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输液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341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延时输液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阀,阀芯带有延时机构,在输送预定量的液体后自动闭合的延时输液阀。
已知的延时输液阀有申请号为89212535.7的“延时节水阀”,该水阀延时系统控制另件较多,结构复杂,阀芯泄压靠阀瓣完成,同时阀瓣摇臂细而长,往复运动时摇臂易折断。阀瓣采用方形密封圈,形成全关闭,泄压困难,摩擦阻力大。该水阀的阻尼孔位于活塞杆中心,其长度基本与活塞杆长度一致,这种细而长的阻尼孔易堵塞,阻尼效果差,开、闭困难,使延时机构失灵,造成长流水。又因结构复杂、检修困难,经常产生跑、冒、滴、漏现象。冬季又无泄水装置,容易冻坏、形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时机构简单,阻尼孔带有疏通装置,能防止阻尼孔堵塞、密封性能良好,延时灵敏的延时输液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如附图1所示,阀体(1)的一端用管螺纹与进液管相联,另一端用内螺纹与阀盖(9)相联,推手(7)套在阀盖(9)上,推手(7)上的连接杆(12)与延时机构阀芯中的活塞杆(6)上端成螺纹连接,连接杆(12)上套有弹力弹簧(8);活塞杆(6)的下端有活塞盘(23),活塞盘上紧套有“L”型密封圈(3),“L”型密封圈上压有定位套(13),定位套上装有“O”型密封圈(4e)进行定位。如附图2所示,定位套处的活塞杆(6)上有滤网孔(c),孔内装有滤网膜,(c)孔与定位套(13)上对称的(a)、(b)两孔相通,活塞盘(23)中央有阻尼弹簧孔(D),阻尼弹簧孔内装有阻尼弹簧(14),阻尼弹簧的中心杆装在阻尼孔(d)内,通过阻尼弹簧的中心杆来疏通阻尼孔(d)。“L”型密封圈(3)将缸筒(2)内壁和活塞盘(23)接触面进行密封。
由活塞杆(6)把缸筒盖(11)、“O”密封圈(4e)、定位套(13)、“L”型密封圈(3)、活塞盘(23)、阻尼弹簧(14)、缸筒(2)连在一起组成延时机构阀芯,其中缸筒盖(11)与缸筒(2)成紧密配合。活塞杆(6)通过推手(7)、张力弹簧(8)、阀盖(9)来推动延时机构阀芯完成延时动作,在张力弹簧(8)的作用下,阀芯处于关闭状态,当轻轻按下推手(7)时,则张力弹簧(8)受压,推动活塞杆(6)向下移动,带动活塞杆(6)上的“O”型密封圈(4)、定位套(13),“L”型密封圈(3)、活塞盘(23)及阻尼弹簧(14)沿缸筒(2)内壁向下运动。当活塞盘(23)在缸筒内行至1/2时,阻尼弹簧(14)受压使阻尼弹簧的中心杆开始向上位移;当活塞盘(23)在缸筒内达全行程时,活塞杆上的“O”型密封圈(4e)则随活塞杆(6)的下移而脱离缸筒盖(11),使缸筒盖与定位套(13)失去密封作用,液体通过空心弹簧座(17)及回位弹簧16),单向阀(15)及阀体(1)内腔,从缸筒进液口(5)进入缸筒盖(11)中心的出液口(24),经过控制阀(18),出液孔(20)或喷头(21)流出。由于张力弹簧(8)受压后在张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带动活塞杆(6)上移,但活塞杆上移一定位置后使缸筒(2)下部形成真空腔,真空腔限制了张力弹簧(8)继续上移。所供给的足量液体,由于受阻尼孔(d)的限制,无法立即使液体进入真空腔内,只能通过阻尼孔(d)与阻尼弹簧中心杆之间的间隙逐渐微量地进入真空腔内。用液本微量地进入真空腔的过程来控制输液时间,当真空腔内充满液体后,张力弹簧(8)在张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活塞杆(6)上移,使活塞杆上的“O”型密封圈(4e)上升至缸筒盖(11)中央的出液口时,输液停止。
本实用新型由活塞杆(6)、“O”型密封圈(4e)、定位套(13)、“L”型密封圈(3)、活塞盘(23)、阻尼弹簧(14)、缸筒盖(11)、缸筒(2)组成延时机构阀芯,其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延时机构密封性能良好,阻尼孔(d)伴随延时机构的移动可用阻尼弹簧中心杆不断疏通,防止了阻尼孔堵塞,同时在活塞杆(6)上设有滤网孔(c)、孔内装有滤网膜,对通过阻尼孔的液体进行过滤除去杂质后才进入真空腔内,这样进一步防止了阻尼孔(d)堵塞,提高了延时灵敏度,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发生,节约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阀体、(2)是缸筒、(3)是“L”型密封圈、(4)是“O”型密封圈、(4e)是定位套上的“O”型密封圈、(5)是缸筒进液口、(6)是活塞杆、(7)是推手、(8)是张力弹簧、(9)是阀盖、(10)是“Y”型密封圈、(11)是缸筒盖、(12)是与推手(7)连为一体的连接杆,该连接杆上的内螺纹与活塞杆(6)上端的外螺纹相连接,(13)是定位套、(14)是阻尼弹簧、(15)是单向阀,装在阀体(1)的进口端,在冬季户外使用时,只需轻轻松动阀盖(9),使缸筒(2)上移带动单向阀关闭阀体(1)的进液口,然后轻按推手(7)排除真空腔及阀体(1)内的积存液体,以防管道冻裂。