,该本体具有顶端、与顶端隔开的底端、限定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内腔以及排气出口;壁,其将内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限定在本体的底端和所述壁之间,该第二腔室限定在本体的顶端和所述壁之间,并且第二腔室与排气出口连通;第一孔,该第一孔延伸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所述壁;第二孔,该第二孔延伸穿过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所述壁,第二孔相对于第一孔偏移;以及阀。该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气体能够沿着第一通路从第一腔室经由第一孔流向排气出口,并且在第二状态下,第一通路被阻断。当阀处于第二状态时,响应于第一腔室内的压力超过阀的开启压力,气体能够沿着第二通路从第一腔室经由第二孔流向排气出口。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包括浮子和伞形阀,浮子在第一状态下与伞形阀隔开,并且浮子在第二状态下与伞形阀接合。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包括定位在伞形阀的顶侧上的头部配重,伞形阀包括邻近伞形阀的顶侧的凹槽,并且该第一通路延伸穿过凹槽。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子可沿着纵向轴线移动,并且所述阀被构造成使得浮子响应于所述纵向轴线倾斜超过阈值顶锥角而移动到与伞形阀接合,该阈值顶锥角在相对于竖向方向的15度和85度之间。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子能够响应于来自容器的液体浸没浮子的至少一部分而移动到与伞形阀接合。

18、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装阀组件的方法,其包括:提供本体,该本体具有顶端、与顶端隔开的底端以及限定在顶端和底端之间的内腔,该本体限定排气出口;将伞形阀的中心通道插入到形成在壁中的第一孔中,直到伞形阀的从中心通道径向向外延伸的伞形部分与所述壁的顶侧接合,以密封相对于第一孔偏移的第二孔;将浮子插入到限定在所述壁的下方的第一腔室中,该浮子具有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定尺寸为被接纳到伞形阀的中心通道内;将弹簧插入到第一腔室中;以及将端盖联接到本体的底端,以将浮子和弹簧固定在第一腔室内,使得弹簧将浮子朝向伞形阀的中心通道偏压。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壁是壳体插入件的一部分,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将端盖联接到本体的第二端之前,将壳体插入件通过本体的第二端插入到内腔中,使得该端盖将壳体插入件保持在内腔中。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是第一端盖,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头部配重插入到限定在所述壁的上方的第二腔室中;以及将第二端盖联接到本体的顶端,以将头部配重围封在第二腔室内。

21、通过考虑以下的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技术特征:

1.一种阀组件,所述阀组件被构造成用于联接到容器,所述阀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浮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与所述伞形阀的中心通道隔开,以允许气体从所述第一腔室经由所述第一孔沿着第二通路排放到所述排气出口,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接合部分密封中心排气孔,以抑制气体流过所述第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件,进一步包括头部配重,所述头部配重被定位在所述中心通道的顶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头部配重是球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伞形阀包括邻近所述中心通道的顶侧的凹槽,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通路延伸穿过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件,进一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浮子限定纵向轴线,其中,所述浮子能够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弹簧被构造成用于:响应于所述纵向轴线倾斜超过阈值顶锥角,所述弹簧将所述浮子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阈值顶锥角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15度和85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进一步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液体出口平行于所述排气出口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进一步包括壳体插入件,所述壳体插入件被定位在所述本体的内腔内,其中,所述壳体插入件限定将所述内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浮子能够响应于来自所述容器的液体浸没所述浮子的至少一部分而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伞形阀由氟硅橡胶制成。

13.一种阀组件,所述阀组件被构造成用于联接到容器,所述阀组件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阀包括浮子和伞形阀,其中,所述浮子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所述伞形阀隔开,并且其中,所述浮子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与所述伞形阀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阀包括定位在所述伞形阀的顶侧上的头部配重,其中,所述伞形阀包括邻近所述伞形阀的顶侧的凹槽,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通路延伸穿过所述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浮子能够沿着纵向轴线移动,并且其中,所述阀被构造成使得:所述浮子响应于所述纵向轴线倾斜超过阈值顶锥角而移动到与所述伞形阀接合,所述阈值顶锥角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15度和85度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所述浮子能够响应于来自所述容器的液体浸没所述浮子的至少一部分而移动到与所述伞形阀接合。

18.一种组装阀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壁是壳体插入件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将所述端盖联接到所述本体的第二端之前,将所述壳体插入件穿过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端插入到所述内腔中,使得所述端盖将所述壳体插入件固位在所述内腔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盖是第一端盖,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头部配重插入到限定在所述壁的上方的第二腔室中;以及将第二端盖联接到所述本体的顶端,以将所述头部配重围在所述第二腔室内。


技术总结
阀组件包括可与容器接合的本体、内腔以及排气出口。壁将内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在本体的底端和所述壁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腔室在本体的顶端和所述壁之间并且与排气出口连通。伞形阀联接到所述壁,并且具有中心通道和伞形部分。伞形部分被定位在第二腔室内,并且被构造成用于接合所述壁的顶侧。伞形部分被构造成用于:响应于第一腔室内的压力超过伞形阀的开启压力,伞形部分远离壁的顶侧变形,以使气体沿着第一通路从第一腔室排放到排气出口。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A·尼韦尔,迈克尔·J·霍尔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碧美斯制造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