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工艺的轴承保持架及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5495发布日期:2024-01-26 23:1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工艺的轴承保持架及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轴承的,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工艺的轴承保持架及轴承。


背景技术:

1、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以及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保持件组成,主要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的相对位置,以起到支撑或导向的作用。

2、轴承保持架使得滚动体在内圈和外圈的圆周方向上保持一定的间隔,防止滚动体脱落和引导滚动体旋转的作用。轴承保持架包括架体和设置于架体且用于容纳滚动体的兜孔。

3、然而,为了增加轴承保持架的寿命,轴承保持架的壁厚一般较厚,继而使得轴承保持架的质量较重,从而导致轴承保持架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较差。

4、另外,在对轴承进行组装的过程中,会向内圈和外圈之间涂抹润滑脂,以对滚动体进行润滑,减小滚动体滚动时的摩擦力。由于,润滑脂的流动性较小,并且在对其进行涂抹时容易涂抹不均匀,继而导致润滑脂对滚动体的润滑效果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每个滚动体的磨损情况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轴承的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工艺的轴承保持架及轴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复合工艺的轴承保持架,包括大端环、小端环以及位于所述大端环和所述小端环之间的多个孔梁,每个所述孔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大端环和所述小端环,多个所述孔梁沿所述大端环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孔梁之间形成容纳滚动体的兜孔,所述大端环的厚度以及所述小端环的厚度均大于所述孔梁的厚度。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端环的厚度以及小端环的厚度均大于孔梁的厚度,以减轻轴承保持架的重量,从而增加轴承保持架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另外,厚度大于孔梁的大端环和小端环使得孔梁相对的两端面与内圈和/或外圈之间存在间隙,继而使得滚动体和轴承保持架转动时可以对涂抹不均的润滑脂进行分摊,从而使得润滑脂在内圈和外圈之间趋于均匀,使得多个滚动体所受的润滑效果基本保持一致,进而使得多个滚动体的磨损情况基本保持一致,以保证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的轴承的寿命。

5、此外,孔梁与内圈和/或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更加便于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的轴承的散热,以避免轴承保持架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增加轴承保持架的使用寿命。

6、可选的,所述孔梁具有靠近所述大端环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小端环的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中间端,所述第一端的厚度以及第二端的厚度均大于所述中间端的厚度,所述第一端的厚度等于所述大端环的厚度,所述第二端的厚度等于所述小端环的厚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孔梁第一端的厚度等于大端环的厚度,第二端的厚度等于小端环的厚度,继而增加了孔梁与大端环的连接强度,增加了孔梁与小端环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加轴承保持架的使用寿命。

8、可选的,所述孔梁的厚度从两端向中间位置逐渐减小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孔梁的厚度从两端向中间位置逐渐减小设置,以保证孔梁的结构强度,避免孔梁的厚度呈阶梯状减小导致孔梁的强度急剧减小的情况,进而保证轴承保持架的使用寿命。

10、可选的,所述孔梁具有朝向内圈的第一避让面以及背离内圈的第二避让面,所述第一避让面和所述第二避让面均为弧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避让面和第二避让面均为弧面,以使第一避让面与内圈的外端面之间存在间隙,第二避让面与外圈的内端面之间存在间隙,以使涂抹不均的润滑脂在滚动体转动时可以被均分,从而增加润滑脂对滚动体的润滑效果,进而增加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的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且,还可以增加轴承保持架的散热效果,以增加了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的轴承的散热效果。

12、可选的,所述孔梁内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坡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坡面使得孔梁内端的两侧面均为斜面,以减小孔梁与滚动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轴承保持架的强度,改善轴承保持架与滚动体的接触性能,从而增加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的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轴承的质量。

14、可选的,所述大端环、所述小端环以及多个所述孔梁一体成型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大端环、小端环和多个孔梁设置为一体成型,可以增加孔梁与大端环和小端环的连接强度,以增加轴承保持架的整体性,从而增加轴承保持架的使用寿命。

16、可选的,所述轴承保持架由板料拉伸形成坯料并对所述坯料机加工形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轴承保持架进行生产制造时,先对板料进行拉伸,以使板料形成碗状的坯料,此时坯料的侧壁上端位置的厚度以及下端位置的厚度均大于中间位置的厚度,然后再对坯料进行机加工,以使坯料形成轴承保持架,一方面减少在对坯料进行加工时坯料容易变形的情况,保证轴承保持架的生产质量,另一方面在对兜孔进行加工的同时,可以形成压坡面,以减少轴承保持架的生产步骤,提高轴承保持架的生产效率。

18、可选的,所述兜孔的转角处均设有第一储油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储油槽可以对润滑脂进行储存,增加了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中可以储存润滑脂的量,从而增加对滚动体的润滑效果以及润滑时长,进而增加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的轴承的使用寿命。

20、可选的,所述压坡面上均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第二储油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储油槽同样可以对润滑脂进行储存,进一步增加了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中可以储存润滑脂的量,从而增加对滚动体的润滑效果以及润滑时长,进而增加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的轴承的使用寿命。

2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轴承,包括内圈、设于所述内圈外部的外圈以及设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的多个滚动体,还包括上述的轴承保持架,所述滚动体与兜孔一一对应设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有上述轴承保持架的轴承,可以增加轴承保持架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在滚动体和轴承保持架转动时对涂抹不均的润滑脂进行分摊,使得润滑脂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分摊均匀,以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

2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25、1.通过设置大端环、小端环和孔梁,并且大端环的厚度和小端环的厚度均小于孔梁的厚度,继而减轻了轴承保持架的重量,从而增加了轴承保持架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另外,厚度大于孔梁的大端环和小端环使得孔梁相对的两端面与内圈和/或外圈之间存在间隙,继而使得滚动体和轴承保持架转动时可以对涂抹不均的润滑脂进行分摊,从而使得润滑脂在内圈和外圈之间趋于均匀,使得多个滚动体所受的润滑效果基本保持一致,进而使得多个滚动体的磨损情况基本保持一致,以保证安装有该轴承保持架的轴承的寿命;

26、2.通过将第一端的厚度以及第二端的厚度设置为大于中间端的厚度,并且第一端的厚度等于大端环的厚度,第二端的厚度等于小端环的厚度,继而增加了孔梁与大端环的连接强度,增加了孔梁与小端环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加轴承保持架的使用寿命;

27、3.通过将孔梁的厚度设置为从两端向中间位置逐渐减小的,以保证孔梁的结构强度,避免孔梁的厚度呈阶梯状减小导致孔梁的强度急剧减小的情况,进而保证轴承保持架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