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7963发布日期:2023-06-08 00:0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具体为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来说达标的自来水出厂时,是已经达到无菌状态,可以进行直接饮用的,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自来水管道老化和中转站蓄水池管理不善等原因,会在运输和中转时造成二次污染,导致菌落超标,直接饮用会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大部分家庭会将水烧开再喝;部分家庭转入饮用桶装水;当市场上频频出现的桶装水饮水质量不可靠的前提下,进而又转入采用净水设备,通过过滤净化和紫外杀菌方式处理水质使自来水或桶装水成为直饮水。通过净水设备净化或紫外杀菌过的直饮水在水龙头的闸门的内端应是无菌的,但是,出水端口是裸露在外界空气的,空气中的细菌一旦通过出水口(水嘴)进入水中,会在管道中很快的滋生繁殖,将迅速造成净化水的二次污染。

2、现有的水龙头抑菌方法一般是直接在水嘴处安装紫外线灯进行定期灭菌消毒,如申请号为cn201410050288.3的专利所公开的杀菌水嘴、杀菌水龙头及净水杀菌抑菌方法,设置发电和蓄电装置,利用水流发电进行紫外线消毒,但直饮水水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多次少量的特点,水管流出水量较少,导致发电量较少,当水龙头短时间多次使用时,细菌没有繁殖机会,而当水龙头长时间不用时,蓄电装置可能会电量不足,导致细菌繁殖一致能力不足的情况出现,且长茎的水龙头的管道内会有较多存水,在下次使用时,会直接带出大量细菌,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阐述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包括阀体、第一进水插口和第二进水插口,所述阀体的下方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水插口,所述阀体的下方远离第一进水插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插口,所述阀体中部远离第一进水插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把手,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转动密封圈,所述螺纹座的内部在转动密封圈的上方设置有抑菌座,所述抑菌座的外侧下方设置有螺纹套,所述抑菌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长颈管,所述长颈管远离抑菌座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嘴;

5、所述长颈管远离出水嘴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外附管,所述长颈管远离出水嘴的一侧内壁与外附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内附管,所述外附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水软管,所述内附管的底部侧面开设有进水孔,所述抑菌座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进水座,所述进水座的上方开设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的上方设置有堵水碟,所述堵水碟的上方与内附管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堵头,所述进水堵头的底部外侧固定套接有限位套;

6、所述出水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侧靠近出水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紫外线灯环,所述连接头的上方与第一紫外线灯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接线口,所述连接头远离出水嘴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泡沫发生器,所述抑菌座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第二紫外线灯环,所述抑菌座靠近第一进水插口的一侧上方与第二紫外线灯环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接线口。

7、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有内环套和外环套,所述内环套的内侧与抑菌座的外侧活动套接,所述螺纹套的外环套的内侧与螺纹座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外六角棱。

8、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内部在第一紫外线灯环与泡沫发生器之间转动连接有磁性小桨叶,所述磁性小桨叶的外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第一紫外线灯环通过导线和第一接线口电性连接有电源和控制器。

10、优选的,所述第二紫外线灯环和霍尔传感器均通过导线和第二接线口与电源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外附管与内附管的顶部相互连通,所述出水软管远离外附管的一端与排水管道固定连通,且出水软管的出水口位置远低于内附管的进水孔的位置。

12、优选的,所述堵水碟的形状与凹形槽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堵水碟上方内凹面设置有镜面层。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紫外线灯环产生的紫外线波长为185纳米,所述第二紫外线灯环产生的紫外线波长为253.7纳米。

14、工作原理:本发明在水龙头使用时,利用抑菌座内径扩大形成缓流作用,降低水流流速,便于第二紫外线灯环的253.7纳米紫外线进行直接杀菌,同时在水龙头出水时,堵水碟可利用水流推力使进水堵头堵住进水孔,防止漏水的情况出现,当水龙头关闭时,第一紫外线灯环的185纳米短波紫外线产生臭氧,堵水碟的自重使进水堵头下降,打开进水孔,外附管和内附管配合出水软管,利用虹吸原理将长颈管内部的存水抽出,避免产生存水滋生细菌的情况出现,且在抽出存水时,可以将第一紫外线灯环产生的臭氧同时吸进长颈管的内部,有效提高消毒和抑菌的效果。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通过在出水嘴处设置第一紫外线灯环,在抑菌座内设置第二紫外线灯环,不仅可以通过第二紫外线灯环的253.7纳米紫外线进行直接杀菌作用,还可以通过第一紫外线灯环的185纳米短波紫外线产生臭氧,进行长时间抑菌作用,加强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18、2、本发明的长颈管设置有外附管和内附管,配合出水软管,可在水龙头关上后,利用虹吸原理将长颈管内部的存水抽出,避免产生存水滋生细菌的情况出现,且在抽出存水时,可以将第一紫外线灯环产生的臭氧同时吸进长颈管的内部,有效提高消毒和抑菌的效果,加强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19、3、本发明设置有凹形槽和堵水碟,配合连接杆和进水堵头,可通过堵水碟的凹面反光效果进行聚光,将部分紫外线打入长颈管内部便于进行直接灭菌,且在水龙头出水时,可利用水流推力使进水堵头堵住进水孔,防止漏水的情况出现,关闭水龙头时,利用堵水碟的自重使进水堵头下降,打开进水孔形成虹吸效应,便于抽出存水和吸入臭氧,提高抑菌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包括阀体(1)、第一进水插口(2)和第二进水插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下方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水插口(2),所述阀体(1)的下方远离第一进水插口(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插口(3),所述阀体(1)中部远离第一进水插口(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把手(6),所述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座(8),所述螺纹座(8)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转动密封圈(16),所述螺纹座(8)的内部在转动密封圈(16)的上方设置有抑菌座(4),所述抑菌座(4)的外侧下方设置有螺纹套(9),所述抑菌座(4)的顶部固定连通有长颈管(5),所述长颈管(5)远离抑菌座(4)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9)的内侧与外侧分别设置有内环套和外环套,所述内环套的内侧与抑菌座(4)的外侧活动套接,所述螺纹套(9)的外环套的内侧与螺纹座(8)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9)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外六角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4)的内部在第一紫外线灯环(7)与泡沫发生器(15)之间转动连接有磁性小桨叶,所述磁性小桨叶的外侧设置有霍尔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线灯环(7)通过导线和第一接线口(21)电性连接有电源和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紫外线灯环(26)和霍尔传感器均通过导线和第二接线口(22)与电源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附管(11)与内附管(10)的顶部相互连通,所述出水软管(12)远离外附管(11)的一端与排水管道固定连通,且出水软管(12)的出水口位置远低于内附管(10)的进水孔(20)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水碟(19)的形状与凹形槽(18)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堵水碟(19)上方内凹面设置有镜面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线灯环(7)产生的紫外线波长为185纳米,所述第二紫外线灯环(26)产生的紫外线波长为253.7纳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龙头抑菌装置,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该基于水龙头的抑菌装置,包括阀体、第一进水插口和第二进水插口,所述阀体的下方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水插口,所述阀体的下方远离第一进水插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插口,所述阀体中部远离第一进水插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把手,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座。通过在出水嘴处设置第一紫外线灯环,在抑菌座内设置第二紫外线灯环,不仅可以通过第二紫外线灯环的253.7纳米紫外线进行直接杀菌作用,还可以通过第一紫外线灯环的185纳米短波紫外线产生臭氧,进行长时间抑菌作用,加强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善财,邹良海,邹卫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欧群卫浴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