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381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调节器,尤其涉及一种供装设于水龙头,使控制水流的动作不必经由手部旋转控制阀门而能保持卫生,同时能筒化整体的结构而降低制造成本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
随着人们对于个人卫生的重视,水龙头的设计亦适应此方面发展。早期的水龙头控制方式是以旋转形态控制水的开启或关闭,但因必须用手旋转该旋钮方能启闭水流,故即使手部清洗干净后,亦因必须用手转动旋钮而关闭水流,所以使得手部再接触到未洗手前已不干净的旋钮。因此,近来有厂商开发出电眼控制的水龙头,借由红外线感应方式,当人们手部靠近水龙头时即被电眼感应到而开启水龙头,而当手部离开电眼所能感应到的区域时即令水龙头关闭,但因此种设备的费用高昂,且故障率很高,显然非一般家庭所能适用。后来有借由碰触方式启闭水龙头的创作问市,例如第93211700号“触碰启闭式水龙头”新型专利案,其是在水龙头内设有呈
状的主水道,主水道垂直部分的下端为出水口,主水道水平部分与垂直部分的交接处设置一上阀及一下阀,两阀之间以一接杆连接,下阀封闭出水口,而上阀则将主水道垂直部分的上部加以封闭,此受封闭的部分与主水道水平部之间设有一支水道相连通。主水道垂直部分的外侧设有一排水道,排水道上端与主水道垂直部分相通的连通孔受一排水减压阀封闭,此排水减压阀侧边伸出的阀轴穿出排水道外,并枢接于一触碰把手上。当触碰把手被碰开使连通孔导通,上阀上方因水的流失而使压力降低,使上阀因压力差而被上提,下阀亦被带动,水由出水口大量流出,当连通孔再度被封闭时,压力差消失,下阀回复原位而停止出水。
上述的专利案固然提供了以手碰触方式控制水流启闭而较传统的转动旋钮方式符合卫生要求,但因其具有外露的长形把手,故常会因一时不慎碰触到该把手无意使水流出而浪费水资源,且整体亦显得不雅观。另外,其整体是一种水龙头的设计,故一般原有水龙头在换装时必须将旧水龙头拆下后再将其装上,不仅麻烦,亦不经济。因而,本创作人以前曾提出第95218369号“水流控制装置”的专利申请案,并承蒙贵局准予专利。但为了更简化整体的结构以降低制造成本,本创作人再经不断研究、试验,而终于研制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其是直接在一般出水口具有内螺纹的水龙头装设的控制装置,不需将原有的水龙头卸下,使装设程序较为简便且经济,整体的结构更为简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设有一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上端具有进水口,且该进水口的下端缘具有环形的凸缘;还包括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底板,该底板上设有一外围壁,该外围壁内设有内围壁,该内围壁的中央具有内空间,该外围壁外侧的底板上设有数个通水孔,该外围壁与内围壁之间构成环形的中间空间;一泄压元件,是固设于上述固定座的内空间,该泄压元件设有一中心孔,且该中心孔下端设有一内径较该中心孔小的通孔;一圆珠,其外径小于上述的中心孔内径但大于该通孔,使该圆珠置入该中心孔内时得以堵住该通孔上端;一橡皮帽,为具有伸缩弹性的筒体,其中央具有一洞孔,将该橡皮帽的周壁套固于上述固定座的中间空间,使该橡皮帽包覆住上述的内围壁;一活动元件,其具有一座体,该座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轴向的上柱体与下柱体,且该上柱体的外侧边具有数个凹部,该座体的外侧壁设有数个凸块,这些凸块的相同一侧边分别形成有斜边;一弹性元件,其二端分别抵住该固定座下端与活动元件的座体上端;一套筒,其具有可供上述下柱体穿入的套孔,该套筒的上端设有环形的内凸轮,该内凸轮的外侧设有数个突出的外凸轮,使上述的下柱体穿入该套孔后,恰使这些凸块啮合于该内、外凸轮,且该上柱体穿入该泄压元件的中心孔;一盖体,结合于上述本体的下端,其内部设有一围体,该围体的上端设有凸轮,围体的内面设有数个可供上述外凸轮套入的槽道,且该围体的内侧为贯通且恰可供所述的下柱体穿过,该围体外面与盖体的内面之间设有板体,该板体设有数个出水孔。
借由上述的结构,当圆珠堵住泄压元件的通孔时,橡皮帽内、外的水压将达到平衡而使橡皮帽借以平常的状态顶住本体的进水口下方的凸缘,而当由下往上推动该套筒时,以驱动上柱体再推动圆珠而脱离泄压元件的通孔,以使橡皮帽内的水压先行泄出,进而使橡皮帽外的水压向下压掣橡皮帽而开启本体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该本体的进水口上端设有一滤水装置。
前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该本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借由该外螺纹锁合于水龙头出水口内侧所设的内螺纹。
