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隔膜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115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式隔膜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阀。
现有的隔膜阀具有阀壳、阀杆、止流膜片,在阀壳上设有流体进出的通道。止流膜片由橡胶或塑料等弹性材料制成,位于流体进、出通道的喉部与阀杆之间,并与阀杆相连接。通过阀杆带动止流膜片运动,从而达到开启和关闭通道的目的。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阀杆要对止流膜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紧贴于通道的喉部,阻断流体的流动。但是,由于受到加工、装配条件的限制,现有的隔膜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在止流膜片与通道喉部的接触面上各点所受的阀杆压力是不均匀的。受力过大处膜片易于损坏,受力过小处则封闭不严,易于发生泄漏。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现有隔膜阀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现有隔膜阀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善了止流膜片受力状态的隔膜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利用“密闭流体能等值地传递压强”这一原理,在现有隔膜阀的弹性止流膜片与阀杆之间增设控制片,并使控制片与止流膜片之间形成密封腔,腔内充以流体。控制片与阀杆相联接,弹性止流膜片位于控制片与流体通道的喉部之间,其周边固定在阀壳上或控制片上。这样,当需要并闭阀门时,利用阀杆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控制片产生运动或变形,并通过密封腔内的流体将压力传递到弹性止流片上。当压力足够大时,将迫使止流膜片紧压于流体通道的喉部,达到关闭阀门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由于密封腔内的流体具有均匀传递压强的特性,因此止流膜片与通道喉部的接触面上各点所受压力始终是均匀的,从而达到了改善止流膜片受力状态的目的。阀门的开启可以利用阀杆拉动控制片,使密封腔内产生负压,从而将止流膜片拉离原封闭位置,解除对通道的封闭。控制片可用刚性或柔性材料制成,并可直接做成阀杆的一部分。密封腔内所充流体可为液体或气体,较为简便的方案是充水。
本实用新型的复式隔膜阀与现有隔膜阀相比,具有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由于复式隔膜阀的止流膜片在结构上具有较大的伸缩余地,即便有少许错位也不会影响使用效果,因此该阀的加工和装配精度要求不高,使用过程中也不易出现故障,有利于降低阀门的生产成本,减少维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
图1为实施例中隔膜阀的剖视图。
图1所示的隔膜阀主要由阀壳1、阀杆2、控制片3、止流膜片5、操纵杆8及紧固件、密封件组成,阀壳1上设有流体通道9、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锁母7将控制片3、膜片垫圈4和止流膜片5固定在阀壳1上,并事先在控制片3和止流膜片5之间充满水6。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使控制片3和止流膜片5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部充水的密封腔。其中,控制片3和止流膜片5均用弹性橡胶制成,控制片3采用螺栓与阀杆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操纵杆8的上、下运动使阀杆2左、右运动。当阀杆2向左运动时,阀杆2对控制片3产生一定的压力并使之变形,通过流体6的传递,止流模片5也将相应受到压力并变形。当压力足够大时,将迫使止流模片5紧压在通道9和10的喉部,导致通道封闭,即阀门呈关闭状态。反之,当阀杆向右运动时,将带动控制片3变形,并随之在密封腔内产生负压,从而拉动止流膜片5,解除对通道的封闭,阀门呈开启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操纵杆可用手控制,也可采用浮球或其它方式控制。应用本实施例的设计方案作变形设计,可改变功能、用途,形成一系列新型隔膜阀,如排水阀、安全阀、节流阀、水嘴等。其中的排水阀尤其适用于卫生工程中使用的水箱排水系统,可解决现行水箱长期存在的漏水问题。
权利要求1.隔膜阀,具有阀壳(1)、阀杆(2)、弹性止流膜片(5),阀壳(1)上设有流体进、出的通道(9)、(10),其特征是在止流膜片(5)与阀杆(2)之间设置有控制片(3),控制片(3)与止流膜片(5)之间构成密封腔,腔内充以流体(6),控制片(3)与阀杆(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阀,其特征是控制片(3)与阀杆(2)连为一整体,控制片(3)成为阀杆(2)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阀,其特征是止流膜片(5)的周边固定在阀壳(1)上或控制片(3)上。
专利摘要复式隔膜阀,在止流膜片与阀杆之间设置有控制片,控制片与止流膜片之间构成密封腔,腔内充以流体。该阀克服了现有隔膜阀的止流膜片受力不均匀的缺陷,有利于增强密封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K7/00GK2046572SQ89212880
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5日
发明者贾云林 申请人:贾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