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91643发布日期:2023-05-27 21:4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合流污水混凝土管道在长期运行使用之后,污水混凝土管道内普遍存在钢筋裸露及腐蚀、粗细骨料流失以及嵌缝材料剥落等情况。因此需要对污水混凝土管道采用8mm薄壁不锈钢内衬在污水混凝土管道内分块焊接成环进行修复,内衬拼接完成后进行5cm壁后注浆。在不锈钢内衬管修复之前,需要在污水混凝土管道内布置中导管进行污水的临时排放。在管道非开挖修复的不锈钢内衬施工中,底部管片安装需要多次换撑以防止中导管支腿阻碍施工,由于管道内空间狭小,换撑过程和焊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多,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导致施工复杂,施工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以解决内衬修复施工安全风险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导管支撑体系,包括:

3、支撑杆,为成对设置矩形分布的四根以上,每根所述支撑杆包括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筒上端的上伸缩螺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上伸缩螺杆上的上调节螺母和承托垫,所述承托垫位于所述上调节螺母的上方,用于承载中导管;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筒下端的下伸缩螺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下伸缩螺杆上的下调节螺母和可替换安装组件,所述可替换安装组件位于下调节螺母的下方,所述可替换安装组件为滑轮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滑轮组件用于滑动支撑在污水混凝土管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固定支撑在污水混凝土管道的内壁上;

4、横向连接件,连接在横向分布的两根支撑杆之间;

5、纵向连接件,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横向连接件之间。

6、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万向轮及其上的第一锁紧螺母。

7、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垫及其上的第二锁紧螺母。

8、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两端设置有一个半箍的两块扁钢,两块所述扁钢扣合形成两端为抱箍、中部为直线体的所述横向连接件,所述抱箍通过螺栓箍设在横向分布的两根支撑杆上。

9、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所述纵向连接件包括中部的纵杆以及设置于纵杆两端的卡扣,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横向连接件的直线体上。

10、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所述承托垫为橡胶垫。

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包括:

12、采用上述的中导管支撑体系;

13、将用于临时排放的中导管承托在中导管支撑体系上,将中导管支撑体系的可替换安装组件切换为滑轮组件,通过中导管支撑体系将中导管推入至污水混凝土管道内;

14、当中导管被中导管支撑体系推送就位连接后,切换为中导管排污,将中导管支撑体系的可替换安装组件切换为支撑组件固定支撑在污水混凝土管道内壁上;

15、在污水混凝土管道内壁上焊接由多片内衬钢片组成的内衬管,在内衬钢片与支撑杆交叉位置,逐一缩短各根支撑杆脱离于污水混凝土管道内壁进行相应位置的内衬钢片的焊接,在相应位置的内衬钢片焊接完成后伸长各根支撑杆支撑在内衬钢片上;

16、在污水混凝土管道与内衬管之间进行浇筑形成注浆层,以对污水混凝土管道实现非开挖内衬修复;

17、将中导管支撑体系的可替换安装组件切换为滑轮组件将中导管从污水混凝土管道内推出。

18、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通过下调节螺母带动下伸缩螺杆相对于螺纹套筒的旋转位置调节支撑杆的伸长或者缩短。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0、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通过中导管支撑体系将中导管推入到污水混凝土管道对中导管进行支撑,切换中导管排污,通过下调节螺母调整下伸缩螺杆相对于螺纹套筒的位置来伸长或者缩短支撑杆,对污水混凝土管道通过焊接内衬管及浇筑注浆层进行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适用于各种尺寸的中导管,通过中导管支撑体系承托中导管作为污水的临时排放管道,提高了施工安全。

21、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通过下调节螺母调整下伸缩螺杆相对于螺纹套筒的位置来伸长或者缩短支撑杆,通过上调节螺杆调整上伸缩螺杆相对于螺纹套筒的位置来调节承托垫的高度,以使中导管与污水混凝土管道同中心对准,以使本段中导管与前段中导管顺利对接。

22、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通过在成对设置矩形分布的四根以上的支撑杆的横向分布的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横向连接件,通过在相邻两个所述横向连接件之间连接纵向连接件,从而提高了中导管支撑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本发明提供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通过可替换安装组件中的滑轮组件和支撑组件切换使用,提高了内衬修复施工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导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万向轮及其上的第一锁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垫及其上的第二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两端设置有一个半箍的两块扁钢,两块所述扁钢扣合形成两端为抱箍、中部为直线体的所述横向连接件,所述抱箍通过螺栓箍设在横向分布的两根支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件包括中部的纵杆以及设置于纵杆两端的卡扣,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横向连接件的直线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导管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垫为橡胶垫。

7.一种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调节螺母带动下伸缩螺杆相对于螺纹套筒的旋转位置调节支撑杆的伸长或者缩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导管支撑体系及管道非开挖内衬修复施工方法,该中导管支撑体系,包括支撑杆,为成对设置矩形分布的四根以上,每根支撑杆包括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上端的上伸缩螺杆,固定设置在上伸缩螺杆上的上调节螺母和承托垫,承托垫位于上调节螺母的上方,用于承载中导管;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筒下端的下伸缩螺杆,固定设置在下伸缩螺杆上的下调节螺母和可替换安装组件,可替换安装组件位于下调节螺母的下方,可替换安装组件为滑轮组件和支撑组件;横向连接件,连接在横向分布的两根支撑杆之间;纵向连接件,连接在相邻两个横向连接件之间。本发明能够安全性高、稳定性、可靠性强,施工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贵,张亦弛,陈晓俊,俞华凌,干华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