前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该固定座的外围壁设有数个凸肋。
前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该固定座的下面设有环形凹沟,该凹沟供上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套入定位。
前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该上柱体形成为由轴向端部观看呈十字形。
前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该泄压元件的外侧设有颈部,借由该颈部嵌掣于上述固定座的内空间下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组织关系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圆球堵住泄压元件的通孔而使水流处于关闭状态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圆球被顶起至最高点,使得橡皮帽内的水流先行泄出,进而使水流得以流出的平面剖视动作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圆球欲回落以堵住泄压元件的通孔的平面剖视动作图。
图5为
图1所示A-A剖线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及功能,并例举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包括有一本体1、一橡皮帽2、一泄压元件3、一圆球33、一固定座4、一弹性元件5、一活动元件6、一套筒7及一盖体8。其中,该本体1的较佳实施例为阶梯状的中空桶体,其上端具有进水口12,且该进水口12的下端缘具有环形的凸缘15,该进水口12与凸缘15之间以幅射状的数支肋条区隔出数个贯穿孔13,在该进水口12设有一滤水装置14,该滤水装置14是在一环形框体内设有滤网141,在环形框体外侧壁设有突出环142,该突出环142的外径略大于该进水口12的内径,使该框体置入进水口12时,可借由该突出环142迫入该进水口12内侧而固定。该本体1的下端内侧设有内螺纹,供螺合该盖体8。该固定座4是一体成型为具有一底板40,该底板40上设有一外围壁41,该外围壁41的外侧面设有数个呈幅射状排列的数个凸肋411,且位于该外围壁41外侧的相邻两凸肋411间的底板40上设有通水孔401,在外围壁41内设有内围壁42,该内围壁42剖设有数个呈幅射状排列的剖沟,而在内围壁的中央形成有内空间43,外围壁41与内围壁42之间构成环形的中间空间44,另于固定座4的下端设有环形凹沟45。该泄压元件3是一体成型为具有一中心孔31,且该中心孔31下端设有一内径较该中心孔31小的通孔34,该泄压元件3接近下端的外侧设有一颈部32,使该泄压元件3迫入该固定座4的内空间43使其底部穿过固定座4下端后,得以借由该颈部32嵌住固定座4的内空间下端而固定。该圆珠33的外径小于上述的中心孔31但大于该通孔34,使该圆珠33置入该中心孔31内并落至底部时能够堵住该通孔34上端,但圆珠33与中心孔31环形壁之间则能保持水流畅通。该橡皮帽2是用具有伸缩弹性的橡胶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其上端设有一突出的顶面21,该顶面21的中央具有一洞孔22,该橡皮帽2的下端内周缘则形成有内凸缘,将该橡皮帽2的周壁套固于上述固定座4的中间空间44而使橡皮帽2包覆住上述的内围壁42,而橡皮帽2的内凸缘则接触于内周壁42的外壁,利用摩擦力使橡皮帽2固定于内周壁42。该活动元件6是一体成型为具有一座体63,该座体63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轴向的上柱体62与下柱体61,且该上柱体62是在其外侧边具有数个凹部621(其较佳实施例是使该上柱体62由端部观视呈十字形),该座体63的外侧壁设有数个凸块64,这些凸块64的相同一侧边分别形成有斜边641,另于该座体63的上方设有数个突部65。该弹性元件5是令其二端分别抵住该固定座4下端的凹环沟45与活动元件6的座体63上端的突部65外侧而定位,以使活动元件6具有朝向下方的弹力。该套筒7是一体成型为具有可供上述活动元件6的下柱体61穿入的套孔70,该套筒7的上端设有环形的内凸轮71,该内凸轮71的上端缘形成有数个呈倒V形的内侧上斜面711,于内凸轮71的外侧壁设有数个突出的外凸轮72,该外凸轮72的上端形成有较小的倒V形外侧斜面721,使上述的下柱体61穿入该套孔70后,恰使这些凸块64啮合于该内、外凸轮71、72,且该上柱体62是穿入该泄压元件3的中心孔31。该盖体8的内部设有一围体82,该围体82的上端设有凸轮83,围体82的内面设有数个可供上述的外凸轮72套入的槽道821,且该围体82的内侧为贯通且恰可供所述的下柱体61穿过,该围体82外面与盖体8的内面之间设有板体,该板体设有数个出水孔85,另于盖体8的上端设有外螺纹81,借由该外螺纹81供螺合于本体1下方的内螺纹而固定。
