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3680发布日期:2023-11-30 11:5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倒虹吸,具体为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


背景技术:

1、当渠道与道路或河沟高程接近,处于平面交叉时,需要修一构筑物,使水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此构筑物通常叫做倒虹吸。倒虹吸主要有竖井式。这种形式施工简便而且便于清除泥沙,倒虹吸有箱形和圆形两种。物理上水往高处走的现象是一种水利工程的技巧,它是在渠道与道路、河流发生交叉或在渠道穿越山谷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立交水工建筑物。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已有成功的运用。与虹吸管一样,它在立面上也呈弓形;不同的是,其弓弯向下,而且,虽然倒虹吸管和虹吸管的输水原理相同,即都借助于上下游的水位差,但倒虹吸在开始工作时不需人为地制造管中的真空,因而更为普及。

2、根据中国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cn218178248u”中记载的“该倒虹吸直理伸缩节通过第一伸缩节上设置的固定盘,通过转动转动盘,使得传动杆能够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齿合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使得螺杆旋转带动螺纹连接的连接盘进行运动,从而对第一伸缩节和第二伸缩节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无需使用螺母进行固定,方便使用”。

3、根据上述专利可得知,现有的伸缩节需要调节长度时,需要一个个拧松螺母,然后对伸缩节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再一个个拧紧螺母,这种调节方式十分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具备便于调节倒虹吸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伸缩节需要调节长度时,需要一个个拧松螺母,然后对伸缩节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再一个个拧紧螺母,这种调节方式十分浪费时间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环体,所述环体设置有两个;管体一,设置于一侧所述环体的一侧;管体二,设置于另一侧所述环体的一侧;套管,设置于所述管体二的外侧壁;滑槽,对称开设于所述套管的内侧相对面;把手,对称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外侧壁;螺杆,设置于所述把手的一端;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螺杆的一端;限位槽,横向对称开设于所述管体一的外侧壁。

5、优选的,所述管体二的外侧壁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螺纹,设置于所述管体二的外侧壁;螺纹槽,开设于所述套管的一端内侧壁。

6、优选的,所述管体一的内侧壁设置有密封垫。

7、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层。

8、优选的,所述管体一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

9、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侧壁开设有多组防滑槽。

10、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槽。

11、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凹槽。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倒虹吸直埋伸缩节,通过在使用时使得管体二插入管体一的内侧,然后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螺杆进行转动,由于螺杆的一端插入限位块内侧,并且限位块在滑槽内侧,这样通过转动把手可以带动限位块来回移动达到与限位槽进行对接的效果,这样就安装完成了,当需要调节两个管体之间的距离时,只需要使得限位块与管体一外侧壁不同位置开设的限位槽进行对接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作业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组件(1),所述调节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二(13)的外侧壁设置有辅助组件(2),所述辅助组件(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一(12)的内侧壁设置有密封垫(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4)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层(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一(12)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4)的外侧壁开设有多组防滑槽(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6)的一端开设有插槽(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4)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凹槽(2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倒虹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倒虹吸直埋伸缩节,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环体,所述环体设置有两个;管体一,设置于一侧所述环体的一侧;管体二,设置于另一侧所述环体的一侧;套管,设置于所述管体二的外侧壁;该倒虹吸直埋伸缩节,通过在使用时使得管体二插入管体一的内侧,然后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螺杆进行转动,由于螺杆的一端插入限位块内侧,并且限位块在滑槽内侧,这样通过转动把手可以带动限位块来回移动达到与限位槽进行对接的效果,这样就安装完成了,当需要调节两个管体之间的距离时,只需要使得限位块与管体一外侧壁不同位置开设的限位槽进行对接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岳红祥,张正辉,戴治权,王雷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一安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