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蜗轮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346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珠蜗轮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蜗轮副,特别是以滚珠辅助传动的滚珠蜗轮副。
蜗轮副具有较大的减速比或增速比而结构尺寸紧凑以及运转平稳,噪声小的特点。但是目前所使用的蜗轮副是通过蜗杆及蜗轮的齿部来传递功率的,运行时蜗杆螺旋齿槽和蜗轮轮齿之间是滑动摩擦,齿槽与轮齿这间压力很大,为了降低摩擦系数,蜗杆螺旋齿槽和蜗轮轮齿之间的接触面需要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及光洁度、润滑要良好。滑动摩擦的运动方式决定了其摩擦系数不能降得很低,同时也限制了其转速,功率损耗较大,要选用较贵的铜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滚珠蜗轮副,将蜗杆和蜗轮传动中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摩擦系数,提高功率,以克服目前所使用的蜗轮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下述措施一种滚珠蜗轮副,主要由箱盖、箱体、位于箱体内的蜗轮、与蜗轮配合的蜗杆以及装配于蜗杆中的蜗杆芯组成,蜗杆的螺旋半圆槽与蜗轮的齿槽对应,蜗杆的两端面有曲线槽,蜗杆芯内设置有内螺旋槽,螺旋半圆槽及与其对应的齿槽和曲线槽、内螺旋槽一起,形成一滚珠导轨,其向充满滚珠。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蜗杆与蜗轮不直接接触,只靠它们中间的滚珠传动,蜗杆的功率通过滚珠传递给蜗轮,蜗杆和蜗轮在运行中不是滑动摩擦而是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很小,功率损耗也随之降低,齿形短、负荷可适当加大,润滑处理容易,蜗杆转速能大幅度提高,适用于高速运转,使用寿命增加。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加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蜗杆、蜗杆芯正视图。
如附
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箱盖1、箱体2、位于箱体内的蜗轮3和蜗杆4组成。蜗轮3和蜗杆4均通过轴承5、6、7、8安装在箱体2内,蜗杆4为空心,便于套入蜗杆芯9,蜗杆4的外圆为弧形表面,弧形面上有螺旋半圆槽10、蜗杆4的两端面有曲线槽12,曲线槽12的一端与螺旋半圆槽10相接,另一端与蜗杆芯9里的内螺旋槽13相接,蜗杆芯9及内螺旋槽13如图3所示,蜗杆4弧面上的螺旋半圆槽10的螺旋方向与蜗杆4两端面曲线槽12的方向一致,而与蜗杆芯9的内螺旋槽13的螺旋方向相反。蜗轮3的齿槽11为半圆形,与对应的蜗杆螺旋半圆槽10一起形成一个截面为圆形的轨道,这一轨道与端面曲线槽12、蜗杆芯9的内螺旋槽13以及蜗杆两端的档圈14、滚珠导套15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滚珠导轨,导轨内充满滚珠16,当蜗杆4转动时,导轨内的滚珠16受螺旋半圆槽10斜面的作用,被压向蜗轮3,从而推动蜗轮3旋转,导轨中不与蜗轮3接触的滚珠16随着蜗杆4的旋转,在螺旋状的导轨中向前运动,由于蜗杆4通过滚珠16驱动蜗轮3旋转,滚珠16本身也产生一个自转运动,这个自转运动使得滚珠16在导轨内产生了滞后的位移,这个位移推动整个导轨内的滚珠16运动,假设蜗杆4的螺旋半圆槽10为右旋,当蜗杆4旋转时,则滚珠16将在螺旋半圆槽10中由右向左位移,移到蜗杆4端点时,进入蜗杆4端面曲线槽12,随着位移的进行,再向蜗杆芯9的内螺旋槽13位移,从蜗杆4另一端面曲线槽12出来,重新进入蜗杆4的螺旋半圆槽10参加工作,滚珠16就是以这样的运动方式随着蜗杆4的旋转,沿着滚珠导轨循环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蜗杆螺旋半圆槽10可以是右旋,也可以是左旋,当是左旋时,滚珠16的位移方向侧与上述位移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工艺与普通蜗轮副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不同点就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蜗杆4是空心的,蜗杆芯9的内螺旋槽13铣好后,才将蜗杆芯9套入蜗杆4中紧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滚珠蜗轮副,主要由箱盖、箱体、位于箱体内的蜗轮、与蜗轮配合的蜗杆以及装配于蜗杆中的蜗杆芯组成,其特征在于蜗杆(4)的螺旋半圆槽(10)与蜗轮(3)的齿槽(11)对应,蜗杆(4)的两端面有曲线槽(12),蜗杆芯(9)内设置有内螺旋槽(13),螺旋半圆槽(10)以及与其对应的齿槽(11)和曲线槽(12)、内螺旋槽(13)一起,形成一滚珠导轨,其间充满滚珠(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蜗轮副,其特征在于曲线槽(12)一端与螺旋半圆槽(10)相接另一端与内螺旋槽(13)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珠蜗轮副,其特征在于螺旋半圆槽(10)的螺旋方向与内螺旋槽(13)的螺旋方向相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珠蜗轮副。蜗杆(4)的螺旋半圆槽(10)与蜗轮(3)的齿槽(11)对应,螺旋半圆槽(10)、蜗杆(4)两端面的曲线槽(12)、蜗杆芯(9)的内螺旋槽(13)一起形成一滚珠导轨,其间充满滚珠(14)。随着蜗杆(4)的转动,导轨内的滚珠(14)受螺旋半圆槽(10)斜面的作用,被压向蜗轮(3),从而推动蜗轮(3)旋转。蜗杆(4)和蜗轮(3)通过滚珠(14)传动,并传递功率。本实用新型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小,功率损耗低,适合高速运转,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16H1/04GK2238347SQ95229579
公开日1996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20日
发明者以光明 申请人:以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