借由上述各元件组成的本实用新型,当圆珠33堵住泄压元件3的通孔34时(如图2所示),由于水是经由洞孔22而充满于橡皮帽2内部,橡皮帽2外部与本体1内壁间亦充满了水,因而使橡皮帽2内、外的水压达到平衡而使橡皮帽2的顶面21借由其平常的状态顶住本体1的凸缘15下端缘,此时水流即无法通过贯穿孔13而处于关闭状态。当由下往上推动该套筒7时,设于该套筒7上的外凸轮72将利用其外侧斜面721往上推动活动元件6的凸块64的斜边641,因而使得活动元件6往上轴向升起并转动内侧上斜面711一齿的角度,进而推动圆珠33上升以开启通孔34,此时橡皮帽2内部的水压将先由上柱体62外周边的各凹部621与通孔34间的空间先行泄出(如图5所示),使得橡皮帽2内部的压力较外部为小,因而利用该较大的水压将橡皮帽2向下压缩而开启贯穿孔13(如图3所示),使水流得以通过贯穿孔13,并通过通水孔401而由出水孔85流出。此时,该活动元件6的凸块64下端将因转动而被移位至凸轮83最高处并被挡边84挡住,以保持该活动元件6的上升状态而使水持续流出(如图4所示)。待再次按压该套筒7时,再使其内、外凸轮71、72向上推动活动元件6向上升起并使凸轮齿转动一角度,使得活动元件6的凸块64下端移位至凸轮83的最低处,因而再使圆珠33回落至中心孔31底部以堵住通孔34,并回复图2所示的关闭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设有一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上端具有进水口,且该进水口的下端缘具有环形的凸缘;还包括一固定座,其具有一底板,该底板上设有一外围壁,该外围壁内设有内围壁,该内围壁的中央具有内空间,该外围壁外侧的底板上设有数个通水孔,该外围壁与内围壁之间构成环形的中间空间;一泄压元件,是固设于上述固定座的内空间,该泄压元件设有一中心孔,且该中心孔下端设有一内径较该中心孔小的通孔;一圆珠,其外径小于上述的中心孔内径但大于该通孔,使该圆珠置入该中心孔内时得以堵住该通孔上端;一橡皮帽,为具有伸缩弹性的筒体,其中央具有一洞孔,将该橡皮帽的周壁套固于上述固定座的中间空间,使该橡皮帽包覆住上述的内围壁;一活动元件,其具有一座体,该座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轴向的上柱体与下柱体,且该上柱体的外侧边具有数个凹部,该座体的外侧壁设有数个凸块,这些凸块的相同一侧边分别形成有斜边;一弹性元件,其二端分别抵住该固定座下端与活动元件的座体上端;一套筒,其具有可供上述下柱体穿入的套孔,该套筒的上端设有环形的内凸轮,该内凸轮的外侧设有数个突出的外凸轮,使上述的下柱体穿入该套孔后,恰使这些凸块啮合于该内、外凸轮,且该上柱体穿入该泄压元件的中心孔;一盖体,结合于上述本体的下端,其内部设有一围体,该围体的上端设有凸轮,围体的内面设有数个可供上述外凸轮套入的槽道,且该围体的内侧为贯通且恰可供所述的下柱体穿过,该围体外面与盖体的内面之间设有板体,该板体设有数个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进水口上端设有一滤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借由该外螺纹锁合于水龙头出水口内侧所设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外围壁设有数个凸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下面设有环形凹沟,该凹沟供上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套入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柱体形成为由轴向端部观看呈十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泄压元件的外侧设有颈部,借由该颈部嵌掣于上述固定座的内空间下端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水流控制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橡皮帽、一泄压元件、一圆珠、一固定座、一弹性元件、一活动元件、一套筒及一盖体,泄压元件设于固定座内,并将设有洞孔的橡皮帽覆设于固定座,当圆珠堵住泄压元件通孔时,令橡皮帽内、外水压达到平衡使橡皮帽顶住本体进水口,当推动套筒时,驱动上柱体再推动圆珠而脱离泄压元件的通孔,使橡皮帽内的水压先行泄出,进而使橡皮帽外的水压向下压掣橡皮帽而开启本体的进水口。
文档编号F16K1/14GK2386278SQ9921199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4日
发明者吕可为 申请人:吕可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