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流向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770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流向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充填物体的空气流向控制阀。
请参阅


图1,一般如充气胎,大气球等充填物的气咀,其包括有筒体11、连续凸缘12、阀片13及盖体14,筒体11的两端贯穿且近下端处设有内环缘111,连接凸缘12嵌设于筒体11的外部,阀片13枢设于筒体11下端,可活动盖合于内环缘111以控制开关。
以往气咀的阀片13利用气体流向,当充气进入时,其推开阀片13,当未充气时,因为内部的气体欲流出,则会使阀片13关闭,然而由于阀片13枢接于筒体11是非常松散的,直接借助空气流向作开合,当阀片13借空气流向开闭抵于内环缘111时并非十分紧密,止逆效果并不佳,内部空气仍会缓缓流出,如此在作充气间断时会有洩漏情况,另外当盖体14不慎掉落而不知情时,内部气体更会在不注意情况下缓缓流出,造成意外事故或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流向控制阀,使达到极佳的止逆效果或单向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其包括有上下穿通的筒体及设于筒体外部的连接凸缘,借助它连接于充气物上;其主要特征在于筒体内近下端密合连接有硬质的基片,基片上设有多个通孔,并设有一挠性的控制片,控制片的中心点附近接连于基片上,使可贴合于基片下端而将所有通孔盖合借助以上特征的构造,当充气物在进气时,控制片受气体压力而向内挠曲,气体即自基片的通孔进入,当充气间断时,控制片即回复贴合基片盖住各通孔,再加以气体的压力就形成极佳的止逆效果,气体不会缓缓流失。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流向控制阀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充气物的气咀构造截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的使用状态图;请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向控制阀,其包括筒体20连接凸缘30,基片40及控制片50。
筒体20是一上下穿通体,其上端设有螺纹21,使其可用螺纹拧紧一盖体。
连接凸缘30,它设于筒体20的外缘,是一环片体,借助它连合于充气物60上。
基片40是硬质的圆形片,基片40是于筒体20注射成形时嵌设于其内部下端,其上设有数个通孔41,其中心设有一凸起的连接部42,连接部42设有一连接孔421,控制片50是一挠性及弹性的橡皮片,其中心设有连接条51,连接条51上适当处设有卡缘52,控制片50是以其连接条51穿过基片40的连接孔421使其卡缘52卡设在基片40的连接部42上,如此使控制片50只以中心点连接于基片40下端,使可贴合于基片40而将所有通孔41盖合。
借助以上构造,请参阅图4,当充气物60于进气时,控制片50受气体压力而向内挠曲,气体即自基片40的通孔41进入,当充气间断时控制片50即因本身的弹性而立即回复贴合基片盖住各通孔,如图3所示,再加以充气物内气体的压力而形成极佳的止逆效果,气体不会缓缓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控制片50接合于基片40下端时即成贴合状,再加以控制片50本身具有橡皮的挠性及弹性所以止逆密封效果更佳,而当充气时控制片50稍受压力即自然挠曲,所以进气十分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能借助所公开的构造,达到预期的功效和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流向控制阀,其包括上下穿过的筒体及设于筒体外部的连接凸缘;其特征是筒体内的下端处密封连接有硬质的基片及挠性的控制片,基片上设有通孔,控制片贴合于基片下端并且其中心点接连于基片上。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向控制阀,其特征是基片的中央设有凸起的连接部,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控制片的中心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上设有卡缘,连接条穿过基片的连接孔而卡设其上。
专利摘要一种空气流向控制阀,其包括上下穿通的筒体及设于筒体外部的连接凸缘,筒体内近下端密合连接有硬质的基片,基片上设有多个通孔,及设有挠性的控制片,控制片的中心点附近接连于基片上,使可贴合于基片下端而将所有通孔盖合;当充气物于进气时,控制片受气体压力而向内挠曲,气体即自基片的通孔进入,当充气间断时控制片即回复贴合基片盖住各通孔,再加以气体的压力形成极佳的止逆效果,气体不会缓缓流失。
文档编号F16K15/00GK2158955SQ93206829
公开日1994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24日
发明者张志贤 申请人:新大丰塑胶厂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