使用单向阀(15),在安装时勿需配闸板门,检修时用单向阀截断液体源,杜绝了阀的损坏和液体的流失。(16)是回位弹簧。(17)是空心弹簧座,回位弹簧安装在该座上,空心弹簧座的中心有调压孔,孔内装有滤清网,该中心孔可防止水压过高和水中杂质进入阀芯。(18)是控制阀,将控制阀旋转90°立即关闭液体源,控制阀上有流量调节比,可随时调节流量大小。(19)是分流阀,把喷头(21)向上推2.5mm,分流阀关闭,形成直流,直流板上有大孔,液体经减压后直接流出;若把喷头(21)向下推2.5mm,分流阀打开,关闭直流,液体呈喷洒状态流出。(20)是出液孔,经控制阀,分流阀的液体从该孔流出。(21)是喷头,(22)是固定螺销,用该螺销将推手(7)与阀盖(9)固定,控制张力弹簧(8)受张力作用而上移,使延时机构受阻而能长时间输液。
图2是活塞杆(6)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3)是活塞盘,与活塞杆形成整体,(C)是滤网孔,孔内有滤网膜,(D)是阻尼弹簧孔,阻尼弹簧(14)放在该孔内,(d)是阻尼孔,阻尼弹簧的中心杆装在该孔内。
图3是缸筒(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5)是进液口。
图4是图3的俯示图。
图5是定位套(1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b)分别为与活塞杆(6)上滤网孔(c)相通的对称小孔。
图6是缸筒盖(1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4)是出液口。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推手(7)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2)是推手内的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内螺纹与活塞杆(6)上端的外螺纹相连接。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中的内四方与阀盖(9)的外四方相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延时输液阀,阀体(1)的一端用管螺纹与进液管相联,另一端用内螺纹与阀盖(9)相联,推手(7)内装有张力弹簧(8)并将推手(7)套在阀盖(9)上,阀体(1)内的阀芯为一延时机构,其特征是,由活塞杆(6)把缸筒盖(11)、“0”型密封圈(4e)、定位套(13)、“L”型密封圈(3)、活塞盘(23)、阻尼弹簧(14)、缸筒(2)连在一起组成延时机构阀芯,活塞杆(6)的上端与推手(7)上的连接杆(12)成螺纹连接,活塞相杆(6)的下端有活塞盘(23),活塞盘上紧套有“L”型密封圈(3),“L”型密封圈上压有定位套(13),定位套上装有“0”型密封圈(4e),活塞盘(23)中央有阻尼弹簧孔(D)、阻尼弹簧孔内装有阻尼弹簧(14)、阻尼弹簧的中心杆装在阻尼孔(d)内,缸筒(2)与缸筒盖(11)成紧密配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输液阀,其特征是,活塞杆(6)上有滤网孔(c),孔内装有滤网膜,(C)孔与定位套(13)上对称的(a)、(b)两孔相通。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延时输液阀,其特征是,阀体(1)的进口端内装有单向阀(15)及空心弹簧座(17)上装有回位弹簧(16)。
专利摘要一种延时输液阀,其阀芯为一延时机构,该延时机构由活塞杆(6)把缸筒盖(11)、“O”型密封圈(4e)。定位套(13)、“L”型密封圈(3)、活塞盘(23)、阻尼弹簧(14)、缸筒(2)连在一起,活塞杆上端与推手(7)成螺纹连接,推手(7)内装有张力弹簧(8)。活塞盘(23)上有阻尼孔(d)、孔内装有阻尼弹簧(14)的中心杆、可疏通阻尼孔。因此该输液阀密封性能好,延时机构简单,阻尼孔畅通无阻,延时灵敏度高,杜绝了跑、冒、滴、漏,节约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F16K21/00GK2086837SQ9120146
公开日1991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24日
发明者郭金池 申请人:郭金池, 丁德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